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大家欣赏完一部影片后,肯定有很多感想,可以完成一篇观后感,观后感顾名思义就是看完相关的影片后的感受,大爱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岳飞墓观后感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岳飞墓观后感篇1
随着《精忠岳飞》这部火热的电视剧以69集而结束,虽说不长,但也不少,一集一分一秒都没落下。而岳飞的忠孝是毋庸置疑的,我很喜欢。但是可恨的是为什么将自己二十多年的大好青春年华奉献在江山社稷和沙场,最后却被冤死。他一生的愿望就是收复故土,直捣黄龙,迎回二圣,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但是结局就是他的愿望没有实现,遗憾终身。
剧中一直跟随岳飞常年驰骋沙场的将士们哪一次不是用自己的生命与金寇斗争,他们的.愿望也很简单,就是将匪寇驱逐出境,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然而,这样的一个愿望,却很难实现。南宋皇帝赵构,在以秦桧为首的一些奸臣的教唆下,不断向岳家军施以压力,难道他自己就没有想过吗?是忠是奸分不清吗?岳家军一片赤胆忠心,到头来却被他曲解成谋反,还让秦桧协助除掉岳家军。试想如果没有岳飞,你还能当上皇帝吗?还能每天花天酒地,美女相伴吗?还记得有一集,剧中皇帝赵构说陪岳飞一起戒酒,但这也只是说说,根本没有当一回事,照喝不误。岳飞打了胜仗,表面很开心,而实际上,心里很是担忧,惧怕岳飞带兵夺了他的皇位,真乃“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金人南下来袭,你就死皮赖脸的去请岳飞出山带兵前去征讨,打了胜仗之后你就罢黜了人家兵权。凭什么?不是凭你赵构是皇帝,而凭的是天下百姓让岳飞如此的去卖命。
秦桧、万俟卨等一帮奸臣,对他们没什么好评价。只能说以秦桧为首的奸臣们老奸巨猾、贪生怕死只会在背后搞小动作而已。真不知道他们当时杀岳飞的时候有没有想想杀了岳飞之后会落下个千古罪名而被后人所唾弃,罢了罢了,想必他们后半生也愧对于自己的良心,日子也不好过。
看完之后除了惋惜,更多的是愤怒,愤怒和愤怒。不过这终究是历史,岳飞虽然死了,但死得其所,金人同意议和,太后也回到中原,天下百姓也可以过上安稳的日子。最后连金兀术都来祭奠他(历史上不知道有没有这一幕),可想岳飞的声望是如此之大。他是受天下人所敬仰,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民族英雄。
话说回来,我也挺欣赏岳飞的文采,真可谓是文武双全。他的那首《满江红·怒发冲冠》,已成为千古名词。其中“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句我很喜欢。
总之,我还是很高兴的,因为我们中建一局以及三公司就像“岳家军”。而我们就像“岳家军”中的一员,能够在这个平台上学习,去驰骋,自信的去面对一切。正所谓铁军铁军,我们就要有像铁一样的坚强,有军队般的团结和毅力的去解决一切困难。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企业就需要像铁军一般的队伍驰骋在大江南北,让我们直挂云帆济沧海!
