系统化的教案,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促进信息的整合与应用,一份精心设计的教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主动参与,大爱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大班教案5的加法教案参考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大班教案5的加法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6的加法,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理解加法交换律。
2、能运用数学解决生活、游戏中的简单问题。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师演示材料:5以内的加法算式若干,小花(1朵白色的花,5朵粉红色的花),苹果树的图片(树上2个绿色的苹果,4个红色的苹果),列式用的卡片若干。
2、幼儿分组活动材料:
1)、编有3、4、5、6的号码大树四棵,写有6以内加法式子的树叶若干;
2)、分别编上2、3、4、5、6号码车厢的火车,写有6以内加法的算式的火车票若干;
3)、盘子上摆放6只鸭子(1只大鸭、5只小鸭,两只戴帽子、四只没戴帽子,3只红色,3只黄色);
4)、服装柜上有6件服装(3件上衣、3条裤子,2件红色、4件黄色,1件厚的、5件薄的)。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复习5以内的加法和6以内数的组成分解。
1、玩游戏"开火车":教师出示5以内数的加法算式,幼儿按座位顺序以开火车形式一个接一个答出得数。
2、玩游戏"碰球",复习6以内数的组成分解。
二、引导幼儿根据教师口述应用题用卡片列式计算。
1、教师操作手上的花编题:孙悟空先变出1朵白色的花,又变出5朵粉色的花,一共变出几朵花。
2、请幼儿列出加法式子并计算,教师观察幼儿列式情况。
3、交流分享:请说一说你列的式子(1+5=6)。孙悟空一共变出了几多花?你是用什么方法算的?你怎么知道用加法算?
三、运用交换规律列加法算式。
1、引导语:如果老师把手上的花交换下,你们能列出一道新的式子吗?
2、引导幼儿运用交换律列出另一道加法式子,并请一名幼儿到黑板上用卡片列式(5+1=6)。
3、教师结合两个加法算式"1+5=6"、"5+1=6",引导幼儿观察:交换加号前后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四、用同一张卡片列出两道加法算式。
1、引导语:孙悟空又变出一棵苹果树,树上有2个苹果核4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
2、引导幼儿用卡片列出两道加法式子并计算,教师观察幼儿列式情况。
3、请个别幼儿到黑板上用卡片列出两道加法式子并计算(2+4=6,4+2=6)。
4、引导幼儿继续观察苹果树上的3个大苹果和3个小苹果列一道加法算式计算(3+3=6)。
五、师幼共同梳理6的五道加法算式:1+5=6、5+1=6、2+4=6、4+2=6.
六、幼儿分组活动,巩固6以内数的加法。
1、介绍分组材料。
(1)帮助树叶宝宝找树叶妈妈:先算出树叶上式子的得数,再去找和得数一样的树,并将树叶贴在树上。
(2)找火车车厢:先算出火车票上的加法算式的得数,再找出和得数一样的火车车厢,并把车票贴在车厢上。
(3)根据盘子上的情景列式:根据鸭子的不同特点列出五道6以内数的加法算式并计算。
(4)根据服装柜上的情景列式:根据服装的不同特点列出五道6以内数的加法算式并计算。
(5)幼儿自选小组活动。
(6)师幼分享交流。
【活动反思】
我觉得,这个活动让孩子们学会了很多,在快乐的心情中讲述,幼儿也很快乐的学习,而且6的加法算式他们全都学会了。最重要的是快乐,孩子们快乐,作为老师的我也很快乐。
大班教案5的加法教案篇2
设计意图:
在游戏中复习6的组成,使幼儿手、口、脑并用一起锻炼,以幼儿喜欢、熟悉的卡通人物孙悟空送仙桃、七十二变、给叶宝宝找树妈妈的活动,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在操作实践中掌握6的加法,通过游戏“开火车”进一步加强、巩固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活动内容:
得数是6的加法。
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使幼儿理解加法的意义,并能正确计算得数是6的加法。
情感目标:在幼儿生动活泼的情景和游戏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主动探索的精神。
能力目标:培养观察、语言表达、动手和初步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孙悟空图片、实物(1朵白色的花,5朵粉红色的花,一棵贴有数字5的树,一棵贴有数字6的树)背景图(苹果树上2个黄色的苹果,4个红色的苹果,河里3条大鱼,3条小鱼,)写有得数是6的加法算式的树叶、火车头头饰,贴有车厢号码的火车车厢挂饰、每个幼儿一张写有加法算式的火车票,1—6数字卡,“+”卡、“=”卡。
学具准备:每个幼儿6个桃子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准备
边唱边跳自己改编的歌曲《十只小兔跳舞》入座。(小朋友坐成半圆形)
(小游戏)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6的组成,现在我们做个小游戏好吗?
