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逻辑性与系统性是确保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前提,一份合理的教案能够有效应对课堂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以下是大爱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水的循环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水的循环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认识循环节,能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
(二)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与概括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循环小数,会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
教学难点: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给出故事情境。(ppt课件适时演示。)
(1)在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讲什么呢?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讲什么呢?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讲什么呢?
(2)你能接着讲这个故事吗?(让几个学生继续讲这个重复的故事。)
2.理解循环。
(1)同学们,你们从这个故事中发现了什么规律吗?(随着学生的交流、互动,适时板书重复出现不断依次等。)
(2)像这样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我们把它称为循环(板书:循环)。在实际生活中,也有许多循环的现象,如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每年都是按照这样的规律依次不断重复出现。你们发现生活中还有哪些循环的现象呢?(ppt课件演示。)
(3)这样的循环现象不仅出现在故事中、生活中,在我们的数学中也有这种有趣的循环现象,你们想了解吗?
?设计意图】用有趣的故事和生活中的循环现象导入新课,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初步感知循环与无限。
3.揭示课题。
(1)出示教材第33页例7。(ppt课件演示。)
(2)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并列出算式40075。
(3)组织学生用竖式进行计算,并观察竖式计算的过程,提问:从中你能发现什么?
(4)组织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发现40075的竖式计算过程有三个特点(ppt课件适时演示):
①余数总是重复出现25;
②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
③继续除下去,永远也除不完。
(5)揭示课题:怎样表示这种永远也除不完的商呢?这样的商有什么特点呢?就是我们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也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新朋友循环小数。(板书课题:循环小数。)
(二)自主探究,构建新知
1.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教学教材第33页例7。)
(1)教师:我们刚才发现了40075的竖式计算过程中有三个特点,下面我们探讨一个问题,为什么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它和每次出现的余数有什么关系?
(2)猜想:如果继续除下去,商会是多少?它的第4位商是多少?第5位商呢?(引导学生发现:如果继续除下去,无论除到哪一位,只要余数重复出现25,它的商也就会重复出现3。)
(3)验证:是这样的吗?同学们可以接着往下除试试看。
(4)表示:那么我们可以怎样表示40075的商呢?(引导学生说出:可以用省略号来表示永远也除不完的商;教师板书:40075=5.333。)
(5)揭示:像5.333这样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小数,就是循环小数。
2.进一步认识循环小数。(教学教材第33页例8。)
(1)出示教材第33页例8。(ppt课件演示。)
(2)学生用竖式计算2818,78.611,并指两名学生板演。
(3)请同学们观察这两道算式的商,你发现有什么特点?(ppt课件演示。)
(4)思考:你觉得像这样的算式除到哪一位就可以不除了?(引导学生发现:只要余数出现重复了,就可以不除了。因为余数重复出现,商也会跟着重复出现。)
(5)揭示:像5.333、1.555、7.14545这样的小数都是循环小数。
(6)学生尝试写出几个循环小数。
(7)归纳:观察这些循环小数,想一想,到底怎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先让学生尝试归纳,然后让学生打开教材第33页看看是怎么说的,教师适时ppt课件演示。)
(8)练一练:下面哪些数是循环小数?(ppt课件演示。)
0.426426 1.444 6.32121 3.1415926
?设计意图】由简单到复杂的几个事例,让学生逐渐认识循环小数的特点。通过尝试归纳循环小数的含义,将学生的初步感知上升为理性认识。设计练一练,让学生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对比进一步认识循环小数。
3.认识循环节,学习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ppt课件适时演示。)
(1)请同学们自学教材第34页做一做上面的内容,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①什么是循环节?
②怎样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
(2)组织学生结合具体例子说明什么是循环节以及如何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
(3)老师介绍简便记法的读法。例如7.14545记作
,读作:七点一四五,四五循环。
(4)练一练:完成教材第34页做一做第1、2题。
?设计意图】自学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通过自学,学生不仅能认识循环节,学会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而且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4.认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ppt课件适时演示。)
(1)尝试计算:我们刚才在做一做的第2题中已经计算了三道除法题目,现在请同学们再计算下面两题:1516和1.57。
(2)思考:请同学们观察这五道除法算式题,想一想,两个数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所得的商会有哪些情况?
