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优秀教案7篇

时间:
dopmitopy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定期更新的教案,教师能够保持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和相关性,不少教师在教案中遗漏了对学生能力的评估部分,大爱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教师优秀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教师优秀教案7篇

教师优秀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菠菜的外形特征。

2、知道多吃菠菜身体好,有爱吃蔬菜的习惯。

3、体验与他人分享的情感。

4、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5、让幼儿了解常见蔬菜的营养价值,知道多吃蔬菜有利于身体建康成长。

活动准备:

1、老师和幼儿一起到自选市场挑选菠菜,在活动室布置自选市场的货架,将洗尽的青菜、菠菜、萝卜等分别装入一次性餐盘,用保鲜膜封好,放在货架上。

2、教师用:电炒锅、铲子、盘子、筷子、鸡蛋、葱、姜、油、盐、糖、味精。

3、幼儿用:小切菜板、塑料小刀、小筐、小盘及牙签。

活动过程:

1、以游戏的口吻引发幼儿和老师一起做菠菜炒鸡蛋的兴趣。

2、观察菠菜的外形特征

先请幼儿洗净手,然后,撕开保鲜膜取出菠菜,家一起看看说说菠菜的样子。(菠菜的叶子是绿色的,根是或粉白色的)

3、讨论菠菜的吃法。(油炒、凉拌、做汤、包饺子)让幼儿说说菠菜的营养。

4、拣菠菜。让幼儿将叶子一片一片掰下来,数一数自己拣的这棵菠菜有几片叶子。

5、切菠菜。老师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6、鸡蛋炒菠菜。

老师先介绍炒菜的用具和调味品,然后打鸡蛋。幼儿数一数打了几个鸡蛋,观察刚磕开倒进盘中的鸡蛋是什么样,用力搅拌后的鸡蛋又是什么样,听一听鸡蛋入油锅的声音,看一看炒完的鸡蛋变成什么样,闻一闻葱花入锅的味道及炒熟的菠菜鸡蛋的味道。

7、品尝与分享。

教师优秀教案篇2

活动形式:

团体或小组教学

教学方法:

童谣游戏法

活动目标:

1、知道九月十日是教师节,并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尊敬。

2、培养师生之间的情感。

核心要素:

九月十 教师节 做贺卡 表感??

好老师 真操劳 祝愿您 身体好

活动准备:

1、正方形各色邹纹纸,细铁丝,剪刀,胶水,贺卡。

2、《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录音磁带一盘。

基本过程:

(一)导入活动:

1、给幼儿看日历,提问:“9月10日是什么日子?”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要有教师节?为什么大家都要尊敬老师?我们是怎样在老师的和照顾下长大的?

2、教师朗读诗歌《老师,我想对你说》,请幼儿欣赏。

3、引导幼儿理解诗歌内容:诗中写了什么?诗中所写的老师是什么样子?我们小朋友对老师的爱像对谁的爱?

4、请几个幼儿当小老师,教全班幼儿读儿歌,使之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

5、播放《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歌曲,教师带领幼儿在欣赏歌曲的同时,向幼儿解说歌词,使他们知道对老师要有感恩之心。

(二)关键步骤:

1、请幼儿分组讨论,应该怎样为老师庆祝节日?

2、分组进行手工制作:折纸花、做贺卡、排练舞蹈。

3、教师与幼儿一同观看由幼儿表演的节目《老师·老师·您真好》

(三)结束部分:

把作品献给老师,用实际行动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并送上自己祝福的话。

活动延伸:

1、在家长园地内创设“老师,我想对你说”园地,给幼儿开辟另一老师条交心的渠道。

2、为自己喜欢的老师画像,或送给老师画册,留下自己最美好的祝福。

3、请幼儿园各岗位的老师来到班级,介绍自己的工作和体会,让幼儿了解老师,感受老师的'辛苦。

家园互动:

请家长委员会成员参与班级活动,当班级的记者,为老师和幼儿照相,并布置展板,记录老师一天工作的照片等,说一说他们眼中的老师。

注意事项:

朗诵诗歌第一遍时由老师带读,然后请幼儿来读,并加上自己的感情,可以让能力强的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仿编诗歌。

教师优秀教案篇3

【教学目的】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人工驯良的马和天然野生的马的特性。

2、学习对比的写法。

3、理解课文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重点难点】

1、重点:

