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楷模观后感精选7篇

时间:
dopmitopy
分享
下载本文

观后感让我更加意识到电影中的情感表达和情感共鸣,观后感是对作品的一种感受和体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领悟作品的内涵和魅力,大爱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2024楷模观后感精选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2024楷模观后感精选7篇

2024楷模观后感篇1

1974年10月,17岁的张桂梅跟随姐姐从家乡黑龙江来到云南,支援边疆建设。45年来,她不是一步步走向大城市,而是一步步走向贫困山区。

1996年8月,她的丈夫去世,父母双亡、无儿无女的张桂梅黯然神伤,她决定离开伤心之地,调入丽江市华坪县。她放弃进入全县条件最好的华坪一中,选择了师资最弱、条件最差的民族中学任教,承担起4个毕业班的教学任务。

一年后,不幸再次降临。1997年4月,她查出患有子宫肌瘤,且肌瘤已经有5个月胎儿那么大,需要立即住院治疗。

张桂梅忍着疼痛继续站在讲台上,她不愿意因为自己而影响学生们中考。直到7月中考结束,她才住进医院。打开她的腹腔,医生们倒吸了口冷气:腹腔内的器官全都移了位,肠子已经粘连在后壁上了,取出的肿瘤有两公斤多。

2001年,张桂梅兼任新建的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的院长。第一天,儿童之家收了36个孩子,最小的两岁,最大的12岁。此后,张桂梅除了上课,还要一把屎一把尿地照顾这些幼小的孤儿。

儿童之家的工作,让她萌生了创办一所学校、让贫困山区女孩免费接受高中教育的想法。经她到处游说,这一善举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华坪县委、政府协调出土地,省、市党委政府划拨了100万元的办学经费。

2008年8月,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级中学在华坪建成。11年来,华坪女子高级中学连续10年高考综合上线率100%,1645名贫困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

2024楷模观后感篇2

时代楷模,标注了一个时代的精神高度。

湖南科技大学教授万步炎,将这种高度转换为大海中的“中国深度”,转化为科技自立自强的勇者气度。

湖南科技大学海洋实验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万步炎。

五月的北京,草木葱茏,一片峥嵘景象。

央视演播厅内,湖南科技大学海洋实验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万步炎精神抖擞,步履铿锵,激动地接过了珍贵的“时代楷模”证书。

3月5日,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时隔两天,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上,万步炎发自肺腑的话语,真诚动人,铿锵有力,“别人能做到的,我们一定能做到;别人还没有做到的,我们中国人也有可能先他们一步做出来。”这句话道出了他和团队敢为人先的信心,也向世界传递了中国科技工作者坚定信心走科技自立自强之路的决心。

从0.7米到231米,从推开深海这条门缝,到打开深海这扇大门,从事科研30多年来,万步炎带领团队一次次刷新海底钻机钻深纪录,克服重重困难,在深海勘探领域里,冲出了一条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路。

“时代楷模”榜单再添星辉,来自湖南的万步炎凭什么摘得这一国家级殊荣?我们不妨从他的人生经历与科研故事中找寻答案。

2024楷模观后感篇3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崇高的事业需要崇高的追求。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时代楷模发布厅》节目现场,几个动人细节,让人印象深刻。

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授予万步炎同志“时代楷模”称号的决定》中,这样评价万步炎:万步炎同志是科学家精神的模范践行者,是潜心教书育人的教师楷模,是矢志科技自立自强的深海勘探先锋。

醉心实验,漂泊大海,坚守事业。万步炎在科研领域,一干就是30多年。谈及为何能坚持科研到现在,他坚定地说出了一个词:热爱!

1998年,34岁的万步炎第一次登上远洋科考船“大洋一号”,协助开展设备海试。整整一周,晕船的他吐得昏天黑地。然而,令他更难受的是,看到船上小到取样管,大到绞车,都是一众“洋品牌”。

于是,当中国决定自主研发深海钻探设备时,万步炎团队迎难而上,接下了这项艰巨的任务。2000年,万步炎团队开始研发深海海底钻机。

在没有任何可借鉴参考的技术资料,没有任何成熟技术的前提下,万步炎从零出发,带领团队开始一项项技术攻关,并自学机械设计、电子技术和自动控制等知识,自己画图自己生产。

要做就做最好的,这是万步炎心中的“中国方案”。从零出发,又一次次的归零重启,经过无数次实验,他带领团队终于造出了我国首台深海浅层岩芯取样钻机。2003年,我国首台深海浅层岩芯取样钻机在海底下钻0.7米,获得首个岩芯样品。

