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多样化的教案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复杂的知识点,制定一份完整的教案,需要我们提前研究教材、了解学生,还要预设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大爱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商的近似数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商的近似数教案篇1
一.教学内容:
求出积的近似数和有关它的一些内容。
二.教学目的:
(1)进一步巩固小数乘法计算。
(2)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值。
(3)体会“四舍五入法”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应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难点:要根据实际
需要求出积的近似值。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保留一位小数
2.34 5.68
2.保留两位小数
4.256 34.708
3.保留整数
5.67 6.502
(二).导入课:
1.老师出示几个语句,你知道那些句子表达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你是根据句中的哪些字词来判断的呢?
(1)我们班有28人
(2)这个箱子里大约有23个苹果。
(3)小明的身高是172厘米,体重约60千克。
2.我们生活中有时需要很准确的数字,但是有些时候往往不需要知道很精确的数字,只需要知道它们的近似值就可以了,那我们一般用什么方法来取近似值生:四舍五入法
3.师:现在就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小数的近似值。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2.095 4.307思考并回答:怎么样用“四舍五入法”将这些小数保留整数、一位小数或两位小数,去它们的近似值?按要求,它们的近似值各应是多少?
4.揭题谈话: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数。
板书:积的近似数
(三).探求新知:
1.出示例6: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狗约有多少亿个嗅觉细胞?(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1)读题,找出已知所求,列式计算,板书:0.04945
(2)指明板演,集体订正。
(3)按要求,积保留一位小数,怎么保留?结果怎样?
0.49 ×45 ≈ 2.2(亿个)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那么谁来归纳一下?生答,互相补充,归纳概括:我们求积的近似数时,首先求出积的准确值,然后明确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再看比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上的'数字,按“四舍五入”法截取积的近似数。
(四).巩固练习:
1.填空题:
(1).积是4.56保留一位小数( )
(2).积是6.075保留两位小数( )
(3).积是45.9保留整数( )
2.要完成第10页的“学一学”
(五).小结:
四舍五入法:
0------4要舍去。
5------9向前进一位,再舍去。
(按着要求再用“四舍五入法”)
五.布置作业:
第13页1 . 2
教学反思:
(一).优点:
(1)从实际问题中取材,使学生更快进入新知学习中,也能让学生体会源于实际生活而且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在出示图片后让学生自己提取信息、提问、解答,意在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不足:
(1)引入太冗长,“四舍五入法”是四年级所学的内容,对五年级学生来说不是难点,因此可以直接入题。重难点把握不是很准确,没能很好分析学生的学情。
(2)内容过于简单,不够充实,练习的时间过长了。可以再根据生活中实际情况深入内容,渗透“进一法”和“去尾法”。
(3)在上课时,由于自身经验不足,在对及时抓住学生的反馈给予及时的评价和引申方面有很大欠缺,比如:我在问学生你们想付给他多少钱时,学生的答案很多,有的说6元,有的说6.1元,这些我都没能及时抓住学生的反馈,完美地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教学。
(4)在巩固练习的习题设置上不懂得延伸,2、3两题设计意图有点重复,其实可以直接用其一进行延伸。
商的近似数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知识迁移,使学生能根据要求正确地运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2.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个小时的近似数时表示的精确程度,理解求得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3.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旧知迁移新知和类比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求小数的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情境导入。
1.师:同学们好!很高兴今天能和大家一起学习。我一看见同学们就感觉很聪明,是不是这样?既然如此,老师就来考考你们,看看同学们表现如何!
2.板书出示:老师这有个数,请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先写黑板:12953≈1万
3.师:你是怎么想的?(省略万以后的位数,就是看尾数的最高位千位。千位是2,比5小,舍去。)
师:得数约等于1万,千位还可以是哪些数?(0、1、3、4)尾数的最高位比5小,直接舍去尾数。
师:如果得数约等于2万,千位上又可以是哪些数呢?(5、6、7、8、9尾数的最高位等于或大于5,向前一位进1,再舍去尾数。)
4.师:刚才我们求的是整数的近似数,你能说出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吗?