⑴ 理解人工驯良的马和天然野生的马的特性。

⑵ 学习对比的写法。

2、难点:

理解课文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解决生字词:(读一读 写一写)

觑 鬣 剽悍 疆场 驯良 勇毅 窥伺 迎合 疮痍 枉然 阔绰

观瞻 妍丽 庇荫 遒劲 犷野 畸形 颚骨 慷慨以赴 相得益彰

有过之无不及

2、朗读全文,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

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布封(1707~1788),法国博物学家、作家。代表作为博物志《自然史》。

2、导语:

马是人类忠诚而高贵的朋友。当你看到一匹拉着车的马喘息着默默地走过的时候,你是否会想到在广漠的草原纵情奔腾的成群的野马,它们的生存状态不同,外形、性格也迥然不同,你注意到了吗?下面我们一起研讨布封的《马》,大家一定有所收获。

三、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课文写了两种不同生存状态下的马,找找看课文那些地方各写了那一种马?

明确:

第一部分(1~2)写人类驯养的马。

第二部分(3~5)写天然野生的马。

2、讨论:人工驯养的马有什么特性?从课文中找出这些词语。

明确:

⑴ 无畏的精神,勇毅,慷慨以赴,兴奋鼓舞,精神抖擞,耀武扬威。

⑵ 驯良的性格,克制,屈从,舍己从人,迎合,无保留地贡献着自己,舍弃生命。

3、天然野生的马有什么特性?从课文中找出这些词语。

明确:

⑴ 美质:动作的自由,自由自在的生活,“既不受拘束,又没有节制”,“因不受羁勒而感觉自豪”,“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强壮、轻捷和遒劲”,“充沛的精力和高贵的精神”。

⑵ 美德:“绝不凶猛”,“豪迈而犷野”,“互相眷恋,依依不舍”,“和平生活”,“欲望既平凡又简单”不“互相妒忌”。

⑶ 美貌:“身材高大而身体各部分又都配合得最匀称、最优美”,“它的头部比例整齐,却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相得益彰”,“高贵姿态”,“它的眼睛闪闪有光,并且目光十分坦率;它的耳朵也长得好,并且不大不小”,“它的鬣毛正好衬着它的头,装饰着它的颈部,给予它一种强劲而豪迈的模样;它那下垂而茂盛的尾巴覆盖着、并且美观地结束着它的身躯的末端。”

四、问题探究

4、文章在描述马的外在特征时,用了其他七种动物作比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通过比较突出的描写马的身体是大自然的杰作,盛赞马的高贵姿态。

5、本文既写了人工驯养的马,又写了天然野生的马。反复阅读课文,说说这两种生存状态中的马各有什么特性,你更欣赏哪种马?为什么?

明确:(根据课文内容描述,言之成理即可)

五、体验与反思

6、马是人类忠诚而高贵的朋友,但是人是不是马的朋友呢?

明确:人对马是“养育”“训练”“驱使”“奴役......驯养”,马成为人的奴隶。不仅如此,人还用“鞍辔”“羁绊”约束它,用“衔铁”“马刺”“铁钉”残忍地禁锢它,使“它们浑身的姿态都显得不自然”。更悲惨的是有些人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摆阔绰”,“壮观瞻”,给马“戴上黄金链条”,把马的“项鬣编成了细辫,满身盖着丝绸和锦毡”,“侮辱马性”,使马成了人类的玩物。

7、如何理解“它的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这句话?

明确:首先,“”一词是拟人化用法,指的是人类对马的驯养。其次,“以丧失自由而开始”指马一出生就受到人的照料,被人喂养,而不是自由自在地自己去觅食;“以接受束缚而告终”,包含两层含义:

(1)指马被套上缰绳,披上鞍辔,戴上衔铁,钉上蹄铁;

(2)指马从思想上接受服从的观念,服从成为马的天性。

文章用这一句话概括了人类对马所做的一切,表达了作者对马的深刻同情。同时也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

六、小结

这是一篇介绍马的科学小品,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用文学的笔调,描绘了马只两种生存状态下的不同形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的由衷赞美,对“被人养育”“经过训练”“供人驱使”的马的深刻同情。

七、作业

1、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一、二题。

2、反复朗读,体味欧化语言。

3、学习本文写法,课外仔细观察动物的活动,写一篇以动物为主角的散文。

教师优秀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14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知道大家在生活中应该相互的关爱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会写6个生字,能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知道全家人在生活中应该相互关爱

第一课时

一、教学过程

(一)、导入、提题

我们都有一个温暖的家。每天我们全家人都看电视。提题:看电视

能谈谈你的家的.成员都喜欢看什么节目?