幼儿:好。
师:举起你的小小手,我出“1”。(打一的手势),你出几?
幼儿:你出“1”,我出“5”。(打五的手势)
合:1和5合起来就是6。
¨¨¨
二、创设情景,探求新知
1、活动一:孙悟空送仙桃,小朋友操作活动。
师:《西游记》小朋友都喜欢看,对吗?那你们最喜欢谁呀?
幼儿:孙悟空、猪八戒¨¨¨
师:瞧,谁来了?(出示孙悟空图片)
幼儿:孙悟空。
师:孙悟空来到学前5班,你们高不高兴呀?你们看他手里拿的什么呀?(桃子),孙悟空从花果山上带来了许多仙桃,他要送给我们每一位小朋友,请小朋友看一看,你们的桌上都摆了6个仙桃,孙悟空要考一考小朋友,请小朋友摆一摆,6个桃子有几种分法?看哪个小朋友分法最多?
幼儿操作。
师:老师请一个小朋友来告诉孙悟空,他是怎样分的?
幼儿:6个桃子可以分成1个桃子和5个桃子¨¨¨
师:小结6可以分成1和5,1和5和起来就是6¨¨¨
2、活动二:孙悟空变戏法
师:孙悟空说小朋友真聪明!他要和我们小朋友来比一比,看一看谁的本领大?我们知道孙悟空会七十二变,你们看,孙悟空拔出一根毫毛,说变,变出了一束花(一朵白色的花,5朵粉红色的花)请小朋友看一看,老师的手里有几朵白色的花?几朵粉红色的花?一共有几朵花?你是用什么方法算的?请说出算式。
幼儿回答教师将算式贴到黑板上。我们知道加法有一个交换律,请小朋友回忆一下,交换加号前后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教师用手势交换1朵花和5朵花的位置)请一个幼儿说出算式,再贴出算式。
孙悟空说小朋友太棒了,能列出两个不同的算式,我再拔一根毫毛,考考小朋友,他变出一棵苹果树(揭开背景图苹果树部分2个黄苹果,4个红苹果),教法同上。
孙悟空说我变了两次戏法都没难倒小朋友,我还可以变,孙悟空又一次拔出了一根毫毛,变出了鱼(揭开背景图河部分,3条大鱼,3条小鱼)教法同上,3和3数字一样,就不用换了。
3、活动三:帮树叶宝宝找树妈妈
花果山上的树叶怎么飘到这里来了,原来树叶宝宝和树妈妈走散了,叶宝宝一定很害怕,小朋友想想办法,帮帮叶宝宝,好吗?我们看看叶宝宝身上有什么?原来有电话号码,就是加法算式,小朋友算出得数就能帮叶宝宝找到树妈妈了。
幼儿操作,将树叶挂在相应号数的树上。然后请两名幼儿检查结果是否正确。
三、游戏
游戏:开火车
是谁打电话来了?哦,悟空来电话,邀请我们到水帘洞去玩,你们高不高兴?我们坐火车去好吗?老师发给每个幼儿一张火车票,幼儿算出自己的车厢号码,上与得数相同的车厢,有秩序地排在戴头饰小朋友的后面,(算错的不能上车),在开火车的音乐声中做开火车的动作出教室。
大班教案5的加法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4的加法。
2、乐意表达操作的过程和结果。
3、体验游戏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1、制作教学课件。
2、准备各种水果模型,布置好超市情景。
3、幼儿记录卡,记号笔,与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一、游戏开火车,复习4的组成。 师: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开火车去逛超市,小朋友们听好老师说的火车出发时间,如果你说出的时间和老师说的时间合起来是4,你就可以坐上我的火车。 如:师:“我的火车一点开。” 幼儿:“我的火车三点开。”