(3)引导学生归纳出两种情况:一种是继续除下去能够除尽,像1537.2和1516一样;另一种情况是继续除下去,永远也除不完,像2.291.1、233.3、1.57一样。
(4)教师概括:我们把小数部分的位数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设计意图】在进一步认识循环小数的练一练环节,学生通过对1.444是不是循环小数的辨析,已初步感知了小数位数的有限与无限。这里利用教材第34页的做一做第2小题的教学资源及1516和1.57的计算,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小数位数的有限与无限,通过教师的适时介绍帮助学生建立有限小数与无限小数的概念。
(5)质疑:循环小数是有限小数还是无限小数?为什么?(通过辨析让学生明白:看来循环小数都是无限小数,但无限小数并不都是循环小数,例如3.1415926是无限小数,但不是循环小数。)
(6)建立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之间的关系。(ppt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思考循环小数是有限小数还是无限小数,接着教师举例说明无限小数并不都是循环小数,结合图示,让学生明确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之间的关系,突破教学难点。
(三)练习巩固,深化认识
1.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36页练习八第6题。
①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
②组织学生交流哪些题的商是循环小数。
(2)完成教材第37页练习八第7题。
①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②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对于简便记法表示的循环小数取近似数时应注意什么?
2.提高练习。
完成教材第37页练习八第9题。
①组织学生先独立思考怎样比较循环小数的大小,再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
②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解答情况。
③让学生说一说对于简便记法表示的循环小数比较大小时应注意什么?
(四)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练习,快乐巩固
1.课堂作业:教材第37页练习八第8题、第10题。
2.课外作业:
(1)教材第37页练习八第11题。
(2)算一算,想一想:107的商的小数部分第100位上的数字是几?
水的循环教案篇2
[从容说课]一、教学内容分析
水循环是自然界物质运动的重要规律,因此该节在本章乃至全书中具有重要地位。本节教材主要围绕“水的运动规律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来编排,第一部分“相互联系的水体”教材首先介绍了地球水圈中的各种水体类型,并指出淡水的储量不足及其巨大作用,然后以“读图思考”的开式,说明陆地水体的相互联系,从而阐明了地球上各种水体是相互系着的,是运动变化的。第二部分“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阐述:一是水循环的类型、过程,主要环节,发生的领域及其意义;二是以“活动”的形式说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三维教学
1、了解水圈构成和特点,理解水循环过程及其地理意义,并可起用水循环知识分析常见人类活动与水资源关系。
2、通过绘制水循环示意简图,学会用图说明问题,通过水循环三种类型的比较,感受地球各圈层,各地理要素的相互联系性
3、通过学习淡水的有关知识,树立水资源优患意识,树立科学资源观通过水循环知识学习,学会用辩证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1、水循环的形成过程和地理意义
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影响
教学难点:1、水循环地理意义
二、数学思路设计
1、长歌引入"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及学生学习兴趣。
2、"相互联系的水体"该部课标虽未做要求,但它是水循环知识的铺垫,因此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根据"水圈构成图",找出我们平常用到的淡水类型及其占水圈的比例培养学生科学的资源观。"读图思考"是让学生了解各种水体之间是怎样相互联系的,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河流量如何随补给水源变化而变代。
3、根据"相互联系的`水体"来说明水循环过程,并注重理解水循环的各个环节、绘图、回到课前问题"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并引出一江春水向东流"为什么流不尽?"导入水循的意义,并据此分析"人类对水循环的哪些环节可以施加影响?水循环持续不断更新?
4、学习延伸设计:收集家乡河的资料,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并对该河流的治理和开发提出自己的设想。
水的循环教案篇3
首先出个问题,假设给你一个小数(无限循环小数),你能说出小数点后第10000位的数字是几吗?10000位?是在开玩笑吗?数都要数好久。其实用心点的同学们就已经知道了,这个数字肯定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寻的,不然,真的就是死记硬背的数学了。
每天10分钟头脑大风暴,开发智力,培养探索能力,让你成为学习小天才。
教案分析:
阿尔法趣味数学课程教案是通过对小学数学课本上的知识点分析和趣味故事相结合,让同学们感知到数学其实还挺有趣的。培养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案要求及解读:
老师通过趣味小故事的形式引导同学们在游戏中学习。
教学目的:
了解和认识无限循环小数的意思及其特点,规律,学会在什么场景下使用循环小数;
了解除法中商的小数部分的特点。
适合年级:小学五年级
教学重点:认识循环小数。教学难点:循环小数的循环节和循环点。循环小数的意思:
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像:5.333…和7.14545…都是循环小数。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就是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例如:
5.333…的循环节是3。
7.14545…的循环节是45。
6.9258258…的循环节是258。
写循环小数时,可以只写第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数字上面各记一个圆点。例如:
教学过程:
老师:同学们,最近你的数学学习进步很大呀,我来考你们一道题吧。5÷7等于多少?