学生说方法。(板书:求整数的近似数,先看所省略的最高位上的数是不是满5,再用四舍五入法保留。)学生齐读。同学们读得真好,和你们一起学习真快乐!
二、整合情景,探究交流。
1.师:今天我们来研究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在实际应用小数时,往往没必要说出它的准确数,只要它的近似数就可以了。如:昨天豆豆体检,量得身高是(板书):0.984米。平常不需要说得那么准确,我们一般怎么说豆豆的身高呢?(学生讲,红红姐姐说豆豆身高0.98米。或1米。看回答情况板书。)
这就是0.984的近似数,你是怎么得到豆豆的身高的近似数?你们能利用已学的知识来说一说吗?
保留两位小数,就要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看千分位。千分位是4,小于5,把尾数舍去。所以0.984≈0.98。
谁再来说一遍?(2-3名同学。表扬。)
2.(如果说的是1米,0.984的近似数还可以是多少?)小白弟弟的说法和小红姐姐不一样,他认为“豆豆身高约1米。”你能说说他的想法吗?
(保留整数,就要省略整数后面的尾数,看十分位。十分位是9,大于5,向前一位进1。所以0.984≈1。)谁再来说一遍?。请同桌把这两题的思考过程互相说一说。
3.同学们真能干,其实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求小数的近似数。(板书课题)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求近似数的过程,你发现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是怎样做的?(学生回答。)求小数的近似数和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相同。板书:小数。全班读--求小数的近似数,先看所省略的最高位上的数是不是满5,再用四舍五入法保留。
4.现在,老师来考考你们,0.984可以保留整数、保留两位小数,如果0.984保留一位小数,应该是多少?(保留一位小数,就要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看百分位。百分位是8,大于5,向前一位进1。十分位上9加1得10,再向个位进1,所以0.984≈1.0。)
5.学习了求小数的近似值,老师有一些疑惑不能解开,(幻灯出示)0.984保留一位小数得1.0,小数末尾的0能去掉吗,为什么?(指名回答。)
不能,题目要求保留一位小数,必须要0占位。求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零不能去掉。
求得的近似数1.0和1比较,哪一个更精确一些,为什么?
幻灯演示:保留整数为1,原来的'准确长度在1.4与0.5之间,保留一位小数是1.0,原来的长度在0.95与1.04之间。尽管两个数的大小相等,但表示的精确程度不同,小数保留的位数越多,精确的程度越高。
三、练习。(智力闯关。)
同学们利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来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能运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1.第一关。保留一位小数。
0.58≈0.63.788≈3.8
精确到百分位。精确到百分位就是保留几位小数?
12.004≈12.001.987≈1.99
保留整数。
9.956≈109.0448≈9
2.第二关。在□里填数。
2.9□≈2.98.5□7≈8.56
3.第三关。
姚明的身高约为2.2米,姚明的身高可能是多少米?
2.15(6、7、8、9)2.155……
2.20(1、2、3、4)2.……
四、全课。
你今天有哪些收获?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
板书设计
求小数的近似数
12953≈1万0.984≈0.98保留两位小数,看千分位。
小于5,舍去。小于5,舍去
0.984≈1.0保留一位小数,看百分位。
0.984≈1保留整数,看十分位。
大于5,向前一位进1。
商的近似数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四舍五入”法是截取积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2、掌握求小数乘法的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求小数乘法的积的近似数的过程,体验迁移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知识源于生活。
二、教学重点
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数。
三、教学难点
能根据生活实际灵活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数。
四、新授
(一)导入(复习导入)
师:在开始新课程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之前小数乘法学习了哪些内容?
生:小数成整数和小数成小数。
师:今天学习积的近似数。一说到求近似乎,想一想,我们四年级学过求什么数的近似数?
生:求小数的近似数。
师:还都记得怎么做吗?
