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部电影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观后感是我们解读的钥匙,撰写观后感使我们对角色的成长与变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以下是大爱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平凡的世界观后感7篇,供大家参考。

平凡的世界观后感篇1
?平凡的世界》,这书名实在是起得太好了,有一种洗尽铅华,尘埃落尽的感觉,是一个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的人,在经受了各种苦难的折磨之后,回头再望来时路的时候,所表现出的一种宽容。想当初选择读这本书,也是被这书名所吸引。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得不一次次地停下来,慨叹书名的妙处,同时也不停地问自己,究竟什么是平凡?什么是伟大?什么是生活?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才是生活。戏台上的情节是浓缩的,天上一天,人间一年,所以才有那么紧凑的悲欢离合,跌宕起伏。琐碎的矛盾纠葛,你牵着我,我绊着你,剪不断,理还乱,欲说还休,这才是生活。大起大落,大喜大悲,铭心的爱,刻骨的恨,当然存在,但普通人遇到的几率又有多大呢?属于饮食男女的,不过是些筋头马脑,说来无聊,但却缠绕。有喜怒哀乐,有爱恨情仇,有凌云壮志,也有颓唐消沉,这才是活生生的人,这才是生活。百折不挠,愈战愈勇,山崩地裂不皱眉,那是神话中的英雄;现实中,纵然是强者,也难免苦痛,难免挣扎,难免有“弯”的时候,但弯而不折,生活需要的就是一个“韧”字。
所有的少年时代,总有年轻气盛、目空一切的一面。心中有着太多地愿望要实现,对自己的人生有着太多的期许。少年心思当拿云啊!尽管肤浅,尽管狂妄,但毕竟有豪情。而现在,《平凡的世界》让我从空中回到了地面,知道了脚踏实地,知道了平凡中的伟大。
当然,这样说并不意味着我将从此成为一个收起锋芒的中庸的人,我是一个手中有着大把青春年华的年轻人,处在我这样的一个年纪,应该是努力奋发的,应该像少平那样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再想路遥写作这本书,也不是在他的年轻岁月,而是在经历了大起大落的40多岁。
我想读了《平凡的世界》,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我能够认识到平凡的人的平凡的生活是最伟大的,能够让我在努力奋斗的同时提醒自己保持一颗平凡的心。
但愿自己在今后的人生岁月中,不管是失意落魄,还是辉煌兴奋的时候,都能够想起路遥,想起《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观后感篇2
经过记过难眠之夜不倦努力,如痴如醉,读完了路遥小说平凡的世界最后一页,古人说开卷有益,合上书卷闭起眼睛已发生的故事好像就在昨天,梦幻中,绊缠绕,头脑中难舍难弃,在我那平静如水的心境中激起无数涟漪,荡起层层波澜。
书中主人公孙少安带领一家人,从贫穷“饿着肚子劳动”过日子,一年一年长大,与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田润叶“忍泪分手”,同爱人秀莲相亲相爱成为眷属,艰难过日子,并肩携手,为脱贫致富,不畏艰苦辛勤劳动的经过,深感生活的艰难人生坎坷。
以其弟少平为中心所牵扯的周围一群人和场景,耐人寻味百读不厌。和蔼可亲的曹书记一家人,充满田园风格的信天游,活泼热情的金波一家人,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和回忆。活泼潇洒,温柔体贴的田晓霞的不幸早逝,遗留下的古塔山杜梨树下的盟约,几经海誓山盟梦幻亲爱的人就在身边。“一串银铃似的笑声,笑声远去,消失。”令人心碎,茫然之余,深感人生短暂,生命可贵爱情伟大。最后放弃了多情贤惠的美丽姑娘金秀的爱恋,同师傅遗孀惠英嫂的结合,高尚的人品令人佩服。
作家在作品中,我们怎样做人,人在短暂的一生中怎样生活,“爱情不应该是利己的,应该是利他的,是心甘情愿的与所爱的人一起奋斗并不断自我更新的过程。”
合上书卷轻轻思考,虽然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有些不顺心,饱受世俗偏见不公平冷遇,与书中人物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
在那茫然的心灵深处“一洗尘泥飘飘欲仙了”。勇敢投入生活,潇洒看尘世平平常常过一生。
正像歌中唱的那样: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推开波浪,水面倒映着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小船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凉爽的风。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面对困难的挑战,为家庭的幸福而努力地拼搏吧!
