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的加法的教案参考6篇

时间:
Mute
分享
下载本文

在编写教案时,教师应将实际教学内容与课程进度结合,确保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明确,写一份好的教案能够增强教师的课堂表现力和感染力,下面是大爱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5的加法的教案参考6篇,感谢您的参阅。

5的加法的教案参考6篇

5的加法的教案篇1

设计背景

已经学了10的组成和分解

活动目标

1、通过画圆圈学习10以内的加法。

2、训练学生的加法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口头计算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通过画圆圈计算10以内的加法,培养学生的口头计算能力

活动准备

卡片小黑板

活动过程

一. 开始环节

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

二. 基本环节

1. 出示3个黑圆片和7个白圆片,教师进行讲解.

2. 板书3+7=10 7+3=10

3. 出示4个黑圆片和6个白圆片,教师进行讲解.

4. 跟着老师板书4+6=10 6+4=10

5. 想一想10还可以分成几和几,画在本子上并写上算式

6. 教师巡视

7. 出示小黑板和卡片1+9=10 9+1=10

2+8=10 8+2=10 5+5=10

8. 训练学生的口头计算能力,教师指导

三. 结束环节:加法就是把两个数和在一起

四. 延伸环节:同桌之间互相考一考

教学反思

1. 在备课过程中我想到了口算10以内的加法是教学难点

2. 在活动过程中,我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幼儿,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充分利用小黑板和卡片达到教学目标。

3. 在这节课中,我已经了解到幼儿学了10的分解和组成。在这基础上学习10以内加法,充分发挥幼儿能力。

4. 这节课中,师幼配合的`很好,但教学有些小学化了。

5. 自己的优势是:能带动并引导教学,使教学顺利的完成。自己的不足是:教学小学化。

6.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把小学的教学方法适当的应用到幼儿教学中,同时应用更多的幼儿教学方法。

7. 如果让我从新上一节课,我会以游戏为主,让幼儿在玩中学

8. 幼儿教学是一门科学,它与小学教育不同。

5的加法的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熟练进行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的口算。

2、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激发学好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熟练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算式卡片

教学过程:

活动程序与教师提示

活动内容

关注要点

活动??

上节课我们选出了运动员,现在运动会已经开始了,运动员们在紧张的比赛,服务的同学也非常的忙碌,我们去帮帮他们,好吗?

(出示课件)

引导看图,找出图上提出的问题。

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生独立读出问题。

让学生学会有条理的观察、总结。

活动二

1、你说我讲:一组一共要多少瓶饮料?

独立列出算式解答,然后全班交流。

2、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小组合作,提出并解决问题。

然后全班交流。

3、你说我讲:如果小组讨论时没有提出,那么教师应引导学生提出这个问题:一共需要多少瓶矿泉水?

交流时要求学生说出算法,对于不同的算法及时给予鼓励和评价。

小组合作时要求分工明确,记录清楚明了。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明确这个问题不能直接解决,而应在解决了三个组分别需要多少瓶矿泉水的基础上才能解决。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小组合作能力,感受到合作学习的乐趣,培养合作意识。

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连续性,连贯性,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思维。

活动三

自主练习:第二题“找座位”,创设游戏情境完成。

第三题“买两样东西需要多少钱”?

利用学具卡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20以内加法的计算。

学生自主选择商品,进一步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培养学生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实际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活动四

小结:同学们今天学到了什么?

学生自己总结。

学生能否进行简单总结。

5的加法的教案篇3

设计背景

幼儿在学习5的加法上,已经知道数字5的分成,但幼儿的灵活反应能力和书写太差了。因此,在接下来组织幼儿学习5的加法时,我把重点放在幼儿观察与动手能力上面,并进一步学习5的加法。使其更深入的了解的组成。同时,我又考虑到学习数字组成的枯燥性,采用了游戏的形式开展本次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