二、学习4的加法。 播放教学课件,引导幼儿学习4的加法。 师:“今天超市里还来了两位小客人,我们来看看是呢?”(猫先生和猫太太) 师:“看看他们都买了些什么呢?”(苹果) 教师引导幼儿依次观察猫先生和猫太太每一次购买的水果及数量,并尝试用语言表述他们每次的购买情况。
三、游戏:“逛超市”。 师:“猫先生和猫太太买了这么多好吃的水果,小朋友们我们也一起去逛一逛,买一买,好吗?” 交代游戏规则:男孩和女孩组成家庭,结对去购物,游戏分三次进行,男孩和女孩每次的购买数量都不能相同,但每一次两人购买的数量合起来必须是4幼儿两两结对,尝试按要求购物。
四、分类记录。 请每一组“家庭”将自己每一次的购买情况依次记录在记录卡上。 教师巡视并检查每组幼儿的记录情况,请完成记录的幼儿说一说自己的记录所表达的意思,尝试口述应用题。
五、结束活动。
大班教案5的加法教案篇4
设计意图:
计算活动是一门比较枯燥和抽象的学科,为了能让孩子对所学的知识掌握的更好,我们必须抓住孩子的心理,了解孩子们喜欢什么?爱好什么?在一次偶然动画片活动时间,孩子们对白雪公主之类的动画片兴趣浓厚,尤其是它们住的城堡、宫殿,幻想自己也能住在其中,于是我设计了《学习2的加法》这节活动,让幼儿动手操作,边拿边说,实现其满足感,为幼儿提供了自主探索的空间。
同时小组的合作交流学习,能让幼儿感受和体验计算的乐趣,并选择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保护了幼儿自主发现的积极性。
活动目标:
1、创设情境,让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尝试列出得数是2的加法算式,理解加号、等于号的含义。
2、感知加法算式所表达的数量关系。
3、在活动中体验游戏的愉悦,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城堡图一幅(三层)第一层:鱼塘第二层:花园第三层:水果店(1条热带鱼+1条金鱼=1条热带鱼1条金鱼)图一幅
2、幼儿操作材料(+、=40个,数字1、1、2各40张)、水果用具若干(每名幼儿两种)、水果购物券84张。
知识准备:幼儿会以游戏的方式进行2的组成
活动过程:
一、开火车游戏:复习2的组成
“小朋友,今天有一个国王要请我们到他的城堡里去做客,我们快快乘上2次列车出发吧,呜呜呜,火车来喽!”
师:“嘿嘿,我的火车1点开,你的火车几点开?”
幼:“嘿嘿,你的火车1点开,我的火车也是1点开。”
二、登城堡,看图学习2的加法
(1)“小朋友,看城堡王国到了,(出示城堡图)国王的`城堡一共有几层?(三层)国王听说我们大班的小朋友非常聪明,要考考我们,问题就在城堡里,我们快来登城堡吧。”
“看,第一层城堡,有什么呀?(鱼)有几条鱼?(1条)今天我们也带来了1条鱼送给国王,我们把它放进去,现在城堡里有几条鱼?(2条)噢,原来1条鱼添上1条我们的鱼变成了2条鱼(教师语气慢)谁再来说一说(请3-4名幼儿来说一说)
(2)理解“+、=”
“那我们用一个符号把它们合起来(出示+)你认识它吗?(认识的幼儿给予表扬)
‘+’的用处可大了,它要把1条鱼和1条我们的鱼合起来,我们把它放在中间,谁来找一找它的位置(请1名幼儿到黑板上来操作),加号是什么意思来?(几名幼儿回答后,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
小结:加号它把前面的数和后面的数合在一起,它的位置放中间。
“现在前面是几条鱼(2条)我们把前面的鱼放在这个方格里,后面的鱼放在另一个方格里,小朋友仔细看,你发现了什么小秘密?”(一样多)
“也就是相等,我们也用一个符号来表示,它的名字叫‘等于号’,谁来找找它的位置?(请幼儿来试一试)你来说说‘=’有什么意思?”