忽然电脑上响起黄晓明和谭晶合唱的《精忠传奇》,“山河锦绣 多少笙歌留 花遮柳护 龙阁凤楼……”
岳飞墓观后感篇2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每当听到这满含悲壮的声音,我总会想起一个英雄人物——岳飞。
岳飞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抗金将领之一。他一生戎马,征战四方,为的都是能让百姓们幸福安康的生活。他带领的”岳家军“纪律严明,他从自身做起,从不因为私事而影响打仗,严禁士兵们骚扰欺压百姓,所以老百姓们都爱戴这支军队。
岳飞从小苦练武艺,十岁时在县里就颇有名气。在二十岁左右时,金人入侵中原,他把自己想要驱除鞑虏、保家卫国的想法告诉了母亲,母亲欣然同意,期间为了鼓舞激励岳飞,母亲便把”尽忠报国“四个字刻在他的背后,告诉他要一心为国而战,直到国家平安,百姓安康,这才有了”岳母刺字“这段佳话。
岳飞参军后骁勇异常,很快成为了统率,他带领的兵团南征北战,打的金兵们是闻风丧胆、望影而逃,金兵都感叹道:撼山易,撼岳家军难。这更显示了岳家军的骁勇善战,军心稳定。
他不但武艺高超,善于用客观条件转不利为有利,爱华山一战,他杀得金兵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他足智多谋,善用反间计制胜,借金兀术之手杀乱党刘豫,使前来攻打的金兵遭到惨败;他尊贤重才,使杀害他哥哥的杨再兴死心塌地的跟随着他,成为抗金的一员大将;他军纪严明,令士兵守法度,从不纵兵扰害民间;他爱兵如子,对将士们上下一致,吃同样的饭,说同样的话;他骁勇善战,在面对敌众我寡、粮尽援绝的险境中,沉着、冷静,以非凡的气魄与战士们同甘共苦浴血奋战,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取得了一场又一场的胜利。这就是有勇有谋、有胆有略,名扬四海,威震八方的抗金名将——岳飞。
但奸臣秦桧却十分记恨岳飞,一直把岳飞视为心头针、肉中刺,为了讨好金国,他便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毒死在临安的风波亭,期间岳飞遭到严刑拷打,但他以坚强的意志忍受痛苦,不招认奸臣捏造的罪名,他说:”自古忠臣不怕死,大丈夫视死如归,何足惧哉?“就这样,年仅39岁的精忠报国的岳飞英勇就义。
这就是值得我们效仿学习的一代抗金名将——岳飞。
岳飞墓观后感篇3
俗话说得好,“自古英雄出少年”。古往今来多少英雄志士都是在少年时期就抱着救国、救民的强烈愿望,苦练本领。在历史的书本上开辟了崭新的一页。
少年时代的岳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很好学,也很聪明。
岳飞是个孝子,在入学堂考试时,每个人都说到了自己的母亲,但岳飞说书的母亲的形象与众不同,他说:“我娘今年三十二,我爹常年在外打仗,我娘她没晚做三双鞋底,她教我识字、教我读书。去年我娘头上头三根白头发,今年有十五根白头发……”没有人能像岳飞这样诉说自己的母亲,他在说的时候他的眼里有泪在流动。所有在场的人都惊呆了,包括学堂的老先生。他没有见过这样的儿子,他被深深地感动了,从他的眼神里我看出了他对岳飞的赞赏。母亲对孩子的爱如大江、大河一般,但孩子对母亲的爱就像一滴水,微不足道,但岳飞对自己的母亲是从心底里感激。他把母亲对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铭记在心,把这感激化为奋勇向前的动力,把这感激化为克服困难的力量。像他这样的孝子能有几个?现在的我们在父母的呵护下健康成长,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父母对我们的爱对我们来说是他们应该做的。我们对自己的父母有过感激吗?有过一滴水似的爱吗?学习岳飞,做一个懂事的孩子,心存对他们的感激。
坚持不懈,奋发向前是我在少年岳飞身上学到的另外一个优点。每每想到他在烈日炎炎的中午站在板凳上,手里拿着一杆枪,枪尖上挂着一个瓷罐子。他师父向罐子里不停的加水,虽然他已汗流浃背,但他仍不放弃,师父让他在上面蹲一个时辰,他也从没有言败,只是默默练着,天天如此,坚持不懈的苦练功夫。