生:记得(忘了)。
师:让我们先来热热身,看看谁掌握的最为牢固。
(ppt展示题目)
求下列小数的近似数,并说出你的思考过程。
5.3456.2680.402
要求:
1、(精确到十分位)
2、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
通过做题,总结规律:
1、先确定保留的数位,在要保留的'数位下划条横线;
2、将下一位上的数同“5”作比较,如果小于5,则舍掉;如果大于5或者等于5,则向前进1。(四舍五入法)
3、取近似数时,若末尾的“0”起到占位的作用,则不能去掉
(二)情景导入
例: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狗约有多少亿个嗅觉细胞?(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找同学读题两遍,让同学自己提取信息、列式,让同学到黑板上做题板书,并说出思考过程。
0.049×45=2.205≈2.2(亿个)竖式略
答:
此处强调两点,一个单位,一个答句不能丢。
(三)、经典练习
0.95×0.95(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0.95×0.95=0.9025≈0.9(竖式略)
想一想,若此题改为保留两位小数,怎么做?(做在练习本上)
0.95×0.95=0.9025≈0.90(取近似数)
(四)、做一做(书上)p11现学现练,加深印象。
1、计算下面各题
0.8×0.9=0.72≈0.7(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1.7×0.45=0.765≈0.77(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一种大米的价格是每千克3.85元,买2.5kg应付多少钱?(联系实际生活,保留适当的小数位数)
延伸:实际生活中,常用的纸币面值为元、角,所以保留一位小数即可!
五、小结
1、学生自己谈收获。
2、老师总结课程重点。
商的近似数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理解商的近似数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掌握小数除法计算中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求近似数。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除法计算中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题意正确求出商的近似数。
教学方法:
注重新旧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总结。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旧知:(出示如下题目)
1.用“四舍五入”法将下面的数改写成一位小数。
8.7693.45212.7118.64
2.计算下面各题,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43×4.67 12.15×3.41
订正答案,并通过问题:你是用什么方法求这些数的近似数?
(保留几位小数就看这位小数后面的数位,大于4就向前一位进一,小于五就舍去。师引导总结方法的名称:“四舍五入”法。)
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商的近似数”。(板书课题:商的近似数)
二、互动新授
1.出示教材第32页例6情境图。
阅读情境图中的信息,并问:怎样解决爸爸提出的问题呢?
引导学生自主列算式,并试着计算:19.4÷12
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会发现除不尽。这时,师引导学生小组交流,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通过交流,学生可能会想到:实际计算钱数时应该算到分,因为分是人民币的最小单位;也可以算到角,因为现在买东西时已经不用分了。
教师小结:根据我们的生活实际,当所买的商品数量少的时候,可以保留整数,或者保留一位小数,或者两位小数。当然如果数量很多的时候,通常会计算到分,这就要根据我们的实际需要进行取近似数了。看来取近似数一种是按照要求去取,一种是按照实际情况去取。(板书:按要求取,按需要取。)
然后再引导学生想一想:算到分和角时分别需要保留几位小数?
(算到分要保留两位小数,算到角就要保留一位小数。)
师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除的时候应该怎么算?
小组讨论后,学生汇报:保留两位小数,就要算出三位小数,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保留一位小数,就要算出两位小数,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
让学生自己用竖式计算:19.4÷12。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2.提问:说一说如何求商的近似数?
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引导学生小结:求商的近似数时,只需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然后再用“四舍五入”法就可以取近似数了。或者除到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后,不再继续除了,只把余数同除数作比较,若余数比除数的一半小,就说明求出下一位商要直接舍去,若余数等于或者大于除数的一半,就说明要在已除得的商的末一位加上1。同时,求商的近似数的时,不需要算出商的准确值之后再进行取舍。
3.引导学生比较求商的近似值和求积的近似值的异同点。
小组讨论后发言:相同点:都是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不同点:积的近似数要求出准确数之后再求近似数;商的近似数不需要求出准确数,只需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就可以求近似数。
师小结:求商的近似数非常重要,有时按照要求取近似数,有时按照实际取,在取商的近似数的时候,要明白应该除到哪位就可以不用再除了。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32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它们的.近似值分别是怎么取的。有些题保留指定小数位数后,近似数的末尾有0,要让学生说说是如何处理的。如第2小题1.55÷3.9,保留两位小数是0.40。
四、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了什么知识?有哪些收获?
