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观后感是一件能够帮助我们提高思考能力的事情,在观看一部好的电影之后,写好观后感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大爱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工程观后感8篇,感谢您的参阅。
工程观后感篇1
?港珠澳大桥》是《超级工程》系列的第一季第一集,记录了从方案提出到2012年大桥建设初期中国工程师们所克服的重重困难。
从2012年到2017年底期间,大桥建设者们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继续迎难而上,全力打造这一座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中国交通史上技术最复杂,建设要求及标准最高的工程之一。八年磨一剑,励得梅花香。8年的时间,终成这一座被英国《卫报》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的大桥,在中国桥梁史上画下浓重的一笔。
那么,建设一座港珠澳大桥有多困难呢?
建设港珠澳大桥需要避开每天在伶仃洋航道上通行的4000多艘海船;施工全程不得妨碍桥面上1800多架密集航班的通行;超过10%的阻水率泥沙就可能被阻挡沉积从而阻塞航道,让伶仃洋变成一片冲积平原,所以要考虑桥墩泥沙堆积问题;复杂的海床结构,南海海面上每年产生的台风,大风所产生的涡振现象,氯盐对钢筋的侵蚀,等等,都是建设大桥所需要考虑的问题,更不用说建设工程所需要的50万吨钢材和230万吨钢筋混凝土,那可都是极其恐怖的数字。
然而,在明确目标之下,越是艰难,越是需要坚持!面临重重考验,中国工程师们多番思索求证,寻求最佳解决方案:圆钢筒围岛计划、沉管隧道技术、模块化方案、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橡胶减震方案,等等,而这,也仅仅是开始。在后续实际施工过程中,依然还有层出不穷的困难,对此,中国工程师们最终给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我们国家已经改革开放发展这么多年,你过去看看工程,你过去看的是有什么装备,设计什么样的方案,你今天看我们港珠澳大桥会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只要你想怎么干,我们国家现在都有能力制造一些专门的东西,能够干成。”港珠澳大桥总设计师林鸣如是说。国家的强大力量由此可见一斑。
影片多处使用延时摄影、3d动画等处理手法,同时解说词通过比拟手法将冰冷的数字形象地呈现出来,如“每个圆钢筒直径22.5米,几乎和篮球场一样大;高度55米,相当于28层楼高;重量达550吨,相当于一架a380空中客车”等等。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处处体现数字之美。
曾经一度流传港珠澳大桥将于通车前举办一届马拉松赛事,可惜最后协调未果,赛事流产,对于我等跑者来说甚是遗憾。
工程观后感篇2
这是一个从零开始的故事。“中国,全球排名第一的贸易大国”、“全球排名前十的港口中,有七个位于中国”、“短短三十年,中国建设了世界上最大的高速公路和高铁网络,架设了众多全球技术难度最高的桥梁”、“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超级摩天大楼——上海中心大厦”……
这是我在观看《超级工程》纪录片时所做的笔记,走进这些大工程的背后,我内心油然而生出自豪感。我看到了这些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的种种挑战,看到了工匠精神贯穿在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也看到了建筑工人用汗水浇筑超级工程,他们的智慧、生活、情感和梦想,鲜活呈现了奇迹背后的艰辛历程和付出。
?超级工程》纪录片作为中国高速发展的缩影和典范,不仅以国际化的表达方式彰显艺术的力量,更关注了钢筋混凝土背后的人情味。我家大伯父,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建筑工人,在建筑工地上工作十年有余,他一年就回家1-2次,每天的生活环境都是一成不变的,这种生活是枯燥的,他也曾经厌烦过,但他还是坚持下来了。像我大伯父这样的建筑工人还有跟多,每个工程背后都有一批这样的建设者,每个建筑奇迹都是建筑工人们用汗水、用无数甘于寂寞和无私奉献的努力换来的,也让工程本身充满了故事。
成败的关键在人。在这些宏大工程面前,人是何其渺小。工程建设中不断遇到困境,但那些拥有疯狂想象力、创造力的设计师、工程师和辛苦伟大的工人们不断地攻克难题,人类的勇敢和智慧超出想象。大型设备的制造和技术上的不断创新,让工程师们更有自信去挑战从前难以征服的自然环境,将跨越天险的'能力不断提高,纵横南北。