观《岳飞》我感受到了他无尽的孝心,感受到了他那永不懈怠的精神。让我们奋发向前,做一个和岳飞一样的孩子,做一个坚持不懈、永不言败的人。
岳飞墓观后感篇4
1月26下午,我和妈妈在洛阳电影院观看了《自古英雄出少年之岳飞》,这部电影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
它主要讲述了北宋年间,少年岳飞和几个小伙伴生活在岳家庄,岳家庄开学堂了,学堂的先生是名震天下的周倜。因为岳飞很聪明,所以周倜特别喜欢他,便收他为徒,教他武功。其他孩子也想练武,周倜的孙女周遥当了他们的“教头”。汤阴县令儿子潘骏也进了学堂,和岳飞处处为敌。周倜以前的大徒弟从梁山逃生,潜入汤阴,阴差阳错收潘骏为徒。他大徒弟绑架了周遥,逼周倜交出武功典籍,周倜受伤后,岳飞带领牛皋等小伙伴巧布机关,甚至还自己编了一套岳家枪把周倜大徒弟打得落花流水。
在这部电影里少年岳飞其实年龄跟我差不多大,他不仅好学,还特别体贴她的母亲,每逢他母亲在油灯下缝鞋底时,他都会陪着母亲,自己在一旁用功地看着书。还有当时他们写字时也没有我们现在的纸和笔,有时都在沙子上写的。写完了再把沙子摊平下次继续,这种精神真的很可贵。我想当时周倜收他为学生时周遥在旁出的几道题他都能用心地答对,也许是他平时看的课外书多吧。我没事也要多看看书,平时光学课堂里面那点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他们的学堂也简陋,比起我们现在宽敞明亮的教室,坐在里面真的要比他们舒服多了,所以有了现在的条件我更加要多学点知识,长大为国家效劳。
岳飞除了学习用功,他的武艺也特别精湛,虽说我不会什么武功,但我平时也要多加强体育锻炼,把身体锻炼得棒棒的。我还知道岳飞是我国历史上的大英雄,他的精忠报国的精神深受全国各族人民的敬佩。我们大家要以他为榜样,长大都来做国家的栋梁。
岳飞墓观后感篇5
很小的时候就听爸爸跟我讲过民族英雄岳飞的故事,那时候我有个梦想,长大像他一样,为国家贡献力量。暑假的一天,我和同学彭明慧一起观看了《少年岳飞》这部电影,让我对岳飞的了解更多更深了,也从岳飞身上学到了很多可贵的精神。
小时候的岳飞家中十分贫穷,没有纸和笔,他就拿着树枝在地面的沙子上写字,但他是多么渴望像别的孩子一样走进学堂读书啊!一天,村里新办了一家学堂,岳飞就和小伙伴们一起去报名。当他知道考第一名就可以免学费时,他便在心里暗暗下起了决心,下劲努力学习。最后,他终于考了个第一名,圆了自己的上学梦。
学堂的先生是号称武林天下第一的周同,周同见岳飞不但聪明、好学,而且非常刻苦,便偷偷收岳飞为徒弟教他武功。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岳飞练武的情景:他站在倒立的椅子腿上,手持长枪的一端还挂着一个水壶,周同一直让孙女往水壶里加水,但岳飞坚持一动不动地端着长枪。汗珠一滴一滴从岳飞的脸上滚落到地上,成了一个水洼。
岳飞学东西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看见妈妈做鞋底的针法,就运用到自己练武的 枪 法上,就这样一点一点积累,师傅教给他的 枪 法,在他的手里有了提升和改进。岳家 枪 法就是这样诞生的。
?少年岳飞》这部电影让我知道,如果想要实现自己的理想,从小就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怕苦,不怕难,要好好学习本领,将来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才能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岳飞墓观后感篇6
说起岳飞大家都不陌生,岳飞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员名将,其精忠报国的精神深受人们的敬仰,我也是岳飞的粉丝。
