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的感悟和人生体验可以让读者从中获得启示和思考自己的生活,作文中巧妙运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且引人入胜,大爱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古韵的作文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古韵的作文篇1
梦中,有一座筑在浩淼烟波里的山水小镇。而一次无意间地踏入,更让我惊喜地领略了她的清幽古朴。檀溪镇是一座隐藏在浦江西北部崇山峻岭中的古镇,地处杭州、绍兴和金华交界之处,故又有“三府之地”的美称。境内的罗家村水竹湾、三角潭森林公园、平湖村大泭堰等自然景观清幽秀丽;潘周家古村落、明清古厅堂和历经四百多年悠悠岁月的一根面等人文历史源远流长。她在青山绿水的怀抱中成长,绿水青山见证了她过往的盛衰枯荣,也成就了如今的“醉美檀溪”。
檀溪美,美在山水间;檀溪醉,醉在小山村。坐落在青山绿水怀抱中的罗家村,静谧悠闲,身处其中,顿感神清气爽,心旷神怡,令人陶醉,犹如置身山水长廊。清晨,罗家村沉浸在一片氤氲雾气里,山林中,一片“清秋过,白露挂苍松”的景象。村里长长的长满青苔的石阶,人们的步调轻而摇晃。斑驳的围墙满是岁月的痕迹。村尾的“听松潭”,就像是大地的眼睛,澄澈、纯净,温柔地凝望于碧空。水流从坝上倾泻而下,一路吟唱祝福的歌谣。白鹭立在水中,醉心于自己极其优雅的倒影,好一席淡雅脱俗的山水画卷。
坐在古朴素雅的凉亭里,手捧一杯清香四溢的“仙华毛尖”,透过雨丝织成的串串珠帘,欣赏着雨中荷塘那种灵性的豁然。撑伞近看,荷叶就像一樽樽夜光杯,盛满了人间所没有的琼浆玉液,仿佛闻着就能醉倒。荷花则如踏着凌波微步姗姗而来的仙子,在雨中含笑而立,娇羞欲语。嫩蕊凝珠,盈盈欲滴,阵阵清香沁人心脾。这就是檀溪镇平湖村的荷田,虽然没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浩瀚,却拥有着“只应天上有”的荷塘清韵。与荷田隔路相望的就是“天然浴场”——壶源江大泭段。大泭堰上错落有致的“丁步”犹如一条银丝带飘过江面,成群结队的石斑鱼在水中欢快地游来游去,和清澈见底的河水相互映衬,光与影有着和谐的规律。炎炎夏日,人们在清凉的河水中畅游嬉戏,任凭河水带走浑身的疲惫和暑气,尽情享受着每一个美好的夏日。
“风轻扬,水摇晃,桥头人熙攘;曲悠扬,词已忘,桥下人相望”。檀溪,崇山峻岭中的一颗珠玑。她的千百年风华今似已淡忘,唯独泛黄的丹青独守韶华逝流的过往,但书籍也将续载她今夕的辉煌。愿她的辉煌千载悠悠!
古韵的作文篇2
五一假期我们一家逛西湖,来到了西湖博物馆。在博物馆门口就看到了一张大的宣传画,上面写着“一日看尽长安花——唐都长安三彩精华展”。我一看这不是孟郊的千古名句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当时怀着愉悦的心情写下这首诗,那这个展览是不是也能带给我们愉悦的享受呢?我们迫不及待地来到了唐三彩的展厅参观了起来。
从介绍得知,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低温多彩釉陶器,以黄、绿、白三种釉色为主。古代“三”是多的意思,因而人们称这类陶器为“唐三彩”。
在展厅左手边我看到了一座棕红色马俑,膘肥体壮,马背上的马鞍盖上了一条墨绿色的有褶皱的毯子,褶皱纹路清晰可见。马尾巴微微向上翘,马蹄强壮有力,使得马儿看起来很是神气。马儿的额头、嘴巴、还有身体上都有杏叶形状的装饰图案,立体感很强,显得非常漂亮。不过我看到这匹马儿最特别的地方就是它的马鬃毛上面有三个相隔一定距离的小方块,我觉得很奇怪,这是什么东西呢?仔细看了旁边的介绍才恍然大悟,原来三个小方块是马鬃毛被修剪出了三缕堞垛状的鬃毛,这就叫“三花马”,以“三花”饰马是唐代宫廷和贵族间流行的时尚。介绍中提到岑参有诗曰:“紫髯胡雏金剪刀,平明剪出三鬃毛”。这首诗我之前是没读过的,不过我忽然想到了李白《将进酒》中的诗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心里想不知道五花马是不是就是把马鬃毛修剪出五缕堞垛状的鬃毛呢?
