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案大班教案参考6篇

时间:
Indulgence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应科学合理,以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设计合理的教案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建立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下面是大爱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数学教案大班教案参考6篇,感谢您的参阅。

数学教案大班教案参考6篇

数学教案大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3的加减法,感知三幅图的含义,继续学习加减法算式。

2、理解加法题中用“一共”表示合起来,减法题中用“还剩下”表示少了的意思。

3、在书写的过程中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一学过2的加减,初步会看三幅图。

2、物质准备:教具:面包圈范例图,笔。

学具:《幼儿用书》p34页。每组雪花片若干,幼儿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一、小老鼠买面包圈。

1、展示《小老鼠和大老虎》的故事书,请幼儿说说两个好朋友最喜欢吃什么?

2、教师:小老鼠去给大老虎买面包圈当点心,我们看看它买了几个面包圈。出示三幅图,引导幼儿逐一观察并说说每幅图的意思:第一幅图——小老鼠买了1个面包圈;第2幅图——小老鼠又买了2个面包圈;第3幅图——小老鼠一共买了3个面包圈。引导幼儿了解“一共”表示把两次买的面包圈合起来的意思。

3、教师:你能用一道算式表示小老鼠买面包圈这件事吗?鼓励幼儿尝试列加法算式。

4、引导幼儿看算式说说数字与符号的意思,判断算式是否正确。

二、大老虎吃点心。

1、教师:大老虎可喜欢这个点心啦,瞧它吃得多开心。出示三幅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每幅图的意思:第一幅图——大老虎有3个面包圈;第二幅图——大老虎吃了1个面包圈;第三幅图——大老虎还剩下2个面包圈。引导幼儿了解“还剩下”表示吃掉面包圈后少了的意思。

2、教师:你能用一道算式表示大老虎吃面包圈这件事吗?鼓励幼儿尝试列减法算式。

3、引导幼儿看算式说说数字和符号的意思,特别是“— 1” 的意思。

三、小组操作活动。

1、看图列3的加减算式。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幼儿用书上三幅图的变化,并学习运用“一共”和“还剩下”的词语,大胆讲述3幅图的'含义。鼓励幼儿根据画面含义列出3的加减算式。

2、看图形记录图形特征。看算式进行3以内的加减运算。

3、看算式写得数。读一读算式,并用雪花片演示算式数量变化过程,写出得数。

四、活动评价。

教师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操作材料,讲述画面内容和算式,其他幼儿对照自己的操作材料,集体进行评价。重点引导幼儿巩固正确使用“一共”、“还剩下”等词语。

数学教案大班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能够在各种材料中,找到球体和圆柱体的物体。

2.能在观察、比较、操作中探究球体和圆柱体的不同。

活动重点

能够在各种材料中,找到球体和圆柱体的物体。

活动难点

能在观察、比较、操作中探究球体和圆柱体的不同。

活动准备

1.四张桌子,每一张桌子上滚动的东西都相同;各种薯片桶,露露瓶,乒乓球等。

2、硬币、长方形纸、橡皮泥。

活动过程

一、找出能滚动的东西

(一)谈话引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今天老师带领小朋友们来玩一个寻宝的游戏,我的宝物有一个神奇的本领——会滚动。

(二)幼儿玩准备的玩具,教师参与活动,并和幼儿进行交流

(三)请幼儿说说哪些东西会滚动,并示范给小朋友们看一看。

二、区分能滚的东西有什么不一样

(一)让幼儿再次玩一玩能滚的物品,玩的.时候向不同的方向滚一滚、挡一挡,将各种能滚的物品比一比,说说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二)根据特征逐一排除,最后找到球体。

小结:最后,我们找到的宝物是球,总结球体特征。小球会滚动,放在地上可以向不同方向滚动,不管从哪个方向看上去都是圆的,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球体。

三、根据特征找出圆柱体

(一)你们找到了第一件宝物,还想找出第二件吗?它两头都是圆,从上到下一样大,竖着放看起来像柱子,请小朋友到教室的“牛牛餐厅”去找一找。

(二)老师总结圆柱体的特征,两头都是圆,竖着放看起来像柱子,从上到下一样大,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圆柱体。

四、游戏“玩一玩,变一变”

分组操作:

1.把许多硬币变成圆柱体。

2.把长方形纸变成圆柱体。

3.把橡皮泥变成球体。

五、寻找生活中的球体、圆柱体

师:今天我们玩的很高兴,你们还知道在生活中有哪些圆柱体、球体的物体?

让幼儿找一找。活动结束。

数学教案大班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运用感官感知7以内的数量,能按数量多少进行排序。

2、体验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的乐趣,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

【活动重点】

能够感知7以内的数量,能按数量多少进行排序。培养幼儿良好的规则意识。

【活动难点】

学会按数量多少进行排序。

【活动准备】

课件(“小兔子的果园”)、数字卡、幼儿操作练习(人手一份,课件中含)。

【活动方法】

讲解法、观察法、操作法。

【活动过程】

一、导入:小兔子的.果园。

1、小兔果园里的水果都成熟了,看一看果园里有些什么水果?每样水果有几个?(教师出示课件,请幼儿观察,目测不同水果的数量。)

2、幼儿正确目测数群,感知7的数量。

二、给水果排队。

1、先请小朋友想想把这几种水果按从少到多的顺序排好队,应该怎么排?教师随后出示课件,和幼儿一起将各种水果排序。

2、教师引导幼儿给排好队的水果配上相应的数卡。(并引导幼儿发现数字排列的规律)

三、幼儿操作。

1、找朋友:请小朋友将数字宝宝和与数字宝宝数量形同的小圆点用线连起来。

2、添、去点子,按照题目上所给的数字添圆点或去圆点。

3、按顺序填空格。按照题目中圆点多少的顺序在空格里画上相应的圆点。

四、结束活动。

教师讲评幼儿作品并做小结,活动结束。

数学教案大班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的理解两数之间的多大小。

2、更进一步得理解数数。

注意:

在数物时的手不要遮住图案 ,最好是用小木棍,或时有一定长度的'东西来带领幼儿按物数数。

活动准备:

1、一张图,上有20个苹果 、15个梨 、10个香蕉,按每排5个用排列法排列

2、卡纸做的奖品彩色小苹果、香蕉、梨图案小勋章数个。

活动过程:

教师:小朋友们好,你们喜欢吃水果吗?

