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画表情教案6篇

时间:
Trick
分享
下载本文

大家在撰写教案时,常常会讨论如何有效利用课堂时间,教案实施前,教师应与同事进行充分的交流和讨论,下面是大爱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幼儿园教案画表情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幼儿园教案画表情教案6篇

幼儿园教案画表情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熟悉各种qq表情,初步了解qq表情在网络交往中的运用。

2.根据情景选择适合的qq表情,了解合适的情感表达方式。

3.在游戏中体验、表达各种情感,感受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自制历险图人手一张。

2.若干qq表情。

3.每组一份qq表情(里面有各种表情贴纸)

活动过程:

(一)通过qq聊天,激发兴趣。

通过在线qq聊天,初步了解qq表情在网络交往中的运用。

教师:听,这是什么声音?你们有没有听过这种声音吗?你们知道这种什么是代表什么意思?

教师小结:qq和电话一样都是用来和别人说话、聊天的。

(二)播放flash动画,引出主题

1.根据flash动画,进行猜表情活动。

播放第一段动画,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qq表情。(掉到洞里会是什么表情?)请2-3名幼儿来学一学,遇到什么事情的时候我们也会有这种表情?

(环节简析:qq表情既动态又夸张可爱,非常迎合幼儿的"口味"。让幼儿根据情景猜测、选择qq表情这个环节能给幼儿带来"玩"的感觉,还能调动幼儿原有的生活经验,从而引发他们体验、表达各种情感。同时迁移到实际生活中,什么时候我们也会有这样的表情,巩固惊讶、恐惧这两个表情)

2.通过flash动画感知qq表情的趣味性播放第二段动画,根据所播放的动画,讲述故事内容。有一只小猴子爬到树→要去摘苹果吃→因为吃了太多的苹果呕吐了)师:这里可以用什么样的表情表示,请你来贴一贴。

(环节简析:让幼儿根据动画讲述故事内容比前一环节更加富有难度,提升了幼儿的已有水平。好玩、生动的情节也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3.根据flash动画,猜测故事。(惊恐→看到大灰狼)播放第三段动画,根据qq表情的变化,创编故事。

师:请你观察动画,如果是你看到了大灰狼,你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呢?你看到大灰狼之后你会做什么呢?(小组讨论)(环节简析:根据qq表情的变化,猜测、创编故事比前二个环节增加了难度,既调动了幼儿的生活经验也发展了幼儿的想像力。)

4.运用flash动画,引出各种qq表情(qq大转盘)播放第四段动画,让幼儿感知qq表情的多样性。

(环节简析:这样的结尾很快乐,还能给幼儿展现出更多的qq表情,同时为下一个环节做好铺垫。)

(三)自制qq表情历险图

1.教师介绍要求

(1)幼儿集体观看大历险图,发现问题师:这一次请小朋友看一看,你发现了有哪几个困难?说一说。

师:现在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去玩大历险,请你从大历险的图上选取一条路线来走。

(2)面对这些困难,qq的表情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师:遇到你自己选择的困难,想一想解决的办法。你的qq表情是怎样变化的?为你的历险图编一个好听的故事。

2.小朋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环节简析:本次自制表情历险图是活动的高潮,也是巩固环节。让孩子们在玩一玩中体验到qq表情的多变性,从而联系到现实生活中,如果遇到了类似的问题,应该怎样表达)

(四)结束活动

协助小朋友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

幼儿园教案画表情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运用多种感官感知8以内的数,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2、培养幼儿对计算活动的兴趣。

二、重点及难点:

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数量;通过触摸感知数量。

三、活动准备:

屏风一个,纸箱制操作人手一个,上有魔法书(红、黄、绿、黑)4本及圆点卡片(2-8)一套,内藏一串珠子(4颗)录音机、磁带。

四、活动过程:

(一)语言引导、激发兴趣

表情娃娃和我们一起玩游戏,动动脑筋把它们找出来。

(二)感官练习、感知数量

1、运用视觉感知数量。

(1)打开红魔法书:6只苹果,找出6号房间的娃娃:鬼脸娃娃。

(2)打开绿魔法书:8条鱼,找出8号房间的娃娃:惊讶娃娃。

说明:注意幼儿点数习惯的培养,巩固幼儿手口一致点数的能力。

2、运用听觉感知数量。

打开黄魔法书,请小耳朵帮忙一起找娃娃。

(1)5下鼓声,举起5点卡片,找出5号房间的娃娃:开心娃娃。

(2)7下鼓声,举起7点卡片,找出7号房间的娃娃:生气娃娃。

说明:听、默数对大部分幼儿来说尚有困难,老师予以适当指导并提醒幼儿数在心里。

3、运用触摸觉感知数量。

打开黑魔法书,请小手帮忙一起找娃娃,摸出箱子内的珠子数(4颗),举起4点卡片,找出4号房间的娃娃:伤心娃娃。

说明:通过触摸感知数量是幼儿从来未尝试过的形式,教师可提醒幼儿摸一颗、数一颗,使幼儿能获得成功体验并了解方法。

4、请宝宝们学做各种表情,随着音乐欢快起舞。

幼儿园教案画表情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表情游戏感受各种表情所包含的心情;