接着向前走,看到右手边有一尊梳妆女坐俑。据说100个唐三彩里可能只找得出1个坐着的,而这尊女坐俑就是这罕见的那一个。只见她坐在束腰形座墩上,上身穿着有绿色花纹装饰的白色短袖上衣,下身穿着一条精致的绿色拖地长裙,上面点缀着白色花朵。头上梳着高高的发髻,左手握着一个已残破的铜镜,右手似乎正在往额头上贴饰“花黄”。这不就象《木兰诗》中描写的“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吗?
绕着展厅参观完这些精彩的唐三彩作品,看着这些工艺精湛、色彩华美的动物俑,栩栩如生、丰富多彩的人物俑,还有一些逼真精巧的日常器皿、大气庄重的建筑模型,真是一场视觉盛宴,由衷地感受到了一种美的享受,心情愉悦极了,真是不虚此行!
古韵的作文篇3
在绍兴有一座古朴典雅的园林,地方不大却十分有名,其因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而千古流芳,大诗人陆游也留有诗云:“曲水流觞千古胜,小山从桂一年秋。”这座园林就是兰亭。
大人们最喜欢带小孩子去文墨书香的地方,我的爸爸妈妈也不例外。在我上一年级的时候,爸爸妈妈专门为我安排了一趟兰亭行,之后多次,有好朋友来绍兴去兰亭,他们也喜欢把我带上,渐渐地,兰亭给我的感觉,变得既风雅又亲切。
羲之喜鹅,兰亭的竹林旁砌有专门的“鹅池”,立了“鹅池碑”以作纪念。每每看到浮在“鹅池”中自由自在的大白鹅,我就禁不住想,喜欢鹅的羲之肯定是个和蔼可亲的人。鹅的姿态很憨,高高的额头上凸起有红色的小包包,红红的嘴巴又扁又宽,小小的眼睛黑亮黑亮的,长长的脖子弯弯的,像一个大问号,它们的身体肥嘟嘟的,着一身雪白的衣裳,走起路摇摇摆摆的,笨笨的很可爱。跳进水池的鹅却很灵活,洁白无瑕的身体浮在水面,粉红色的脚蹼像螺旋桨一样泼着水,自如地掌控着身体在水面上游来游去,像一朵朵白云游曳在碧水间。据说鹅在水中的形象,给了王羲之书法运笔很大的启示,幽竹、碧水、大白鹅,书法自然说的大概就是这种境界吧。
兰亭最有名的地方是“曲水流觞”处。“曲水流觞”其实是从西周开始就有的一种民间传统习俗,后来发展成为文人墨客诗酒唱酬的一种雅事。永和九年,王羲之为兰亭修葺举行祭祀仪式,约谢安、孙绰等42位全国军政高官,在兰亭清溪两旁席地而坐,他们将盛了酒的觞放在溪中,觞停在谁前面谁就得饮酒赋诗。结果有十一人赋诗两首,有十五人各赋诗一首,王羲之挥毫泼墨,乘兴而书,写下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兰亭因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植兰,汉时设驿亭而得名,却因《兰亭集序》而天下闻名,“永和九年……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字里行间,文人墨客兴之所至的真情真性畅汗淋漓,其书28行、324字,章法浑然一体,笔法粗细多变,字形疏密相掺,墨气忽浓忽淡,全篇二十几个“之”字字不同,被赞“遒媚劲健、绝代所无”。后代很多书法家都学习或模仿王羲之,如欧阳询、苏轼、米芾、赵孟畹龋世代名家无不心悦诚服,推崇备至。现如今兰亭的书法博物馆就收集了很多名家的《兰亭集序》手迹,令人回味无穷。
古韵的作文篇4