活动目标

1、学习按图和操作顺序,感知图中事物的数量关系,学习列出算式。

2、复习5的组成,并知道4 1、3 2及前后位置互换都等于5。

3、进一步认识理解“+ ”、 “=”号的含义。

4、在活动中,体验游戏的愉悦,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如何5的加法。

难点:书写5的加法算式。

活动准备

教具:数量不等的'物体、树叶图片,1—5数字,加、减、等号各一个。

学具:数量不等的物体图片(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复习5的组成

幼儿人手一份卡片,教师引导一起共同复习5的组成。

(二)学习5的加法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师出示背景图,以小动物一起玩游戏的情节进行5的加法:草地上有2只梅花鹿在玩游戏,后来跑来3只小狗,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动物?(5只)

2、师生一起共同游戏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水果的卡片,小朋友待会跟着老师一起来玩游戏。老师昨天买回4个苹果,小兰又带来1个苹果,那么班里一共就有5个苹果了。”幼儿一边听老师讲述,一边摆卡片。

3、启发幼儿用一道算式来表示这个游戏中所讲的事情,并说出算式及符号所表示的含义。

(1)4 +1=5 4表示什么?(4表示老师买回的4个苹果)

1表示什么?(1表示爸爸带来的1个苹果)

5 表示什么?(老师和小兰的苹果合起来)

(2)启发幼儿再用一道算是表示这个游戏。

1 +4=5 (集体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3)比较两道算式,说一说它们的异同点

4+ 1=5和1+ 4=5,位置换过来了,但是得数是一样的。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四棵数,小朋友上黑板按老师的要求给小树贴上树叶,下面小朋友思考,并列出算式。(图片略)

1+4=5 4+1=5 2+3=5 3+2=5

(四) 请幼儿相互把算式读一读,体验游戏成功的喜悦。再数一数,黑板上一共记录了几道算式。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通过让幼儿自主尝试探索,层层递进,每个环节发散幼儿思维,从而知道了如何运算5的加法,并能灵活的掌握5的加法。在活动中,幼儿跟老师不够配合,课堂不够活跃,可能是后面的设计有点抽象,难度大点,没有针对这里的幼儿的认知水平来设这课。下次我再上,我改用让小朋友动手摆物体,然后把式子写写出来,这样他们就学会了、动手、眼、脑,也达到了就这结课的目的。

5的加法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加号、等号,知道它们表示的意思,初步学习2的加法算式,并进行运算。

2、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三副图的意思。

3、专心的进行自己的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图片-小螃蟹

2、数字卡1、1、2,符号+、=。

3、幼儿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一、小螃蟹吐泡泡。

1、教师出示一只小螃蟹图片,边演示边引导幼儿观察:

小螃蟹吐泡泡,它是怎么吐的?

鼓励幼儿讲述小螃蟹先吐了1个泡泡,又吐了1个泡泡,小螃蟹一共吐了2个泡泡。

2、启发幼儿思考:

小螃蟹先吐的1个泡泡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又吐的1个泡泡可以用什么符号和数字几来表示?

一共吐了2个泡泡可以用什么符号和数字几来表示?

3、引出"+和=",初步了解加号表示把它两边的数合起来,让幼儿知道可以用"+1表示又吐了1个泡泡,

等号表示它两边的数一样多。幼儿认读并空手练习书写加号、等号。

4、教师完整地列出算式1+1=2,引导幼儿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二、操作活动。

1、看图列2的加法算式。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三幅图,看图说说三幅图的含义,并在下面的空格处写上算式,理解加法的意义。

2、看分合式写数字。

仔细观察分合式,在空格处天上正确的数字。

3、看图说算式。

请幼儿介绍看图的加算式活动,说一说三幅图的含义,引导幼儿讲述为什么要用加法。

5的加法的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学会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在探索运算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渗透建模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教学难点:归纳、概括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师生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欢跳绳和踢毽子吗?我们班哪位同学跳绳比较强?谁踢毽子比较强?

学生自由发言。

2.课件出示教材第55页例题1情境图,你能从图中获取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自由说)

追问: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1)跳绳的有多少人?

(2)参加活动的女生有多少人?

(3)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3.导入新课。

在过去的学习中,我们进行过很多的加法运算,你知道在加法运算里有哪些基本规律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加法中

的运算规律。(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加法交换律。

(1)提出问题:求跳绳的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计算?

(2)列式解答。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8+17=45(人)

追问:还可以怎样列式?