2.能够通过观察人物的不同表情,猜测人物的心理;

3.初步感知各种表情的含义,了解表情是人物内心的写照。

活动过程:

游戏导入:表情表情变变变(哭/笑/生气……)

一、我的表情

尝尝老师带来的小礼物(盐,糖,辣椒粉等),其他小朋友猜猜看,他尝到的是什么……

用相机拍下他们的表情。再在电视上回放,让小朋友再次猜一猜。最后由尝的小朋友提示,一起说出尝到的是什么。

二、表情歌

一起边唱边做律动《表情歌》

三、我们的表情

一起看看胡图图的各种表情,说说他的故事。(是生气,是因为身生气了呢?)

再对比小朋友的照片,说说看小朋友的表情和胡图图的表情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夸张)学一学胡图图的表情。

四、妈妈的表情

回想一下胡图图的妈妈生气的表情(头发像火烧,眉毛皱在一起,牙齿咬得很紧……)

说说妈妈丰富的表情

活动延伸:画表情

画一幅妈妈的表情画

幼儿园教案画表情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尝味道活动,体验品尝的快乐,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2、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五官变化,用不同的线、形、颜色表达自己的感受,画出不同表情。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创造力 ,提高幼儿的绘画兴趣。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一套(画有色彩鲜艳、不同味道的家乡特产。)

2、准备的食物有:大枣、梨、山楂、苹果、辣椒、糖、柠檬、大蒜、苦瓜。

3、盘子、牙签、餐巾纸、镜子。

4、彩色水笔、油画棒、白纸。

[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起兴趣,导入活动。

1、请幼儿观看多媒体课件。(章丘的大葱,乐陵小枣,莱阳的梨,还有红彤彤的辣椒,绿色的苦瓜,黄色的柠檬…… )

让幼儿观看多媒体课件,使他们进一步了解家乡的特产;通过色彩鲜艳的画面为幼儿正确运用颜色表现不同味道作铺垫。

2、教师提问:你看到了哪些特产?你吃过这些食物吗?他们是什么味道的?

通过提问,意在加深幼儿对食物味道印象。

二、 展开:

1、 教师同幼儿做游戏《尝味道,猜表情》

(1)教师出示四种食物,请幼儿说出食物名称 ;再请几名幼儿到前面品尝酸、甜、苦、辣四种味道的食物,大家通过看他们的表情变化,猜一猜他们吃的是什么味道的食物。

(2)幼儿猜出后,教师提问:你是怎么猜出来的?从哪儿看出来的?他们的表情什么样?(引导幼儿从眉毛、眼睛、鼻子、嘴的变化说出不同的表情)

例如:

a 品尝辣味的表情:舌头伸出来了,还在吸凉气,脸都变红了,手还在不停地扇。

b 品尝甜味的表情:他在笑呢,嘴角向上,眼睛弯弯地象月亮。

c 品尝苦味的表情:列着嘴,皱着眉头,吐着口水……

d 品尝酸味的表情:眼睛、鼻子、嘴被酸的团在了一起。

通过游戏《尝味道,猜表情》,使小朋友清楚地看到吃了酸、甜、苦、辣不同味道地食物,幼儿表现出来的不同的面部表情。

2、请小朋友们自己品尝食物,并相互观察。

3、请小朋友们照镜子观察自己的表情。(幼儿通过照镜子,加深对四种味道引起的不同表情的印象。)

通过近距离地观察品尝者的表情变化,使幼儿在整体感知后更被主体的情感所同化,使之产生共鸣和相同的情绪情感,从而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促使他们很自然地通过构图、色彩等方式把所看到的在作品中表现出来。

4、鼓励幼儿用线、形、颜色画出不同的表情,表现出自己的感受。(告诉幼儿画几种表情都可以,可以画自己,也可以画好朋友。)

5、幼儿大胆做画,教师巡视引导。(提醒幼儿,在正确运用线、形的同时,注意恰当运用颜色表现不同的味道,也可以在画面上添画适当的背景,进一步说明画面的表情。)

幼儿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当视觉和味觉同时作用于他们时,幼儿会把各种食物和经验贯通起来,在情绪推动下有了创造的愿望,最终达到良 好的创造结果。

三、结束:

1、请幼儿讲解自己的作品。(讲一讲画面上都有哪些表情,运用了哪些线、形来表现的?为什么要画这些背景?运用的颜色表现了什么?请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表述自己的作品。)