平凡的世界观后感篇3
一个人精神是否充实,或者说活得有无意义,主要取决于他对劳动的态度。这就是我们的男主人公孙少平就教会给我们的劳动的意义!我欣赏他对苦难的独特的理解,他享受苦难带给他的崇高感。他相信,自己经历千辛万苦而酿造出来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轻而易举拿来的更有滋味。一些人,想竭力逃脱受苦的地方,而他就是那种恰恰因为苦,而留恋受过苦的地方。生活对于他的所有磨练,他所有的经历,对他来说都有不同的意义。
每次田晓霞的出现总会让人觉得充满阳光,她是少平的冬妮娅,有了她,少平就算生活再苦也还是幸福的。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是相爱的呢?少安因为现实而拒绝了润叶,润叶,多好的.姑娘!如果生活在不一样的时代,她和少安一定会是很幸福的一对,而不是举行了青春的葬礼后因不妥协世俗而饱受十年的煎熬。当少安的事业如日中天时,他的妻子却病入膏肓。这就是生活。当晓霞随着洪水飘逝的时候,少平的痛苦谁可以理解?这就是生活。天空是永恒的,大地是永恒的,而幸福却流逝了。
爱情,应该真正建立在现实生活的坚实基础上,否则,它就是在活生生的生活之树上盛开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爱情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亲爱的人去了,生活依旧要继续。用叶赛宁的诗句:不惋惜,不呼唤,我也不啼哭....黄金的落叶堆满心间,我已不再是青春少年。
平凡的世界观后感篇4
平凡的人,却有不平凡的心,造就一段不平凡的人生。
作者路遥在书中以孙少安与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人物的形象,给读者展示了特定时代背景下的生活。
当我费力的打开第一页的时候,就被一个雨雪描写的场面给吸引住了:"…系蒙蒙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雪花,正纷纷玲玲的飘洒着…"我喜欢景物描写,给人美的享受,这可能是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受。同时在这本书中,我认识了勤劳务实、独立自强的孙少平,也认识了一个沉稳内敛的孙少安,更认识了一个敢于追求自己爱情的田润叶,还认识了一个天真烂漫、单纯善良的田晓霞。作者用平凡的笔描绘了一个个普通平凡却拥有一颗不平凡的心的人。他们的故事构成了中国普遍社会普通人奋斗的缩影。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奋斗和争取;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或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为我们自己所生活的那个世界而奋斗。
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小小世界里,它既平凡又不平凡。每个人充当着不相同的角色,也许在扮演好这些角色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让自己接受不了的事,但我们更应该自强不息,学会适应这些生活中的琐事,学会改变,学会不低头,自强不息。
在路遥《平凡的世界》一书中,每个人都是不平凡的,有的生活在底层、吃丙菜的人。但他们并没有抱怨世界的不公,而是怀揣着自己的.理想,自强不息,他们就像不倒翁,不管你怎样推他,都无法彻底将他推倒。从孙少平身上,我认识到了平凡,感受到了不平凡,他在平凡的人生中塑造不平凡的自己。让我知道脚踏实地,知道平凡的伟大,给我一种自强不息的强大精神力量,不断砥砺前行。尽管命运是那样的不公,尽管社会有那么多的不公,可只要你能够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终能获得最后的成功。
茫茫天地,云云众生,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
平凡的世界观后感篇5
?平凡的世界》电视剧火爆荧幕,近日又重拾书本重温那不平凡的文字,读后依然感慨良多。第一次读路遥《平凡的世界》,我便被书里的内容所深深地感染。真是想不到,在一个不起眼的标题下,《平凡的世界》却道出了不平凡的生活与人生。