在建设港珠澳大桥中,隧道工程建设周期长、高风险、重复性强,工作精度、难度高,加之“孤岛”“孤船”水上作业,极易造成人员思想波动。那么,依靠党建工作,强化精神意志,培养工人们攻坚克难的执着追求和激发全体员工“强国筑梦”的荣誉感是关键。党组织的延伸,浓厚文化的感染,引领着工人们坚守信念,让建设团队在历经磨练中变得更加团结,在战胜困难中变得更加坚强。
“想象一下,3000人牵手一起在大海上‘走钢丝’,而且要走6年之久,个人的一丝差池都可能会前功尽弃。如果没有党建引领和保障,这将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谈及港珠澳大桥岛隧项目党建工作的作用时,岛隧项目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总工程师林鸣打了这样一个比方。
林鸣还强调了:“这是摆在中国人面前的历史性工程,要么攻下来,要么绕着走,每一次创新都是风险与收益并存。”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他们攻克一项项技术难题,最终形成了完整方案,中国建设者成为世界上“深埋沉管结构设计”、“深水深槽沉管安装”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关键时刻站出来,危急关头豁出去,攻关之际顶得住,这就是党建为工程建设提供的强力支撑。我认为,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更应该立足本职、创新实干、奋勇争先,要以学生服务作为立足点和出发点,把解决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首要工作,关键时刻站出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在平时的工作中,秉承和践履工匠精神,不懈奋斗、积极进取、肯干实干,让不可能变为现实。
工程观后感篇3
在这阳光和活力兼备的春天里,伴着一阵阵春风一场场春雨,我们迎来了新一年的运动会。我们学校的运动会都是在春天举行的,因为春天暖和又不至于太冷。
小动物们在大自然中不慌不忙的运动着,农民伯伯们正在绿色的田野间辛苦的劳作着。而我们正在运动场上呐喊着,运动员们在赛道上奔跑着竞技着。运动会是难得的全校老师与同学们聚集在一起,为心中如英雄般的运动员加油鼓劲。
随着宣布运动会正式开始,各班队伍依次入场。此时进行曲骤然响起,一个又一个班级排着整齐的队形,大踏步向主席台走来。他们个个衣着鲜艳,面带笑容,昂首阔步,展示出青年特有的朝气与活力。当大会宣布运动比赛正式开始,整个赛场顿时沸腾起来,加油助威声此起彼伏,络绎不绝。你看那径赛场上的运动员,一个个如矫兔般飞离起点,像利箭般冲向终点,引得在场的观众兴奋不已。不论选手是否获得第一,他们都会得到观众的赞美和鼓励。因为在观众的心中,这些运动员都发挥出了不屈不挠,顽强拚搏的体育精神,他们是运动场上的英雄,是北安学校的“刘翔”。
女子800米和男子1500米是考验选手体力和毅力的项目。它虽然不如短跑那样让人兴奋,令人激动,但是绝对比短跑更加让人感动。在比赛中,选手要面临的不仅是身体上的考验,更是心理上的考验。参加这个项目的运动员真正体现了努力拚搏,永不服输的运动精神,它给我们的感受远比成绩要丰富的多。再看那田赛场上的运动员,也个个摩拳擦掌,毫不示弱。跳高跳远的运动员为了得到更好的成绩,拼尽全力,即使失败也毫不放弃。他们面对目标跨出坚定的步伐,跳了一次又一次。这种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是个人的巨大财富,更是将来能够走得更高更远的稳固基石。
参加铅球比赛的选手互相竞争,成绩越投越远。他们手中的铅球仿佛变成了一个个充满希望的许愿球,不断追逐着自己的梦想。运动会展示学生青春风采,考验体能与心理的具体实践。它锻炼的是体力,激活的是生命,弘扬的是个性和青春活力,收获的是笑脸和精神风貌。
所有选手在本届运动会上赛出了成绩,赛出了风格,发扬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在比赛中寻觅了更多的光彩和梦想,在比赛中创造了更多的美好和辉煌。
工程观后感篇4
?超级工程ii》是央视继《舌尖上的中国》之后推出的又一部纪录片。该纪录片共4集,由李炳担任总导演,这是第一集,中国路。
李炳导演:摄制组在调研中发现,从“中国路、中国桥、中国车、中国港”入手是非常必要的。超大型交通运输工程正在改变着国家的运行效率,也彻底改变着每个人的出行方式。高速公路、桥梁、高铁和港口对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正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这四个方面高度凝结了中国30多年来交通建设领域的重点和亮点,能够让人对中国交通的全面提升有更加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工程建设能力质的飞跃!
