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中秋节》教案模板8篇

时间:
Trick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的编写要注重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与意义,每位教师都应努力提高教案撰写能力,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下面是大爱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大班《中秋节》教案模板8篇,感谢您的参阅。

大班《中秋节》教案模板8篇

大班《中秋节》教案篇1

设计意图:

中秋节对中班的幼儿来说还是比较陌生,本次活动设计主要是让幼儿初步感知一些中国民俗文化,从而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渊源的喜爱与认识。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具体直观形象,所以本次活动通过听故事,吃月饼和欣赏音乐,使孩子对中秋节有一些认识。

活动目标:

1、知道中秋节的来历、习俗。

2、体验与同伴一起过节的快乐。

3、让幼儿了解节日的由来,感受节日欢乐的气氛,一起欢度节日。

4、运用物品特征与谐音学说祝福语,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5、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活动重难点:

知道中秋节的由来,以及人们对传统节日的喜爱与向往。

活动准备:

有关中秋节的图片,月饼(每人一块)、多媒体。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提问: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吃月饼吗?

2、你们知道什么时候吃月饼吗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图片,请小朋友一块看一下图中都有些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2、接下来,老师给小朋友们讲一个故事,小朋友们仔细听,听完之后,请小朋友说一说为什么要吃月饼(故事开始,从前)

小结:明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中秋节是家家户户团圆的日子,大家一块过中秋节,吃月饼、赏月。

3、教师宣布中秋节的活动开始了,首先,给每位幼儿一边吃月饼,一边听音乐。感受与同伴在一起过节的快乐。

4、音乐停止,教师同幼儿再一次说出“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也希望小朋友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家人听。

5、中秋节的活动结束。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今天是不是过的很开心呀,晚上回家后跟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块赏月。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设计幼儿已经知道了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有许多小朋友都表现的很被动,所以,这类活动应放在中秋节前后来搞更能加深对节日的概念,以及深入到活动当中。

大班《中秋节》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习俗,体会过节的气氛。知道中秋节是我过传统的民间节日。

2.初步了解月亮阴晴圆缺的规律。

3.激发幼儿探索月球的欲望。

4.让幼儿了解月亮变化的规律。

5.交流月饼的形状和味道。

重点难点

月亮为什么有圆缺。

活动准备

月饼(若干份)、图画纸、彩色水笔、范画:月之中、月中、月末时的'月亮。

活动过程

一、出示:月饼。谈话导入课题。

1.引导幼儿互相交流,说说月饼的形状和味道。

2.向幼儿介绍有关中秋节的习俗,帮助幼儿初步理解中秋节团圆的含义。

二、了解月亮的变化规律。

1.欣赏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教师节讲述故事,幼儿倾听。

2.交流讨论。月亮姑娘为什么做不了衣裳?她是怎么变化的呢?什么时候变细?什么时候最圆?什么时候像眉毛(镰刀、小船、圆盘)?

3.教师小结:月亮的大小每天都在变化。月初时,月亮细细的弯弯的',像小姑娘的眉毛,慢慢的月亮越变越大,像镰刀了,像小船了......。到每个月的农历十五十六的时候,月亮最圆,像个大圆盘。接着,月亮又开始慢慢的变小,变呀变呀,到月末时又变得细细弯弯的了。

三、画一画:会变的月亮。

教师出示范画,向幼儿介绍月初、月中、月末的月亮。让幼儿了解月亮变化的规律。

幼儿操作:绘画《会变的月亮》。画出月初、月中、月末的月亮。

大班《中秋节》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欣赏各种月饼外形的美。

2.尝试制作月饼,体验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准备:奇奇月饼店图片;各种月饼图片。

2.纸面教具:月饼店字样。

3.材料准备:

(1)师幼共同收集各种月饼盒。

(2)橡皮泥、美工板、牙签、小纸盒、彩带、彩纸、剪刀等材料和工具。

活动指导

1.自由欣赏。

引导语:奇奇的月饼店就要开张了。今天,它送来了许多月饼,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引导幼儿自由欣赏,看一看月饼上有什么图案,议一议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图案,比比哪

一种图案最美、最有特色。

小结:月饼的图案精美、造型独特,体现了我们国家的文化特色。

2.制作月饼。

引导语:买月饼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奇奇忙不过来,让我们一起帮奇奇做月饼吧!

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设计、制作各式各样的月饼。例如:以黏土做面,以不同颜色的黏土做馅料,包在面皮里做成月饼;用黏土在月饼上做各种花纹的`装饰……

引导幼儿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制作的月饼作品。

3.月饼店。

引导语:小朋友们做了这么多的月饼,让我们一起帮奇奇卖月饼吧!