?平凡的世界》时间跨度从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全景式地反映了这个近10年间城乡社会生活的巨大历史性变迁,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以整个社会的变迁,思想的转型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形象地刻画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们的形象,成功地塑造了孙少安和孙少平这些为生活默默承受着人生苦难的人们。在这里人性的自尊,自强与自信,人生的苦难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纷繁地交织在一起,读来令人荡气回肠。孙氏兄弟不甘为命运的玩偶,在沉重的生活中发掘自己被禁锢的价值,自强不息,主宰命运的旋律。
首先,我很喜欢路遥的出发点:平凡的世界。他的世界是平凡的,这只是黄土高原上几千几万座村落中的一座。从小处着眼,作者刻画出一个个普通人物平凡的人生旅程,衬托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反映人们的思想,给人以亲近,给人以启迪。但路遥却在平凡中看到了他的主人公的不平凡。
比如说孙少平,这个全篇文字的主线。通过他的成长和成熟的经历,展现给大家面前的是那个时代整整一代人对生活的憧憬与无奈。他受过了高中,他经过自学达到可与大学生进行思想探讨的程度。作者赋予了这个人物各种优良的品质,包括并不好高骛远。贫穷曾让许多有理想的人们意志消亡,可在逆境中人们的自卑与懦弱我们没有理由去嘲笑它,相反我们要用另外一种眼光去学会欣赏。那种战胜自我,重塑信心的渴望中所表现出自卑里的坚强让我敬畏,因为那也是一种精神。战胜困难,摆脱束缚,让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何的体会生活中间的亲情、友情、爱情,学会生活,懂得珍惜,对于我们这一代人,也是一种警醒。在路遥的世界中出现的都是平凡的人物,正是在这些平凡的人物里他描写着人性中的善与美,丑与恶。在他的世界里,人的最大的优点就是认识到自己是平凡的。这点从孙少平身上得到最突出的体现。他认识到了平凡,也选择了平凡。
孙少安应该说是一个传统而不失创造的开拓者,在面临上学难的时候,依然决定把希望寄托在弟弟和妹妹身上。他更是一个有担当有责任心的好后生,在他十多岁的时候挑起了家庭的大梁,为了一家人的温饱,为了弟弟妹妹能够继续读书。他知道没有读过书的孩子生活是多么地艰难,而他就是那个为之牺牲的替代品。但他又是那么的心甘情愿,感觉那么的理所当然。他心中装着乡亲,记挂着群众冷暖,为乡亲们都能吃上黄馍馍,一起办砖厂,大家共同挣钱……在他的生活里,同样有着美好而浪漫的爱情。同村的田福堂之女田润叶虽然到县城工作,但是依然死心塌地地爱着这个生活贫穷而具有责任感的男人。她并没有因为两个家庭的背景而放弃追求自己的爱情,起初的孙少安还是向往这样一段婚姻,但是抵不过现实生活的残忍。孙少安他拿得起,放得下,他从远方带回来一个同样贤惠的女子,开始过着自己的人生,终结了一生中最美好的爱情。回想这样的生活写照,联系现实中的一些人,我们又何尝不是感慨万千。他们或许因为家庭条件,或许因为父母的反对,或许因为自己的无能为力,只能向现实低头……,也有为爱而生,为情而去的人间悲剧。当然,至少应该为自己的梦编制一段美好的回忆。
其次,这部小说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对农民的深刻理解。现代城市年轻人可能很难真正理解农民的生活,农民的想法。农民过的日子,农民的现在和未来他们也不会关心。但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我对农民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和理解。《平凡的世界》能够深刻的反映农民的生活和喜怒哀乐。读完这部小说,从某个意义上说我们也经历过了那个时代,也曾在田中挥汗如雨,也能让我们深刻的理解我们那些可敬可爱的农民的平凡与伟大。我们生存的现实年代,每一时刻都在告别贫困的困扰,可生存环境的改变,面对层出不穷的新事物,面对不段涌现的新问题,在普通人的视线里,生活似乎也不是那么平坦得一马平川。面对新的困难,一样会有新的无奈;面对新的理想,一定会有新的彷徨;面对新的世界,也一样会有新的自卑。懦弱是人类的本性,任何人都不可能逃避。
这一部伟大的巨著,为我们解说了平凡和苦难,阐释了生活的意义。书中为我们描述的是一个平凡的世界,一个黄土地上的世界。这里生活着一群世世代代面朝黄土北朝天的普通人,他们演绎着一幕幕生老病死、悲欢离合、贫穷与富裕、苦难与拼搏、世事变更的戏剧。是喜剧?悲剧?正剧?也许都有一点。在这本书里,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惊险离奇的情节,没有惊天动地的场面,有的只是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感情,平凡的故事。