幼儿;喜欢。

教:那有些什么水果呢?

幼:苹果、香蕉、杏、还有....。

教:那么多,,哦那天水果王国给我送来了

几个勋章图案,他们说你们好聪明,是个肯动脑筋的小朋友也很乖,所以想把它送给你们 (拿出水果勋

章)你们看好看吗?

幼:好看。

教:想要吗?

幼:想。

教:那好。(拿出图)你们看这上面有什么呀?

幼;恩有苹果.....

教:对了,我们来看看他们有多少个,我们一起来数好吗?

幼:好。

(1、2、3、4、5、6、...)

教;哦 苹果有20个,小朋友苹果有多少个呀?谁来回答。举手回答,不举手我不让回答,如果不举手,

你也说我也说,那 水果图案小勋章给谁呢?所以回答问题要把手举好老师叫了才回答。要不然水果家族的

朋友 不喜欢你们了,不给你们图案小勋章了哟(好,xx你来吧)

xx幼:20个。

教:恩对了,来,你回答的很好,给你一个苹果图案小勋章。

(一样的依次的和幼儿再数一数香蕉和梨各多少)

教:数出了香蕉15个梨10个,香蕉和苹果谁多一点呀?

幼儿:苹果比香蕉多一点。(教师在黑板上写上苹果多一点,再在苹果和香蕉的下面对应的写上个数的数字)

教师:对了,那苹果20个,香蕉15个,那么20个苹果比15个香蕉多,也就是20比15多、是20比15大,小朋友们跟着我说:20比15多,20比15大,20个苹果比15个香蕉多。

(再依次说苹果和梨、香蕉和梨的大小关系)

结束语;

小朋友你们回家后再数一数别的玩具呀,杯子呀等等再比比谁比谁多,谁的数量大)

数学教案大班教案篇5

活动目的:

1、通过动手操作,知道7可以分成1和6,2和5,3和4,4和3,5和2,6和1。并渗透集合思想,使幼儿更具体看到1和6,2和5,3和4,4和3,5和2,6和1合起来是7。

2、了解两部分可以互相交换位置,合起来还是7的规律。

3、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1、贴绒教具。

2、操作卡,雪花片,瓶盖,作业单。

活动过程:

1、游戏:拍手问答。复习6以内数的组成。

2、幼儿分组操作并记录。

(1)分雪花片:取出7个雪花片,分到两个盘子里。

(2)撒瓶盖:取出7个瓶盖,撒在桌上找出正面和反面。

(3)分花生:取出7个雪花片,分到两个盘子里。

3、请每组幼儿讲述并展示操作结果。

4、教师在黑板上演示7的组成过程,并记录。

盘子里有7个苹果,妈妈想把7个苹果放在两个盘子里,可以有几种分法。请幼儿在黑板上摆出来,先后分成6和1,5和2,4和3,然后说明这三组数目的苹果互换位置数量都是7只。

5、引导观察分合式,发现并找出互换位置的分合式。

6、教师讲解作业单。

7、幼儿做练习册。

8、讲评作业,鼓励幼儿。

数学教案大班教案篇6

教案目的:

1、在活动中感知物体的厚薄,能按厚薄等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

2、激发幼儿参与操作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点:

在活动中感知物体的厚薄,能按厚薄等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

活动难点:

在活动中感知物体的厚薄,能按厚薄等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

教案准备

橡皮泥若干。

教案流程

一、做蛋糕

1、小熊糕饼点开张了,小熊做的蛋糕非常好吃,所以生意特别好,它都忙不过来了,小熊想请小朋友来帮忙,你们愿意吗?

2、请幼儿拿出橡皮泥做蛋糕,教师观察指导。

二、比较厚薄

1、每位幼儿做完一块蛋糕,教师选取一幼儿做的蛋糕,让幼儿观察期

厚薄,引导幼儿讨论并得出结论:确定蛋糕的厚薄,要两块蛋糕进行比较才知道。

2、出示两块蛋糕,让幼儿比较厚薄,再出示1块蛋糕,将3快蛋糕进行比较,帮助幼儿在比较的过程中学会用最厚、不厚不薄、最薄的词汇来啊描述其特征,提问:刚才这块最厚的蛋糕为什么现在变成不厚不薄的呢?引导幼儿理解厚薄比较的相对性。

三、蛋糕排序

1、幼儿用橡皮泥做蛋糕,按要求一次做出厚薄不一的3块蛋糕,用语言描述,然后比较厚薄并进行排序。

2、引导幼儿用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排序。

数学教案大班教案参考6篇相关文章:

大班关于脚的教案参考8篇

幼儿大班关于树的教案参考8篇

大班关于藕的教案参考8篇

森林防火教案大班教案6篇

小马过河教案大班教案推荐6篇

幼儿教案手工大班教案优秀6篇

7的加法教案大班教案6篇

美术绘画教案大班教案精选6篇

6的加减法教案大班教案5篇

大班数学课教案6篇

数学教案大班教案参考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99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