学生:这么简单呀,约等于0.71
老师:说准确点!小数点后第1000位的数字是几?
学生:啊!这个可难住我们了,到底是多少呀,老师给我们讲讲吧。
老师:这道题的得数是个无限循环小数:5÷7=0.714285714285......
循环小数是有循环节的,循环节首尾相接循环出现。仔细看"714285"这6个数字在不断循环。那循环节就是它们6个了!这样就好算第1000位是多少了。1000÷6=166……4,循环节在到第1000位的时候循环了166次,并余下4个数字,那么从循环节开始往后数第4位就是2。
学生:哦,也就是小数点后第1000位的数字应该是2.
老师:那我再问你们,前1000个数字的和是多少?
学生:是4496,哈哈,你考不倒我。这个得数是经过166次循环再加上余下的'4位数字得到的。那么这个小数的循环节的和是7+144+2+8+5-27,那么166 × 27=4482;剩下的4个数字之和是7+1+4+2=14,所以前1000个数字之和就是4482+14=4496。
思维挑战:
你学会这种方法了吗?来试试吧:计算5÷13的商的小数点后面第1000位的数字是多少?
提示:解答这道题要注意:一是5÷13的商要算准确,否则就无法求出第1000位的数字;二是要找准商的循环节,看清循环节有几个数。
教案总结:
无限循环小数是由小数除法的商产生的,学习无限循环小数的前提是要掌握好除法,商和余数。
课后思考:
计算5÷13的商的小数点后面第10000位的数字是多少?
无限小数一定比有限小数大。
无限小数都是循环小数。
循环小数都是无限小数。
0.66666是循环小数。
一个小数不是有限小数,就是无限小数。
水的循环教案篇4
教学目标:1、通过求商,使学生感受到循环小数的特点,从而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了解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2、理解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扩展数的范围。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及敢于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师谈活引入新课:
我班男生400米谁跑得最快?成绩如何?和王鹏比比,(出示例题)。全班齐笔算王鹏平均每秒跑了多少米?(指名一生板演)。
2、初步感受循环小数的特点。
观察竖式,你发现了什么?(组织学生小组内交流)
可能发现:1、余数总是25。2、继续除下去,永远也除不完。3、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
师:你们怎么能肯定会永远除不完,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明确余数一旦重复出现,商也就重复出现。
师:那么商如何表示呢?你为什么使用省略号?(师板书)
3、总结概括循环小数的意义
出示:281878.611
先计算,再说一说这些商的特点。(请生板演计算结果)
学生讨论后,指名汇报,教师抓住学生回答:如1、小数部分,位数无限(或者除不尽)。2、有的是一个数字不断重复出现,有的是两个。教师小结循环数的意义,(板书课题)。
4、巩固练习:下列哪些是循环小数?
0.99952.525254.16773.2121213.1415926
学生评议。
5、介绍简便记法
如5.333还可以写作5.3、7.14545还可以写作7.145,请学生把前面判断题中的循环小数用简便记法写一写。(请学生板演),同座互相检查,大家交流订正,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学生质疑。
(52.52525可能出现问题52.5252.52552.52,师生共同辨析)
6、看书p27-28第一自然段,及了解你知道吗?
7、理解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意义。
师:想一想,两个数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所得的商会有哪些情况?请举例说明?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
师适时抛出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概念,并板书,判断前面练习题中的小数哪些是有限小数?哪些是无限小数,使学生明确循环小数属于无限小数。
学生有可能会质疑,结果会不会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教师可根据课堂或本班学生实际和学生共同分析。
二、学生小结
三、巩固练习
水的循环教案篇5
★课标要求
“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课标解析
1.通过阅读有关资料,理解陆地水体的组成以及相互关系;
2.知道什么是水循环;
3.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并能绘制示意图表示水循环的过程;
4.能理解并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5.运用水循环的原理,分析常见的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
★重点
1.以海陆间循环为主,将三种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综合在一幅示意图中,使学生综合把握水循环。
2.能理解并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读图分析法
★教学思路
复习引入→复习地球的外部圈层,引入水圈
案例分析→引入长江为案例,分析水体相互关系和水循环
案例内容学习目标
长江流域水体的分布→地球水体的类型
长江水源的来源分析→水循环的环节、动力、类型→归纳水圈的特点
水的三相如何变化,水的空间分布如何变化→水体之间通过水循环的环节相互联系,并伴随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长江各水体的作用,长江上、中、下游景观图的分析→水循环的意义
引用黄河断流案例→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
归纳总结
★学习过程与方法
[复习引入]在第一章我们学过地球的圈层结构,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地球的外部圈层有哪些?这当中能以固、液、气三相并存且能相互转化的是哪个圈层?水圈里的水主要分布在哪里?(学生回答)
水是地球上分布最广和最重要的物质,水不仅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理环境中最活跃的因素。正因为有了水,地球才变得丰富多彩,充满生机。这一章我们将探讨和学习地球上的水圈的基本运动规律和水资源对我们的影响。今天首先让我们一起探讨地球上的水是如何循环运动的?水循环对自然地理环境有何影响?