平凡的世界观后感篇6
路遥,(1949年12月3日-1992年11月17日),中国当代作家,生于陕北清涧县一个世代农民家庭,其代表作《平凡的世界》以其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展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该作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后因肝病早逝,年仅42岁。(摘自百科)
记忆中年龄较小的时候,通过收音机听过张家声老师讲播的《平凡的世界》,儿时的记忆已然模糊,记不清故事梗概,只是觉得张老师的声音非常具有吸引力,索性就当乐了。随着年龄渐渐增长,对文学的喜爱,去翻阅了《平凡的世界》这本书。说实话我的性子属于比较急躁的类型,如果一本书的前几章节没有吸引到我的话,我就会放弃阅读,不管是多么经典的书籍。但是这本书刚开始的几页就完全的抓住了我的魂,“空旷的操场上,寒冷的气候下,衣单骨瘦的孙少平在排队打他的下等午饭,刚好还有个同样境遇的郝红梅,他们都是高中生,有点文化,当然也同样的拥有属于他们那个年龄的小小虚荣心”!简简单单的一个小场景,却深深的打动着我,这可能跟我出生在大山的原因也有关系吧,心灵深处的某个位置被触动了,所以就深深的喜欢上路遥老师,喜欢上了他所描绘的这个故事。
参加工作了,也是从事影视娱乐文化事业,所以就抽空熬夜看完了89版潘欣欣导演的《平凡的世界》这部电视剧,虽然当时的拍摄器材、后期制作、画面质量都跟现在的条件无法比拟,但是我是打心眼里觉得这部电视剧拍的好,无论从演员的挑选、音乐的配合,还是从编剧的改动,都没有让故事失去灵魂,各个节点都结合的非常好。
其中这部剧里尤其是少平和晓霞的凄美爱情,是令我最为遗憾和惋惜的。孙少平沉稳大方,具有黄土地的特质,憨厚、善良,有思想、有追求,田晓霞出生于干部家庭,开朗活泼,聪明伶俐、知性、善良,她欣赏他,她崇拜他,经过相处的点滴,她疯狂的爱上他。晓霞说:遇到少平以后才觉得自己是女人,少平何尝不是呢,晓霞是他生命的甘露。可是死神啊,你为何要残忍的夺去晓霞年轻的生命呢!?她真正的美好和幸福还才刚刚开始!也许路遥是想通过故事告诉后来人,美好的一切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晓霞是幸福的,因为她真正的体会过爱情,少平也是幸福的,因为晓霞永远都活在他心里。
平凡的世界观后感篇7
路遥的代表作有两部:一部是1982年的中篇小说《人生》,描写了在时代环境和个人性格的双重影响下,农村知识分子高加林的痛苦和悲剧,具有广泛的代表意义,在文学史上评价很高;另一部便是1986年开始发表的长篇史诗巨著《平凡的世界》,继续考察改革开放初期农村青年在改变命运过程中的悲喜苦乐,被无数人奉为成长励志的“圣经”。
对这种有重大影响力的作品进行影视改编,可谓是一把机遇和挑战共存的双刃剑。一方面因为有深厚的文学做基础,只要不出现大的偏颇,质量不会太差,同时不用刻意宣传就能引起收视关注;另一方面由于观众对小说太有感情,所以容易挑毛病,造成吃力不讨好。
而毛卫宁执导的这部电视剧,尽管还是没能透彻地传递出路遥小说那种悲悯和人文气质,在改编、造型和叙事上存有诸多争议,但基本还是完成了从文字叙说到影像呈现的任务,营造出了浓厚的感染力。
从剧情上来说,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化繁就简,以颇具代表性的'孙少安、孙少平和田福军三个人物为主来结构情节,舍弃了与主线关系不大的其他人物,或者把小说中几个人的性格组合在一起,形成电视剧中的一个人,比如田润生这个角色就有很多原著中金波的影子。
而在具体情节的安排上,该剧还是迎合了当下整个国产影视剧的趋势,加重了爱情戏在人物命运中的份量,以至于前半部分的叙事基本以少安和少平的爱情经历为主,他们都彷徨在一段三角恋关系中,品尝着炽热的情感在面对生活残酷时的无奈。
不管如何,距《平凡的世界》小说出版近三十年的时间后,终于有了电视剧的改编,已经算是一次进步和成功。相比荧屏上那些日夜不停播放的抗日神剧来说,该剧无论在创作质量还是对观众的正面影响上都要优秀很多。
借剧中田晓霞送给孙少平的话来说:“只有永不遏止地奋斗,才能使青春之花即便是凋谢,也是壮丽地凋谢。”我们每个人对于生活也要有始终不放弃的态度,即使正在咀嚼的是黑面馍,也要从中品尝到白面馍的味道,因为苦难本身就是幸福的一部分。
平凡的世界观后感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