2、将小朋友把已完成的作品放在美术区,举办美术展览,幼儿相互欣赏作品。

通过讲评、展示作品,扩展幼儿的思维,丰富幼儿的想象,提高幼儿绘画兴趣。

幼儿园教案画表情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能分辨基本的表情如开心、生气、伤心、害怕等,并对表情作出正确判断。

2、尝试体验和表达不同的毒情变化,感受积极的情绪。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表情娃娃”人手一份(哭、笑、怒、愁)

——可以根据本班孩子认知发展特点,除去“愁娃娃”,因为愁的情绪内涵,孩子不容易理解。

2、事先录好的表示情绪的音带。

——可以是声音(笑声等),也可以是一句极有情绪的语言似口。(如我们春游去了)

3、情景图若干,在领奖台上、女孩的帽子被风吹到树上去了。

4、操作材料——“心情故事”、“表情面具”、“分类图片”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游戏:谁来了

听表现情绪的录音:

老师:你听到谁来了?你就举什么表情娃娃?

——游戏开始一句“你听到谁来了?一下子抓住了孩子的心,孩子会比较感兴趣一此。

二、感受不同的表情,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老师出示情景图(领奖、丢失了帽子):你想想他现在应该是什表情娃娃,为什么?

——图上的孩子面朝里,等孩子说正确之后,再把图转过来。

老师:说说自己的表情:你什么时候,会有开心(伤心)的表情?

——从自己的情绪中,体会表情的真正意义。

老师:如果你遇到这样的事,你会想什么办法让自己开心起来?

——从孩子的讲述中,取比较典型的事例分析。通过讨论和相互交流,了解一些自我排除不良情绪的方法。

老师(小结):平时我们会遇到很多事情,但是开心是最重要,所以,平时我们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可以找老师和小朋友帮个忙。做个开心娃娃!

三、自由选择表情游戏,表达和表现对表情的认识

老师: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好玩的“表情游戏",你可以选你喜欢的去玩一玩!

幼儿:选择操作表情游戏。

四、交流分享

老师:你玩了什么?你怎么玩的?

——这些活动可以放在角落活动里进行。在角落里.还可以放一些抱枕玩具,引导孩子情绪不好的时候,可以在这样的环境里得以缓解,起心理疏导作用。

活动反思

情感、情绪外在的体现,主要为表情,它离不开一定的情境。教师通过录音、图片、语言描述等模拟出幼儿生活中最常见的情绪性问题情境,让幼儿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幼儿通过互相交流,有了更多的情绪体验与积累。

多元智能理论使得幼儿情感教育受到重视。本次活动,教师并未仅仅停留在幼儿对不同情绪体验上,而是将引导幼儿拥有积极健康的情绪作为最终目的。教师创设“解决问题,做开心娃娃”之一环节,在师生、生生平等“对话”中,积累调控、排解消极情绪的多种方法,这是情感智能的启蒙,有利于幼儿逐步从自然属性的低级情感走出,有利于幼儿的情感学习。

幼儿园教案画表情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感受甜、苦两种味道,了解味道与表情色彩的联系。

2、培养感知能力,有初步的审美情趣。

活动准备

1.甜水、苦丁水,杯子若干。

2.水彩笔、画纸、镜子。

活动过程

一、导人

情景谈话,激发幼儿兴趣。

今天有一个“怪味”食品屋开业了,我们去品尝一下有哪些“怪味”好不好?

二、品尝交流

1.甜味

请幼儿说一说品尝的食物味道,以及吃时的感觉。

2.苦味

请幼儿说一说品尝的食物味道,以及吃时的感觉。

3.提供镜子,请幼儿再次品尝。

再次的品尝后,照照镜子观察表情。

三、游戏:品味道画表情

1.请个别幼儿品尝,先由教师给他画出表情。

2.个别幼儿品尝,再由大家给他画出表情。

3.自己品尝,并给自己画出表情。

四、根据表情猜味道

1.请幼儿出示画的表情图,大家互相猜出是什么味道的表情。

2.你吃了甜的东西感觉怎样?吃了苦的又是什么感觉呢?

五、味道与表情的联系

1.今天我们尝了两种不同的味道,大家也做了记录,知道不同的味道代表不同的表情,也可以用不同的色彩来表示,你还尝过哪些味道呢?

2.你觉得今天最开心的是什么?

幼儿园教案画表情教案6篇相关文章:

中班美术画教案推荐6篇

画识字课教案优质6篇

画识字课教案精选6篇

画小人教案8篇

中班画彩虹教案5篇

四季画教案5篇

树叶画美术教案5篇

画树木教案7篇

大班美术画小人教案5篇

竹子画教案8篇

幼儿园教案画表情教案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92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