[案例分析]打出以下歌词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设问和读图分析]
1.你能说出这首歌曲的歌名吗?请你从地理的角度分析长江的地理特点。
2.从空间分布上来看,长江属于哪一类水体?读长江流域地形图和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图,试在图上指出长江流域上存在哪些陆地水体?
结论:
(1)地球上的水体包括: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
(2)陆地水体包括:河流水、湖泊水、冰川水、地下水、生物水、土壤水、沼泽水。
3.读图思考、讨论:长江的水源来自哪里?歌词里为什么说“你是无穷的源泉?”
回答:
(1)长江的水源来自冰川融水、大气降水、湖泊水和地下水的补给,其中最主要是来自大气降水。
(2)大气降水是来自大气水,而大气水是来自海洋水和陆地水的蒸发。
(3)水蒸发的动力来自:太阳辐射
(4)海洋水通过水汽输送(大气运动)到达陆地上空。
(5)长江水最终流入海洋,这说明水完成了从海洋à陆地à海洋的`水循环的运动过程。这种水循环发生在海洋和陆地之间,因此称为海陆间大循环,这一循环过程使长江水源源不息,并且不断得到更新。
4.根据以上分析,请你归纳水循环是通过哪些环节完成的?你认为哪些环节对我们人类影响最大?今年入秋以来我省出现大旱是水循环的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结论:(1)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是: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2)对人类影响最大的是: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
5.请在《评价手册》上画出水循环的示意图。
6.水循环过程中,水的三相是通过哪些环节产生变化的?水在空间分布产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系列的变化对地理环境有何影响?
结论:(1)液态水通过蒸发变成气态水,气态水通过降水变成液态水或固态水,在三相的转变过程中,使能量得到不断的转换,也使各种水体得到不断更新。
(2)在水循环过程中,水的空间分布也在不断变化,从海洋à大气à陆地(生物圈、岩石圈)à海洋,说明水循环使水在四大圈层中不断转换,同使也通过水循环使四大圈层紧密联系在一起。
7.假如你是太平洋中的一滴水,有机会通过水循环到长江流域进行一次旅行,请你说一说你的经历及沿途的所见所闻。(注意水的形态变化、流速变化和地形的变化)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出示长江干流地形图和上游、下游的景观图,思考为什么长江的上、中、下游景观会有如此大的差异?
回答:长江属于地表径流,长江能塑造地表形态,上、中游河流侵蚀形成峡谷,下游河流沉积形成冲积平原和三角洲。
8.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维持全球水量平衡,不断更新陆地淡水资源
(2)联系四大圈层,促进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调节全球水热平衡,还塑造地表形态。
([活动:讨论]课本p60活动题,通过分析说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并举出实例。
结论:1.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水循环的环节有: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2.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水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人类取用水量超过了水资源更新的数量,或者遭到了污染,就会造成了水资源的枯竭,因此,一定要保护水资源。)
[板书]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一、水循环—水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二、水循环的主要环节: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类型:海陆间大循环、海洋循环、陆地循环
三、水循环的意义
1.维持全球水量平衡,不断更新陆地淡水资源
2.联系四大圈层,促进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调节全球水热平衡,还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四、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1.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水循环的环节有: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2.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水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人类取用水量超过了水资源更新的数量,或者遭到了污染,就会造成了水资源的枯竭,因此,一定要保护水资源。)
[布置作业]完成《评价手册》p63-64第1、2、3题
水的循环教案篇6
设计说明
1.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动有趣的故事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一开始,我用《老和尚和小和尚》的故事导入新课:“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讲些什么呢?从前有座山……”这样循环讲,直到学生能整齐地和我一起讲才停止。然后提出问题:“你们为什么会讲这个故事?这个故事能讲完吗?”学生回答后,再让学生说一些生活中的重复现象,比如:周一到周日的循环,红、绿灯的循环等,初步形成学生对“循环”这一概念的认识。
2.在观察、比较、分析、交流中学习新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在设计上遵循了这一规律。首先,创设了数学比赛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两组题的特点,自主探索并认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结合例7初步认识循环小数,学会循环小数的写法。然后在学生对循环小数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结合例8揭示循环小数的概念,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计算后交流自己的发现,初步了解纯循环小数和混循环小数的特点并比较纯循环小数和混循环小数的异同。了解循环节的知识,学会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故事导入,提出问题
师:我给同学们讲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讲些什么呢?从前有座山……
师:你们为什么会讲这个故事?这个故事能讲完吗?