前不久我观看了一部电影,影片的名字叫《少年岳飞》。这部电影讲了岳飞年幼时家境贫寒,没有笔、没有墨、没有纸砚,而好学的他只能拿着树枝在地上写字,他是多么渴望像其他人一样走进学堂读书呀,可由于家里条件不好,他的母亲没办法送他读书。于是,岳飞不管春夏秋冬,都趴在学堂的窗户外偷听周侗讲课。有一天,师傅外出,岳飞想要进学堂看书,可他被王贵发现,逼着岳飞为他和汤怀、还有张显做作业。岳飞无奈只好照做,聪明的他在墙上留了一首诗,老师周侗回来后,查看三人作业,发现笔迹不对,抬头一看,墙上写着一首诗,立刻就明白了,他让王贵把岳飞叫过来,并收岳飞为徒。
后来,因为岳飞学的很好,所以王贵、汤怀和张显非常嫉妒他。就挖了一个陷阱,让张显把岳飞骗到偏僻的地方,可是张显他们却被狼攻击,张显他们不小心退入自己挖的陷阱。这时岳飞赶来了,他不但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而且把狼赶跑了,还把他们救了出来,以至于后来他们成了很好的朋友。
看了这部电影我明白了岳飞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他的成功是与他的宽容和勤奋分不开的。想想看,如果不是岳飞的坚持不懈,他不可能得到老师的赏识;如果不是岳飞心胸宽广,王贵可能还和岳飞处处为敌,更不会成为岳飞的帮手。想想我们,有时为了一点小事就和同学闹矛盾,争的面红耳赤,真是太小气了。通过这部电影,我也深刻的体会到了勤奋的重要,明白了一个人的成就都是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天才出于勤奋,只要勤奋努力,必定有所收获。
让我们学习岳飞的精神,为将来能成为国家的栋梁而努力吧!
岳飞墓观后感篇7
岳飞,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爱国名将,其精忠报国的精神令人敬佩。在区电教中心的安排下,我校以爱国为主题,今天为我们播放了一场脍炙人口的电影——《自古英雄出少年之岳飞》。这部电影讲述了岳飞成长的经历以及一幕幕妙趣横生、与阴险狡诈的敌人斗智斗勇的感人故事。
聪明、机智的少年岳飞和几个小伙伴从小生活在岳家庄。北宋年间,岳家庄开学堂了,学堂的先生是名震天下的周侗,他书不仅教得好,武功也是相当的了得。因喜欢岳飞聪明好学,而收岳飞为徒,教他武功。其他小伙伴也想练武,于是,周侗的孙女周遥成为他们的 “教头”。汤阴县令的儿子潘俊也进了学堂,靠着他是县令的儿子,处处找事,与岳飞为敌。周侗昔日的徒弟史文恭,从梁山死里逃生,潜入汤阴,阴差阳错的收潘俊为徒。一次“切磋”中,潘俊被岳飞打败,非常恼怒,一心要赢岳飞。史文恭撺掇潘俊和岳飞比武,并趁机打伤了岳飞,绑架了周遥,逼周侗交出所有武功典籍。岳飞利用自己的聪明机智巧布机关,把史文恭和其手下打得屁滚尿流。
一想起岳飞巧设机关,打败史文恭的滑稽幽默情节,我竟忍不住笑出声来。岳飞先派了一个小孩点火扇烟,搞得里面烟腾腾、雾闷闷的,根本认不出路,在这种情况下,敌人一进去,有些人被藏进草堆里的王显绊倒;有些人被小伙伴用东西砸晕;还有的摔倒在泥地里弄得满身是泥。到最后,敌人倒的倒,伤的伤,只剩下史文恭和岳飞决战。旁边的小伙伴助威喊道:“史文恭,大坏蛋!吃了包子拉鸡蛋!哈哈哈!”史文恭一怒之下刺过去,岳飞一闪,他们就冲进学堂继续战斗起来。岳飞找准史文恭的弱点,巧妙地打败了史文恭。
看完电影,我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我觉得岳飞和他的小伙伴们太棒了!他们善良勇敢不向邪恶势力屈服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脑海中不时闪现出他们在学堂一起学习;在院落一起练武;在乡间一起玩耍的情景,过得既开心又快乐的幸福生活,使我暗暗发誓,一定要向他学习做一个正直善良、乐于助人的好少年。
我们在生活中,也要用岳飞吃苦好学的精神来激励自己,遇到困难不要退缩,要想办法来克服它。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难道不是这样吗?
岳飞墓观后感7篇相关文章:
★ 禁毒法观后感7篇
★ 初一三观后感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