但是,小明家看电视真有些奇妙。奇妙在哪里呢?打开课文《看电视》

二、教学新课

(一)初读课文

读准字音,想想课文中什么事很奇妙呢?

(二)自读课文

1、再读课文找出生字,生字多读几遍

2、记住生字字音(检查生字情况:分节读,正音)

(三)生字教学

1、合作学习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2、出示词语巩固生字

(四)写字教学

全家两字教学

(五)读懂课文

1、再读课文,读懂后让你上来排顺序

爸爸和我足球迷

奶奶京剧听的入迷打盹睡觉

爸爸和我足球乐的直叫一起拍手欢呼

妈妈音乐舞蹈

2、找出把足球赛转成京剧的小节?

爸爸再看球赛时想到了什么?

3、结果奶奶听的入迷,我和爸爸都在打盹睡觉。

奶奶又怎么想了呢?

找出京剧换成足球这一节?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生字

二、学习四五小节

(一)自读一二三四五小节

(二)细读

1、学习第四小节

(1)第四小节你读懂了什么?(接小节提示形式说明)

(2)看到妈妈一脸的疲劳你怎么想?

(3)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五小节

(1)自读

(2)指导?号的朗读

(3)每个人心里都装着一个什么秘密呢?

(4)指导朗读

三、写字教学

1、教师范写

2、学生描红交流

3、学生练写

四、指导整体朗读

五、拓展教学

教师优秀教案篇5

一、活动目标:

1、让孩子们知道9月10日是我们中国的教师节。

2、通过活动激发孩子关心老师的感情。

3、培养孩子大胆的表现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活动准备:

1、很多老师平时教学活动和生活活动的照片被做成幻灯片,记录下“生日快乐”。

2、每个人都有一个小盘子和一张各种颜色的皱纹纸。

三、活动过程

1、说说你身边最熟悉的.老师,长什么样?

我们班有多少老师?谁能告诉我们我们小国a班的老师长什么样?(请与个别儿童交谈)

2、看幻灯片,了解老师的劳动。

看看老师们每天都在做什么。(逐一幻灯片)老师每天都很辛苦。

3、让孩子说说如何尊重老师的劳动,关心老师。

吃饭的时候不要浪费食物,做活动的时候要听老师的话,等等。

4、解释一下教师节的日期,第一个教师节是在1985年。

为了倡导尊师重教,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我国专门将9月10日设立为教师节。1985年是我们老师的第一个节日,老师们终于有了自己的节日。

6、做长寿面,过教师节。(老师的导游)

我们在中国的所有老师都很高兴,9月10日举行了各种庆祝活动。老师放假了,我们庆祝一下,好吗?生日和节假日一般吃什么?(蛋糕,长寿面)我们给这里的老师做一碗长寿面好吗?让我们在面条中加入果汁和蔬菜汁,使它们更有营养,这样我们的老师吃了后身体会很好。

教师优秀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认一认、比一比,引导幼儿感知长方形的基本特征。

2、启发幼儿学习按图形特征归类,巩固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3、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难点

1、重点:感知长方形的特征。

2、难点:会按图形特征进行归类。

活动准备

1、几何图形若干(正方形、长方形、圆形)。

2、剪刀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几何图形让幼儿辨认。

教师:“小朋友说一说黑板上有哪些图形?”(圆形、正方形)

二、图形分类。

教师:“黑板上有这么多图形,谁会把一样的图形放在一起,并数一下一共有几个?”

三、认识长方形。

1、教师手指长方形,“这是什么图形?它和正方形有什么地方是一样的,什么地方是不一样的?(它们都有四条边,四只角;正方形每条边都一样长,长方形每条边不一样长。)”

2、教师在幼儿讲述时,可将长方形和正方形进行比较,引导幼儿观察它们的不同。

四、通过折叠验证:

知道长方形上下两条边是一样长的,左右两条边也是一样长的。”

1、教师:“现在请小朋友把长方形的长边比一比,短边再比一比是不是一样长的?”