师:生活中也有一些重复现象,你能举例说一说吗?
预设生:周一到周日的循环,红、绿灯的循环等。
师:数学中也有这样的循环现象,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去探索吗?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导入,简单直白,学生容易明白教师的意图,利于形成对“循环”这一概念的初步认识。为了让学生更深地感受重复现象,教师让学生说一些生活中的重复现象,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生活。
⊙讨论交流、探究新知
1.组织比赛,质疑引入。
(1)组织比赛。
师:(课件出示数学比赛情境)谁想参加今天的数学比赛?下面我们就分成两组进行较量,你们可以自己决定做哪组题。最先算完并算得都对的那组为今天的冠军。你们有信心吗?
出示比赛题目:
第一组400÷75
第二组115.2÷96271.4÷0.25
(各选派一名同学板演)
(2)赛后讨论。
师:为什么选做第一组题的同学只做一道题却没有做完,而做第二组题的同学多做了一道题反而获得了冠军呢?
2.在比较中认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1)观察并讨论:这两组题的商的小数位数有什么不同?
①第二组题能除尽,它们的商的小数位数是有限的。
②第一组题不能除尽,这道题的小数位数是无穷无尽的。
(2)想一想:两个数相除,如果得到的商是小数,会有几种情况?
(会有两种情况:第一种,商的小数位数是有限的;第二种,商的小数位数是无限的)
(3)教师总结。
小数可以分为两类:像第二组题的商那样,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像第一组题的商那样,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3.探究循环小数的特征,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
(1)结合例7,初步认识循环小数并学会循环小数的写法。
①循环小数的概念。
师:(出示例7情境图)这是王鹏同学在运动会上取得的成绩。我们一起看看这道题的计算过程,余数总是重复出现“25”,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像这种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叫循环,出现这种循环现象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水的循环教案篇7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正确区分。
2、培养学生总结规律的能力,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相关概念并建立联系。
教学难点:
对循环小数的实际应用。
教学过程:
一、主动回顾,知识再现: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二、单项训练,夯实基础:
1、进一步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
下面哪些数是循环小数,如何判断的?
0.666… 3.27676… 301415926… 40.03666… 100.7878
0.06262… 3.203203… 0.2142857142857… 70.2641
2、上面这些小数可以分为几类?哪几类?这几类小数有怎样的关系?
有限小数
小数 循环小数
无限小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三、综合练习,运用提高:
1、求循环小数的近似值:p30第3题
先请学生说说取近似值的方法,再让学生独立完成。
2、p30第6题
先观察这些小数的特点,再试一试.
请学生说出判断大小的过程,教师适时评价。
方法:把这些简便记法的循环小数还原。
师小结:先观察需要还原的小数位数,再比较,比较方法与以前比较小数的大小方法相同。
四、独立练习 :p30第4、5题。
课后小记:
在今天的课上,我向学生说明了为什么所有除法算式的商不可能为无限不循环小数。因为余数必须要比除数小,所以任何除法算式余数的可能性是有限的。当除的次数比余数可能性的个数多时,必定出现与前面余数相同的现象。我用1除以7来举例说明,学生领悟得很快,绝大多数学生明白了其中的奥妙。
其次,我还向学生介绍了无限不循环小数即是初中所要学到的“无理数”。有学生(张子钊)问“我们学不学无理数呢?”,我简单介绍了六年级即将认识的小学阶段唯一一个无理数派。孩子们对无理数十分感兴趣,我又利用课余时间为他们补充介绍了无理数产生的数学史。
水的循环教案7篇相关文章:
★ 水的利弊作文7篇
★ 人与水的作文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