路、桥、车、港四个方向,其实整合起来就是中国的一个大交通,这个大交通四通八达,纵横中国。我们貌似是在讲这四个点,其实是反映中国在交通、经济甚至社会上的一个整体情况。
工程观后感篇5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去海鸥岛看爸爸口中所说的“虎门二桥超级工程”。超级工程是我平时最爱看的科教纪录片,它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一些建设很困难的大工程。爸爸介绍说,这条桥是因为虎门一桥交通流量过大,容易塞车才要新建的。因为那里是个港口,为了让万吨巨轮能顺利通过桥底,所以还需要把桥建得很高。
我心里想着虎门二桥的样子,应该像一条过山车的轨道,从地上蔓延升到顶端,再慢慢地降到地上。爸爸接着说,虎门二桥是采用悬索结构,这样就不会有太多的桥墩挡住货船的江道。
我们想找一条离大桥桥塔最近的路,这可不那么容易,我们绕了几公里颠颠簸簸、高高低低的村路,才看到了朦胧的桥塔轮廓,远处高耸的桥塔好像直插云霄,它旁边的一座座村屋则看起来像一粒粒蚂蚁。我们继续往前开,来到了距桥塔只有几百米的田边,在一棵大树下蹲下来,仔细观察着新建的桥的结构。
在巨大的桥塔一侧,有一个看起来像小埃及金字塔的水泥三角形建筑物,爸爸告诉我说,那是因为悬索桥的铁索拉力太大,如果直接连到引桥的桥墩上,桥墩就会被这股力拉倒,所以要把铁索连到这么大,这么重的三角形水泥建筑上才行。
接着,我们又开车来到了桥底下。我们从下面仰视,在七八十米高的高空上,有一条给工人们走的铁链桥,是一条条铁链拼成的,脚踩的地方是一条条铁丝拼成的,让人看得毛骨悚然,我在心里由衷敬佩:工人叔叔们真勇敢!
在铁链桥的两端,各有一座高高的桥塔,爸爸说它们有广州最高的建筑物小蛮腰的一半高呢!我还看到几辆高高的吊机,从地上一直伸到塔顶,长长的机械臂正在紧张地工作着。“现在的设备真先进啊!”妈妈赞叹道。
最后,我们还看到了很多粗粗的铁支架,在每座桥塔的中间支撑着。我问爸爸,如果这些粗粗的铁柱子生锈了,断掉了怎么办呢?爸爸笑着回答说,没事,因为这些柱子在桥塔全部完工后会拆掉的。
在回家的路上,我不由得想,如果不是中国有这么先进的建筑机器,这些工人要等到猴年马月才能把这些这么高大的桥,楼房建好啊!我又回头看了一眼这座桥,它如同一条趴在江的出水口上的巨龙。我心里想,正是有像我爸爸这样的建筑设计师,通过他们的辛勤努力,用他们的聪明才智,才有这么多的伟大建筑物,才有这么多的超级工程。
工程观后感篇6
xxxx年11月22日,由院学生会组织发起的观看大型纪录片《超级工程》活动在l8-619举行,随着纪录片镜头的转换,同学们见证了那些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的种种挑战;见证了贯穿于工程建设每个环节的匠人精神;也见证了建筑工人用汗水浇筑超级工程。他们的智慧、努力、梦想和严格要求自己的精神,震撼着所有在场观看的同学
超级工程,大国典范。时代飞速发展,科技发展的也越来越快,确确实实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信息化数字化是不可扭转的历史趋势。我们都感受着科技给我们带来的便利,以后的。发展会越来越智能化。以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现在足不出户可知天下事,这都是科技带来的便利。我相信我们的生活因社会的发展、科技进步而更加便利。需要我们年轻一代更上一层楼,为祖国助力。我们应该学习老一辈科学家、企业家的精神品质,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美好的祖国因为我们而更加绚丽多彩!