台灯下,翻着泛黄的诗集。听着缱倦的音乐,触摸心底最柔软的深处。悠悠的夜晚,看着星星点点的夜空,伴着书香一起魂回那遥远的历史。一字一句,无一不透露着对人生的慨叹。落花流水总无情,时间无法抹去那经典的回顾,就让我们随着历史走在那风花雪月的世界。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自我的肯定,无以复加的洒脱,不羁,自由,浪漫……你在我眼里总是如此的潇洒,宛如谪仙下凡,不带一点世俗的尘埃。慢慢寂寥人生路,陪着你的不是世人渴望的荣华富贵,也不是高官俸禄,只有那清冽的琼浆和浪漫的韵味。正所谓“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孤独的人容易醉,寂寞总能扰人心扉,对月饮酒又有何不可,也就大醉一场罢了。“高公公,给爷脱靴。”这是何等的洒脱,世上又有几人能如你一般羁傲。仕途财富于你不过浮云。人生短短几个秋,不醉不愿休。或许你只是沉入了梦里的净土而已……
一腔仇怨无处诉,双鬓青丝尽白发。世人称之为奇女子,却也如此,国破家亡的摧残并没有将你击倒。你用笔墨勾勒悲苦,用愁苦编织动人的宋词。“只恐双溪蚱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烟花巷陌深处,红粉绣楼帘外,家人情殇,四天下之变故,恐家园之游离,又怎一个愁字了得。“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深秋,卧在床榻,凄凉而又萧瑟,当西风卷起纱帘,这该是多么的刺骨,曾经相偎相依的`两人如今徒留你在人世间徘徊。没有了温暖的依靠,我不知你是如何在夜里安眠。“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闲愁。”物是人非,孤独是你的归宿,再多的执念也抵不过命运的无助,到最后还是谢了幕……
你不该出生在那个时代,那个地位。你只是想简简单单的为自己而活,活在那美好的词海。可现实总是残酷的,它生生的扼制住了你的命运,你天生是个文人,却无法摆脱皇家的束缚。“剪不断,理还乱,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地位的牵绊,人心的险恶,江山岌岌可危,无论怎样你还是成了亡国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最终还是将你送上了陌路……
李白饮酒成诗,清照以愁谱词,李煜空留《虞美人》。那些辗转飘零的愁绪,那些悲欢离合,满城风絮,都凝结在古典诗词中,千年依旧在,只候解语人。
古韵的作文篇5
下雪了,房顶瓦片上结满了白皑皑的雪花,遗留下一番诗情画意,这不禁使我想那首歌曲——《许我一个红楼梦》。
这是我最喜欢的歌曲之一,整首歌曲由古琴演奏,别有一番韵味。它将红楼时期贾府的起起落落刻画得栩栩如生。那时的大观园正如一座青春伊甸园,姐妹们自由地生活着,飘荡着淡淡的纯情,这首歌正是将这种感情舒放得淋漓尽致。
?许我一个红楼梦》,它是东方与西方文化的结合,由老祖宗的墨香再到昏黄天地。唱到“这一场繁华梦你我共携游”时,便让我想到了海棠诗社,咏海棠,赋秋菊宝黛二人各展书气:“新与旧,嗔与休,又何去追究?”则是古人舞文弄墨,一昧追求,不弃的高尚品格了。
整首歌曲,最令人浮想联翩的地方,莫过于那句“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浮云刚出轴,自古多情催人老,时光带不走不朽的温柔。”听到这里,我仿佛看到了一幅柔情的水墨画,但那画会动,黛玉正泼出云袖,身旁满是落梨花,她的舞姿随着墨汁的流动而飘动。那捉摸不定的微笑,不知是在欣喜枝头的鸟儿在议论,还是远方的琴声悦耳动听。细细回味,却又似强颜欢笑,受了姥姥的冷落?还是对不出诗社的对子?这真倒有几分胭脂粉强加上去的。
泼出的墨已淡去,但韵味却永久不散,古韵悠悠,千古文化永存不散,“时光带不走不朽的温柔”聆听——《许我一个红楼梦》。
古韵的作文5篇相关文章:
★ 朋友的的作文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