教师板书:17+28=45(人)

(3)观察发现。

提问:这两道算式都是求什么的人数?结果都是多少?再观察算式,说说它们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

引导学生发现:这两道算式都是求跳绳的总人数,加数相同,得数也一样,只不过是把两个加数的位置调换了一下。

引导: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将这两道算式连起来呢?(等号)

师板书:28+17=17+28

(4)照样子写一写。

让学生试写等式,并投影展示。

提问:观察这些等式,你有什么发现?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5)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出这种规律。

学生在各自的`练习本上表示规律后,交流各自的表示方法。

(6)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

明确:如果用字母a、b分别表示两个加数,上面的规律可以写成:

a+b=b+a

教师指出: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就是加法交换律。(板书:加法交换律)

2.加法结合律。

(1)课件出示问题:跳绳和踢毽子的一共有多少人?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巡视,注意不同的解答方法,并指名两人板演不同的方法。

(3)组织汇报交流。

解法一:先算出跳绳的有多少人。

(28+17)+23

=45+23

=68(人)

解法二:先算出女生有多少人。

28+(17+23)

=28+40

=68(人)

提问: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学生观察、比较这两个不同算式的计算结果。

追问:这两道算式的结果相同,我们可以把它写成等式吗?怎样写?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28+17)+23=28+(17+23)

(4)加深认识、探索规律。

①课件出示下面两道算式,让学生算一算,判断下面的○里能不能填等号。

(45+25)+16○45+(25+16)

(39+18)+22○39+(18+22)

②组织观察:这几组算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从这些例子中可以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交流得出:这两个算式中,三个加数分别相同,加数的位置也相同;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

和不变。

追问: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个加数,这个规律可以怎样表示?

师板书:(a+b)+c=a+(b+c)

小结: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板书:加法结合律)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56页“练一练”。

让学生说说每个等式各运用了什么运算律及判断的依据。

第三小题既交换了位置,又改变了运算顺序,所以该小题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2.完成教材第58页“练习九”第1、2、3题。

(1)第1题中的最后一小题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2)第2题是运用加法交换律进行验算,这在过去的计算过程中有学习过,通过这几题的练习加深学生的认识。

(3)第3小题让学生通过计算和观察、比较,进一步认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让学生计算,并说说每组中两题的联系。

比较每组中的两题,说说哪一题计算起来更加简便。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5的加法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按所出物品列算式,进一步理解加号、等号的含义。

2、体验共同游戏的愉悦。

3、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动准备:

1、教具:实物卡、看图列算式卡

2、学具:看图列算式卡、数字卡、实物卡、记录卡、看图分类计数等

活动过程:

一、复习6以内数的组成

1、碰球游戏师:我们来玩一玩碰碰球的游戏,我和你合起来是5,嘿嘿,我的2球碰几球?

幼:嘿嘿,我的2球碰3球。

师:我和你合起来是6,嘿嘿,我的.4球碰几球?

幼:嘿嘿,我的4球碰2球。

2、出示实物卡,复习6的组成,引出6的加法师:看,这张图片上有几只小猫啊?

幼:6只师:上一次啊我们帮这些小猫分过类了,现在我们来动动脑筋,怎么样用算式表示(请3—4位幼儿)

二、引出新游戏出示看图列算式卡,请幼儿操作

三、分组操作

(1)看图列算式(实物卡、数字卡)

(2)6的组成卡

(3)看图分类计数或用算式记录

(4)看实物用算式记录

(5)算式接龙四、总结评价集体验证部分幼儿的操作卡。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轻松地掌握了6以内的加减法,并且学会了猴子、绿、红、树上等词语,有利于汉语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为学前班学习加减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不足之处:课程过于简单。我会在今后总结经验,会把自己的课上的更好,表现的更加优秀。

5的加法的教案参考6篇相关文章:

大班认识水的教案参考6篇

驴和马的故事教案参考5篇

小动物过冬的教案参考5篇

美术龙的教案参考5篇

交通安全教育的教案参考5篇

安全的玩教案反思参考6篇

中班安全的玩教案参考5篇

关于钱的教案参考6篇

秋天的雨中班教案参考5篇

唱家乡的歌教案参考6篇

5的加法的教案参考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9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