引导学生归纳
1.求商的近似数时,计算到比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将最后一位“四舍五入”。
2.求商的近似数的时候不需要算出商的准确值之后再进行取舍。除到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后,不再继续除了,只把余数同除数作比较,若余数比除数的一半小,就说明求出下一位商要直接舍去,若余数等于或者大于除数的一半,就说明要在已除得的商的末一位加上1。
商的近似数教案篇5
教学内容:
p23例7、做一做。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多角度思考问题,灵活地取商的近似数。
重点:
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求商的近似数,会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难点:
使学生能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多角度思考问题,灵活地取商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一位小数.
6.037.98
2.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两位小数.
8.7857.6024.0035.8973.996
做完第1、2题后,要让学生说明其中小数末尾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
3.计算0.38×1.14(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二、新课
1.教学例7:
教师出示例7,口述图意,再列式计算。当学生除到商为两位小数时,还除不尽。教师问:“实际计算钱数时,通常只算到‘分’,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要除到哪一位?为什么?(应该保留两位小数,只要算出三位小数,然后按“四舍五入法”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横式应该怎样写出?教师板书.
教师问:表示计算到“角”需要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要除到哪一位?应该约等于多少?
教师要让学生想一想:“怎样求商的近似值?”(首先要看题目的要求,应该保留几位小数;其次,求商时,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然后再“四舍五入”。)
我们学习班了求积的近似值和求商的近似值,比一比这两者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p23做一做:
教师让学生按要求进行计算,巡视时,注意学生计算时取商的`近似值的做法对不对.做完后,让学生说一说按照不同的要求,取不同的商的近似值是怎样求出来的?(计算出商的小数的位数要比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
师:解题时用了什么技巧?
三、巩固练习
1、求下面各题商的近似数:
3.81÷732÷42246.4÷13
2、p26第10题第(1)题。
四、作业:
p26第10题第(2)题、第11题。
五、总结:
今天大家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商的近似数
3.81÷7≈0.5432÷42≈0.76246.4÷13≈18.95
0.5440.76118.953
商的近似数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观察、合作学习探索出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并理解为了保证近似数的精确值,近似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2、培养学生有条理、有依据地进行思考的习惯,以及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和有条理地描述学习过程的能力。
3、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为了保证近似书的精确值,近似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昨天学了改写小数,板书:改写
说说改写的最本质的要求是什么?(大小不变)
指出在改写中主要的2个问题:
(1)漏写单位名称;
(2)改写好后,小数末尾的0要化简。
2、改写
分别改写成“万”和“亿”为单位的小数。
指名说说具体的方法。说“万”的时候注意末尾的0,说“亿”的时候注意位数不够的时候用0补。
二、学习新知:
1、理解“精确”:
通过预习,你知道今天要学什么?(板书:近似数)
你想到什么?(≈、四舍五入)
2、读,并写书数据: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大约是1.496亿千米。
问:这是一个几位小数?
现在学习精确到整数?精确到十分位?精确到百分位?分别是多少。
(1)精确到整数,你怎么理解的?结果是多少?为什么?
(2)精确到十分位,你怎么理解的?结果是多少?为什么?
(3)精确到百分位,你怎么理解的?结果是多少?为什么?
比较两个小数:1.5,1.50这后面的小数能不能也写成1.5?为什么?
指出:题中要求要精确到百分位,也就是保留两位小数,不能化简。
3、补充:0.9946
分别请学生思考并回答:保留整数?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
注意进位问题
4、比较两个概念:改写、精确
你能说说它们的区别在那里?
达成共识:改写时大小不改变,用“=”,精确时得到的是近似数,用“≈”
三、巩固练习:
1、试一试。指名说出近似数。指出要看清楚保留的位数。
2、练一练。
(1)求下面各小数的近似数。(略)
指名说说结果,遇到困难的加以指导。
(2)先改写成用“万人”作单位的数,再写出它们的近似数。
注意解答的顺序、联系。指名交流。
3、完成p.43的练习。
(1)第4题。写出表中各小数的近似数。
(2)第5题。身高、体重的精确。要注意精确的位数。
(3)第6题。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上下两个数对比,说说为什么一个填“=”?一个填“≈”?
(4)第7题。注意审题:“改写”。按要求完成并交流。
(5)第8题。审题,明确题目要求,规范地书写解答。交流。
四、布置作业。
商的近似数教案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