小结:等于号前面两个数的结果和后面的数是相等的。
“现在我们把小鱼都用数字来表示,也要用上‘+’‘=’,谁来试一试?(1+1=2)他用数字摆出了一个算式,你能说一说这个算式的意思吗?(让幼儿说一说)
(3)幼儿动手操作
“小朋友太厉害了,我们快去看看第二层城堡吧,有什么呀?(花)有几种花?(1种花)国王为了欢迎我们,又派人去买了1种花来打扮他的花园,问问现在花园里一共有几种花?请小朋友动动脑筋,用一个算式告诉我你的结果,算式中要有数字1、1、2,记得用上‘+、=’,列出式子后放在位上不动。”
(4)分享、交流
“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请个别幼儿来说一说)现在老师给你2分钟的时间和旁边的小伙伴说说你是怎样摆的。”
三、内化迁移——游戏:买水果
“国王说,这些小客人真聪明,现在国王要请小朋友用桌子上的水果券到我这儿来换水果吃,每个小客人两张水果券,一张水果券换一种水果,现在小客人可以去换水果吃了。”
活动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我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幼儿,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充分利用小黑板和卡片达到教学目标。在这节课中,我已经了解到幼儿学了2的加法。充分发挥幼儿能力。
大班教案5的加法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按图和操作顺序,感知图中事物的数量关系,学习列出算式。
2、复习5的组成,并知道4 1、3 2及前后位置互换都等于5。
3、进一步认识理解“ ”、 “=”号的含义。
4、在活动中,体验游戏的愉悦,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5、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6、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1、背景图一副,动物卡片若干。
2、教具:数量不等的物体图片,1—5数字,加、减、等号各一个。
3、学具:数量不等的物体图片(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复习5的组成
幼儿人手一份卡片,教师引导一起共同复习5的组成。
(二)学习5的加法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师出示背景图,以小动物一起玩游戏的情节进行5的加法:草地上有2只梅花鹿在玩游戏,后来跑来3只小狗,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动物?(5只)
2、师生一起共同游戏
师:“今天老师
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水果的卡片,小朋友待会跟着老师一起来玩游戏。妈妈昨天买回4个苹果,爸爸又带回1个苹果,那么家里一共就有5个苹果了。”幼儿一边听老师讲述,一边摆卡片。
3、启发幼儿用一道算式来表示这个游戏中所讲的事情,并说出算式及符号所表示的含义。
(1)4 1=5 4表示什么?(4表示妈妈买回的`4个苹果)
1表示什么?(1表示爸爸带回的1个苹果)
表示什么?(妈妈和爸爸的苹果合起来)
(2)启发幼儿再用一道算是表示这个游戏。
1+4=5(集体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3)比较两道算式,说一说它们的异同点
4+1=5和1+4=5,位置换过来了,但是得数是一样的。
(三)幼儿操作,并做记录。
幼儿根据老师说的情节,用卡片摆出算式,并用作业本把算式写下来。
活动评价:
请幼儿相互把算式读一读,体验游戏成功的喜悦。再数一数,黑板上一共记录了几道算。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通过让幼儿自主尝试探索,层层递进,每个环节发散幼儿思维,从而知道了如何运算5的加法,并能灵活的掌握5的加法。在活动中,幼儿跟老师不够配合,课堂不够活跃,可能是后面的设计有点抽象,难度大点,没有针对这里的幼儿的认知水平来设这课。下次我再上,我改用让小朋友动手摆物体,然后把式子写写出来,这样他们就学会了、动手、眼、脑,也达到了就这结课的目的。
大班教案5的加法教案参考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