2、小结:长方形的上下两条边是一样长的,左右两条边也是一样长的。四个角都是一样大的。

五、幼儿操作。

1、请小朋友拿一张图形纸把它剪一剪,让它变成长方形。

2、给长方形涂颜色。看看图上有什么图形,请小朋友给长方形涂上颜色。

教师优秀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能细致观察梧桐树叶叶脉的结构特征,初步了解叶脉的作用.

2.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理解词语:主脉、侧脉.

活动准备

1.《梧桐树叶脉的秘密》记录单(梧桐树叶形状的纸片若干),人手一个放大镜.

2.叶脉书签、叶脉图片、叶脉ppt、梧桐树叶以及其他园内幼儿常见的树叶等.

3.幼儿已经观察过落叶的现象,捡拾过落叶,绘画活动中给“梧桐树叶”涂过色.

活动过程

1.欣赏幼儿绘画作品,引发对叶脉的关注.

(1)教师:秋天到了,梧桐树的树叶都飘落下来了.昨天,我们用笔把这些美丽的梧桐树叶都画了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朋友眼中观察到的梧桐树叶是怎样的.

(2)(引导幼儿关注画有叶脉的树叶)这幅画好像和别的有点不一样,这些线条是什么?(引出叶脉)小朋友们画的叶脉是什么样的?

2.观察梧桐树叶的叶脉,探索其结构.

(1)自由观察实物.

●教师:我们仔细看看梧桐树叶的叶脉到底是怎样生长的.请每人拿一片树叶观察,你觉得观察哪一面会把叶脉看得更清楚一些呢?

●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及时肯定有的小朋友既能观察叶子的正面又能观察叶子的反面.

(2)细致观察并交流.

●教师出示叶脉ppt:我们一起看一看、说一说叶脉是什么样的.

●认识主脉和侧脉.

提问:你发现叶脉了吗?有几根非常明显的叶脉?(引出主脉)主脉是从哪里生长出来的?一直长到什么地方?除了主脉,还有其他的叶脉吗?(引出侧脉)侧脉是怎样生长的`?

(3)用放大镜观察细脉.

教师:除了主脉和侧脉,还有其他的叶脉吗?我们用放大镜来仔细看看,你看到什么啦?你发现了叶脉的什么秘密?(幼儿用放大镜观察时,引导幼儿顺着叶柄向下看,发现叶脉由粗到细、像许多的管子连接在一起、像一张大网等秘密.)

(4)幼儿在记录单上绘画自己观察到的叶脉.可边用放大镜观察边绘画.

3.讨论叶脉的作用.

(1)教师:叶脉为什么会长得像一张网?为什么会粗细连在一起,一直生长到叶片的各个部分?叶脉有什么用?

(2)(观看ppt)叶脉输送养分:植物通过根在泥土里吸收水分和养料,然后传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为了传送养料,植物从根的末端开始,经过茎到叶子的位置,这些管子藏在茎里面,平时是看不见的,但是到了叶子里面就变成了更细更小的分叉的管子,它们就是叶脉,我们从外面就能看到.

(3)支撑叶子:叶脉就像我们身体里的骨头,把叶子支撑起来.

4.拓展.

(1)教师:除了梧桐树叶长有叶脉,其他的树叶也有叶脉吗?幼儿自己选择不同形态的叶子进行观察、比较.讨论交流:它们有叶脉吗?它们的叶脉是怎样生长的?和梧桐树叶的叶脉一样吗?

(2)小结:树叶的形状不同,叶脉生长的形状也会不同,但是它们都会有叶脉,叶脉可以帮助树叶输送养料和水分,还可以起到支撑树叶的作用.

活动延伸

1.收集更多种类的树叶,观察并记录它们的叶脉.

2.教师记录并组织幼儿讨论他们自己提出的关于叶脉及植物的问题,引发幼儿对植物的学习兴趣.

教师优秀教案7篇相关文章:

教师申请调动申请书优秀7篇

教师个人优秀主要事迹材料800字7篇

幼儿园教师的教案推荐7篇

教师我的理想作文优秀7篇

教师节演讲稿优秀7篇

事业单位年度教师个人总结优秀7篇

有关教师的演讲稿范文优秀7篇

镇优秀教师事迹材料参考7篇

教师竞聘的演讲稿优秀7篇

2023教师上半年工作总结优秀7篇

教师优秀教案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97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