在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举世成果不单单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日益紧张的人与自然关系也是重中之重。《超级工程》更加着眼于整体上的谋篇布局,其并非以单个工程的复杂难度来表达我国实力的增强,而是在多个方面进行选材和组合,体现出一副优势互补,互相协助,动态平衡的超级系统,从而更加清晰地从整体上来展现这些工程给国家和个人生活带来的意义
这部纪录片选取了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工程项目,客观地记录了它们从无到有的建设过程,这些工程涉及交通、芯片,服装,能源各个方面,与城市中的人们息息相关,不论是科技还是建造水平,它们都体现了国内乃至世界最高标准。与此同时,《超级工程》还将更多的镜头对准了参与"超级工程"建设的普通工人,真实记录了他们的生活、情感和理想,鲜活地呈现了奇迹背后的艰辛历程,使这部科学类工程题材纪录片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情怀。
?超级工程》既让我们见识了工程背后一线职工的努力,又展现了那些伟大工程的建造。镜头的不断切换,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我,一次次感到无比的自豪与骄傲。 所有超级工程都在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面貌。时空与距离的概念正在悄然改变,所有取得这些成就的背后,是几代人,数十年如一日的默默付出,才有了今日我们内心油然而生的自豪感。这,就是祖国。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更应该去努力追赶时代的脚步,有理由相信,日后的丰功伟绩,将由我们大家一起创造
这部纪录片从民生的角度出发,关注衣食住行这些最基本的需求背后的超级工程,展望未来,寻找让生活变得更好、更加和谐的行为方式。其除了能给我们带来视觉上的震撼和鲜为人知的现场场景外,更是为了展示对中国能源现状与未来的思考
相信看完《超级工程》后,你们会和我一样内心澎湃,久久不能平静。看到了国人的努力,会感受到了国家正在日渐强大的实力,会被祖国深深的感动了。作为一个中国人,赶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你是幸运的,相信日后你们不仅能见证祖国工程的发展,而且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一秘为大家带来的10篇《《超级工程》观后感》,能够帮助到您,是一秘最开心的事情。
工程观后感篇7
读完小学读初中,读完初中读高中,读完高中读大学。这样的模式是我们大多数人的模式,也是我的模式。每天埋头于书本与作业之中,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喜欢什么,应该做些什么,将来要干什么,只是学习再学习。
今年,我刚考上一所高中,而老师在第一周就要求我们计划好自己理想的大学。面对这样一个问题,我习惯性的把它抛给了父母。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都是他们给我决定的,这次我也理所当然交由他们决定。然而,这一次他们却这样告诉我:“考大学是决定你一生的事,选择哪一所大学决定了你将来的工作,生活。这不是我们应继续参与的,必须由你自己决定。“”自己决定就自己决定吧。“带着这样肤浅的想法,我在网上搜寻了上海的大学。根据自己所擅长的科目定下了自己的目标。当我将我所选择的大学告诉父母时,他们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选这所大学?“我理所当然的告诉他们:”这所大学所开设的学科,我比较擅长。“”那么你是否喜欢它呢,你将来决定做什么工作呢?”我被突如其来的这个问题给问倒了,我两手一摊”我没有想过“”再去好好想想,自己的人生不能那么草率地决定。“
做回电脑桌前看看屏幕上所浏览过的几所大学,我开始思索我到底想做什么。
小学二三年纪的时候还什么都不懂,每每看到,听到哪个国家又在欺负我们中国了,我就想:”将来自己一定要设计一种导弹让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再也不敢小看中国,再也不敢欺负我们中国人。”那时的我曾那么单纯,一心想要完成这个梦想,可是后来由于四五年级要开始准备升学考试,我也就渐渐地忘记了这个梦想。
到了初中我又关注到在中国有很多的化学工厂随意排放废水·废气,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于是想要造一种机器,它可以净化和再利用那些废水·废气,同时它的造价还要十分低廉,任何工厂都要能买的起。可是想想归想想,不久之后我又把他丢弃垃圾桶里。
在我16年的岁月里,我或许想到过很多梦想,却一个都没有去追逐过,只是想到了就想到了,明天就会把它忘记。我都不知道自己想要干什么。
看看现在的自己,已经是一个高中生了,最好的学习时间已经被我浪费了一半,也许我的一生都要这样浑浑噩噩的度过。
我开始觉得有一丝不甘,我好不容易来到这个世上,经历了那么多的“磨难”,却没有做过一件自己想做的事,没有做出过一点成绩,那我来到这世上一趟岂不是白来了?!老实说曾经的梦想我都没有放弃过,只是生活太忙,只是觉得他们太过久远,太过遥不可攀,不敢去追逐,可是我还年轻,比起那些七老八十的人我还有太多太多的岁月可以供我去追逐,去奋斗。远的不说,就拿这大学来看,我的高中才刚刚开始,在高中的这三年里,为什么不可能给他来个天翻地覆?