0.7米、2米、5米、20米、60米、231米!万步炎带领团队,不断刷新世界深海海底钻机钻探深度,从落后国外数十年,一路跑至全球领先。广袤的深蓝里,刻下了中国自主创新的志气。

在科研中,万步炎把矢志创新、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发挥到了淋漓尽致。在教学中,万步炎把课堂搬到科考船上,甲板上、餐厅、会议室、宿舍,都成了传道授业的课堂。

湖南科技大学海洋实验室副主任、教授,海牛团队成员金永平就是万步炎的学生。在他看来,万教授是一个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的人。

?时代楷模发布厅》节目录制现场,金永平回忆了一个细节:在一次海试中,万教授有天晚上带他们在甲板上看星星。万教授的一番话让金永平记忆犹新:“人的一生就是眨个眼的时间,在我们有限的生命里,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精力,用到为国家、为社会,做有用的事情当中去。我们的海牛钻机,如果能为我国的深海勘探事业做出贡献,我想,我们今天所付出的努力,经历的困难、挫折,都是值得的。”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万步炎在海洋上建起了“大课堂”,不仅让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也让学生受益匪浅。

从科研到教育,万步炎深刻践行着“走科技自立自强之路”的理念,以“板凳甘坐十年冷”的精神,让“国之重器”在碧海深蓝间大放异彩。

2024楷模观后感篇4

一滴水,折射太阳之光。

要深入了解“时代楷模”万步炎,首先我们要了解“时代楷模”。

“时代楷模”是由中宣部集中组织宣传的全国重大先进典型,充分体现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是具有很强先进性、代表性、时代性和典型性的先进人物。他们事迹厚重感人、道德情操高尚、影响广泛深远。

在万步炎心里,国家最重,个人最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梳理发现,从2014年中宣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时代楷模”以来,包括万步炎在内,湖南已有5位典型人物或群体荣获这一项荣誉称号。

● 2014年,长沙市望城区公安消防大队获得湖南首个“时代楷模”称号。这个来自雷锋家乡的集体,用满腔的热情服务群众,叫响了“雷锋家乡消防兵”这一品牌。

● 2015年,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主任段江华,因一次跳水救人行动进入大众视野。25年教书育人,先教做人,再教画画,热心公益,他被称为三湘大地上的“最美画家”,成为湖南首个入选“时代楷模”的先进个人。

● 2019年,湖南省洞庭湖水利工程管理局总工程师余元君,在东洞庭钱粮湖垸分洪闸工程的工地上,突发心绞痛,倒在家乡的土地上,生命永远定格在了46岁。这位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涌现出来的优秀水利工作者,获得了当年的“时代楷模”称号。

● 2020年,株洲市__副主席、炎陵县委书记黄诗燕入选“时代楷模”。他在工作期间突发心脏病,不幸殉职,年仅56岁。他在担任县委书记8年多期间,带领当地干部,以燕子衔泥的韧劲,在革命老区炎陵谱写了一曲全面脱贫的壮丽诗篇。

纵观这些“时代楷模”,他们身上都有着一生为人民做好一件事的钉子精神。

无论何时,他们始终坚守不变的初心,在平凡的岗位上,攻坚克难,他们既像天空的星辰,又像夜里的灯塔,熠熠生辉。他们用信仰之光,照亮了人们前行的路。

2024楷模观后感篇5

学习黄大年同志的为人,心有大我、至诚报国。黄大年同志的偶像是邓稼先。2009年,他做出了同样的选择,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工作。“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黄大年同志用一生定义了什么是高尚的灵魂,诠释了学者如何为人民、为国家、为天下苍生立命,做到了“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

学习黄大年同志的为师,教书育人、敢为人先。黄大年同志说自己最重要的身份是一名教师。在他看来,每个学生都是璞玉。他以“为祖国培养人才”为己任,始终把目标定在祖国未来几十年发展的人才需求上。他治学严谨,因材施教,努力为学生们开启与世界交流的“窗户”,培养了一批“出得去、回得来”的人才,用行动阐释了什么是“教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

学习黄大年同志的.为学,淡泊名利、甘于奉献。高校教师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了冷板凳。黄大年同志功勋卓著,所取得的系列成果攻克了技术瓶颈,突破了国外技术封锁,是新时代践行科技报国的典范,以他的能力和贡献完全可以申报院士。但是身为中科院院士评审专家的他,自己并不是院士。同事劝他抓紧申报,他却说:“时间有限,先把事情做好。”他是众人眼中的“拼命黄郎”,无私忘我工作到生命最后一息,为实现强国梦奉献全部,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风骨和境界。

2024楷模观后感篇6

黄大年教授在国内外学术领域和海外归国人才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受到科研人员和学生们的爱戴,得到各级组织的充分肯定,曾荣获中国侨界贡献奖、吉林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向黄大年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指出,黄大年同志始终坚守爱国主义精神,矢志不渝实践科技报国的梦想。无论是在读书求学、国外工作还是归国任教期间,都始终把祖国富强和民族振兴作为最高追求。

——他时刻把祖国的需要放在首位,2009年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母校吉林大学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作为国家“863计划”、“高精度航空重力测量技术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和国土资源部“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项目”的负责人,在短期内突破国外严格禁运和技术封锁瓶颈,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填补多项国内技术空白,为深地资源探测和国防安全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他心系祖国发展和吉林振兴,以战略视野和高尚人格凝聚培养人才,多次受邀赴全国多地指导地方科技建设和经济转型,深入吉林省部分地区推动和协助产业转型,牵头筹划在吉林省建立“无人机产学用基地”和“吉林大学留学生报国基地”。他因材施教,鼓励和引导学生将个人价值与国家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悉心指导的44名研究生(其中18名为博士生),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14人次,主动担任本科层次“李四光试验班”的班主任,所带班级被评为长春市“十佳班级”。他关心学生,默默资助生活困难的学生,热心帮忙患重病的学生家长解决治疗问题。

——他目光高远,为学生和团队成员创造接触世界最前沿科技和最先进设备的条件,供给与院士等国内外顶级专家交流的机会,支持和资助26人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培养了一批“出得去、回得来”的人才。他无私忘我工作到生命最终一息,为实现强国梦想奉献全部,经常工作到凌晨两三点钟,几乎没有休过寒暑假和节假日。平均每年出差130余天,最多的一年出差160余天,3次累倒在工作岗位上。

不计个人名利,只想把自己掌握的.国际最前沿科技成果和经验全部奉献给祖国的黄大年同志,无疑是新时期归国留学人员爱国报国的先进楷模,是高校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杰出榜样,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代表。他用毕生努力实现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的统一,把个人梦想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壮阔篇章之中,充分展现了一名新时期归国留学人员和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奉献精神和崇高品格。

2024楷模观后感篇7

常言道,教书育人。但在实际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教师常常忽略育人,而只顾教书,结果成了教死书,死教书,教学过程枯燥无味,教学效果不明显。其实,教书与育人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我认为,要教书先要育人。学生有了好的思想品德,对学习有了正确的认识,学起知识来就会游刃有余。教师的教学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班有一男生个性捣乱,平时不仅仅不爱学习,而且霸气十足。当他犯错误的时候,无论什么原因,他总是振振有辞,即便没理也要辩上三分。每当看到他盛气凌人的样貌,我就会觉得气不打一处来。一个学生为什么不懂得认真学习,而只顾虚伪地伪装自己呢细想自己的做法,也许有些急于求成了。以前我只注重传授知识,而忽略了对其品行的培养,结果导致他成绩一般,我也收效甚微。之后,在学校行为习惯的培养的影响下,我注重引导其向好的善的学习,注重其品行的培养。在老师的鼓励和引导下,他渐渐变得懂事了,同学们也更加欢迎他了,他的成绩也有了明显改善。

陶行知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可见,教书与育人的关系密切。教书的目的是为了育人,而育人也反过来影响教书。学生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有了好的品行习惯,才会端正其学习态度,更快更好地理解新知识,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目前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在这个知识日新月异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日趋复杂,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已不仅仅仅是知识的竞争,更是一种意识的竞争,一种思想与观念的竞争。因此,情商的高低将愈来愈多地影响一个人潜力的发挥,影响其个人水平的高低。由此看来,育人就显得尤为重要。一味教书而忽略育人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需要,它已成为一种落后的教学方式,甚至很快会被淘汰。因此对于一个想有所作为的教师来说,务必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拥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正确处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使二者相辅相成,有机结合,扬长避短,从而激活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为寓教于乐的师生互动,从而使新课堂展现得更加淋漓尽致,进而使新课堂得到更加切实的推广。

2024楷模观后感精选7篇相关文章:

2024先进事迹材料范文精选7篇

2024年4月活动方案精选7篇

2024年3.8活动方案精选7篇

2024护理工作计划范文精选7篇

2024年安全活动方案精选7篇

2024店面租赁合同精选7篇

2024妇产科年度总结精选7篇

2024年化学工作总结精选7篇

2024安全培训心得体会精选7篇

2024年宿管工作计划精选7篇

2024楷模观后感精选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85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