按照自己所想过的梦想,我重新制订了大学的目标,是所很好的大学,是所以我现在的成绩考不上的大学,但第二天我却笑着将我的这个目标交给了老师。
也许最后我会失败,也许将来我会后悔自己为什么没有”顺风行船“,也许我将来的生活不如想象中那样精彩,但我至少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至少在为自己的理想奋斗,至少有了说无悔的机会。
一个人如果没有一个目标,没有一个梦想,他的一生将会惨白得像一张白纸,只有去追逐点什么,才能在给人生添上一抹色彩。所以,去追逐吧,去追逐自己的梦想,让自己的人生变得完整。
工程观后感篇8
四通八达的北京地铁网络,高耸入云的上海中心大厦,世界上最长的跨海桥港珠澳大桥,穿梭于澳洲与上海之间运输天然气的lng船,巍峨屹立在海上的“巨无霸”风力发电机……这些融汇尖端科技的重大工程,如何从蓝图变为现实,其间有着怎样起伏跌宕的动人故事?央视纪录频道近期推出的五集纪录片《超级工程》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答案。
?超级工程》是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今年继《春晚》和《舌尖上的中国》之后,推出的又一部大型原创纪录片,也是该频道自2014年1月1日开播以来摄制的第一部科学类工程题材纪录片。
“在国际纪录片界,科学类工程题材纪录片一直备受瞩目。中国的鸟巢、t3航站楼、青藏铁路、杭州湾跨海大桥等大型工程均被美国探索频道、国家地理频道列为重点选题进行摄制,这些纪录片的播出充分说明了国际主流媒体对中国现实发展题材的高度关注。因此,在央视纪录频道开播之初,《超级工程》便成为第一批重点立项的纪录片项目。目前,它已经成为国际电视市场上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拍摄的工程题材纪录片。”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总监刘文说。纪录片《超级工程》选取了当下中国最具代表性的5个重大工程项目,客观地记录了它们从无到有的建设过程。片中每一集讲述一个工程,分别为《北京地铁网络》、《上海中心大厦》、《港珠澳大桥》、《海上巨型风机》和《超级lng船》。这些工程涉及能源、交通、建筑各个方面,关系到国计民生,与城市中的人们息息相关,不论是科技含量还是建造水平,它们都体现了国内乃至世界最高标准。“正如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一样,这些历史上的伟大工程可以让今天的我们感受到那个伟大的时代。今天我们用纪录片呈现的中国超级工程,也将用影像的方式为我们的后人留下今天中国人的创造与智慧。”刘文说。
与此同时,《超级工程》还将更多的镜头对准了参与“超级工程”建设的普通人,真实记录了他们的智慧、生活、情感和梦想,鲜活地呈现了奇迹背后的艰辛历程,使这部科学类工程题材纪录片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情怀。追随镜头,观众看到了技术人员驾驶世界上最大盾构机开掘北京地铁隧道的艰辛,目睹了海上吊装巨型风力发电机的壮举,感受到站在上海中心大厦俯瞰浦江两岸的心旷神怡……
?超级工程》于今年“十一”长假前后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纪录频道面向全球播出,为海内外观众带来了不小的惊喜。而对于刘文和他纪录频道的同仁来说,《超级工程》制造的惊喜,早在今年的法国戛纳电视节上就已经体验到了。
“我清楚地记得,在今年4月份举行的?法国戛纳电视节国际纪录片交易大会上?,在所有参展的中国纪录片中,《超级工程》的点击量位列第一,许多国际电视机构当场表达了购买意向。节目播出之前,就已经有几十家国际机构陆续签订了意向性购买协议,这说明这部纪录片受到了海外市场的高度关注。”
纪录频道开播之初,刘文曾多次强调频道开播的两个重要意义:一是试图用国际通用的方式,在国际主流电视频道展现中国形象;二是通过台内改编、版权购买、委托制作、联合摄制等方式,建立中国纪录片的行业标准,并通过国际合作,缩短中国纪录片行业与国外的差距。今天,不论是《颐和园》、《故宫》,还是《春晚》、《舌尖上的中国》,以及刚刚播出的这部《超级工程》,纪录频道的初衷正在通过它推出的作品和不断获得的社会影响中得到实现。
“纪录频道开播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现实类题材的纪录片创作。《超级工程》的成功,证明了央视纪录频道坚持推动?国际化的表达?和?市场化的路径?的策略,正在让中国纪录片在国际电视市场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工程观后感8篇相关文章:
★ 接工程申请书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