鼓励幼儿分角色,运用自制的月饼作品玩“月饼店”游戏。

活动延伸

1.在美术区提供相关的美工材料,引导幼儿继续制作月饼。

2.引导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增加“月饼加工厂”“月饼店”等游戏主题(资源包中提供字样供老师打印)。

大班《中秋节》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了解中秋节的来历,感受体验传统文化;

2、通过讨论和讲述,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3、让幼儿体验和伙伴老师一起过节日的快乐并学会分享;

4、通过观察、记录月亮的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及思维能力。

5、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6、愿意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师和幼儿一起创设反映中秋节的环境,如张贴有关中秋节的挂图;

2.家长帮助孩子搜集关于中秋节的资料,并为孩子准备一块月饼;

3.关于中秋节前后月亮变化的幻灯片及民间故事《嫦娥奔月》

活动过程:

(1)导入给小朋友展示关于中秋节前后月亮变化的幻灯片,激发幼儿兴趣。让小朋友通过观察、记录月亮变化,知道月亮时缺时圆,每天都有不同的变化。

(2)引出课题通过观察月亮的变化,让孩子们知道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强调中秋节是丰收节,团圆节。

(3)探寻中秋节的`来历,鼓励小朋友自己介绍,分享自己搜集的资料。

(4)议一议:"我家怎样过中秋"。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讨论结束,请小组派代表讲述。

(5)"团团圆圆过中秋"--摆上月饼,让小朋友分享、品尝月饼,通过分享月饼体验节日的快乐。

(6)最后环节:听故事《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有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射下九个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娶了一位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

一天,后羿从西王母那里得到了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但是后羿不忍离开自己的妻子,就把药交给嫦娥保管。有一个心术不正,名叫逢蒙的人听说后,就去偷窃,偷窃不成就要加害嫦娥。情急之下,嫦娥吞下不死药飞到了天上。由于不忍心离开羿,嫦娥便飞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一直住在月亮广寒宫。

羿听说嫦娥奔月之后,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就在后花园中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

教学反思: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中秋节的习俗也很多, 中华民族的节日有很多,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月到中秋分外明",大班幼儿对其有深厚的兴趣及探究欲望。时值中秋节的来临之际,为了提高孩子们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与兴趣,加深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和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热爱之情。

大班《中秋节》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体验民族节日的快乐。

2、喜欢民族节日,了解简单的节日风俗和有关的民间传说。

3、知道吃月饼的意义,体会分享的愉快。

4、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5、愿意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每一个孩子准备一块月饼,并请家长告诉孩子月饼的品名。

2、民间故事《嫦娥奔月》

活动过程:

一、通过讨论月亮的变化,让孩子们知道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们国家的民间节日。

二、介绍中秋节的来历,让孩子们知道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三、了解人们在中秋节的活动。问:你是怎么过中秋节的?你喜欢过中秋节吗?为什么?

四、观察月饼,通过分享月饼体验节日的快乐。

1、月饼有很多种,谁来介绍一下自己的月饼?——引导孩子们从形状、颜色、味道来介绍。

2、月饼为什么是圆的呢?

3、老师小结。

教育目标:

1、锻炼手部动作的灵活性,鼓励幼儿大胆创作,培养想象力、创造力。

2、了解做月饼的过程练习“团、压、捏、刻、印”等技能。

3、感受中秋节的欢乐气氛分。

活动准备:

实物月饼、音乐《爷爷为我打月饼》、做月饼的面团、各种形状的月饼卡片、电饭锅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坐好听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2、教师进行提问:你们吃过什么形状的月饼?它们是什么味道的?里面是什么馅的?

3、出示各种形状的月饼卡片让幼儿进行观察,然后提问:“小朋友你们愿意做月饼吗?现在老师教你们做月饼。”

4、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月饼的`做法:

(1)、先将面揉好,用手团、压、然后包馅,一手托皮,一手沿皮的边缘包上、捏紧。

(2)、幼儿制作将包好的面团放入模型,摁一下,然后磕出来。

教师巡回指导,教幼儿团、压、捏、刻、印的技能,并引导幼儿做出不同形状的月饼。

5、将月饼放入电饭锅的蒸笼蒸熟。

6、做游戏,等待月饼蒸熟,利用图片进行二次分类:请幼儿先把大小不同的月饼找出来放在一个篮子里,再把大小不同的正方形月并放到另一个篮子里,再请幼儿把大小不同的圆形月饼分给两个小朋友,再把大小不同的正方形月饼分给另外两名小朋友。

7、大家一起品尝自己制作的月饼,(体验自己的劳动成果)。

大班《中秋节》教案篇6

活动背景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节日。节日前品种多样,色泽鲜亮味美可口的月饼闪亮登场,幼儿见得多也品尝得多。幼儿在已有的经验中对中秋节有初步的认识,知道市上有月饼,中秋节快到了。有一次有位朋友问:“老师,中秋节为什么吃月饼?”我就简单的把《嫦娥奔月》的故事讲给他们听,幼儿很感兴趣。为了让幼儿加深对中秋节的认识,有必要开展一“中秋节”为主题的活动。

活动目标

1. 了解中秋节的习俗,体会过节的气氛。知道中秋节是我过传统的民间节日。

2. 初步了解月亮阴晴圆缺的规律。

3. 激发幼儿探索月球的欲望。

4. 了解节日中应注意的安全和卫生,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5. 体验与同伴集体过节日的快乐。

重点难点

月亮为什么有圆缺。

活动准备

月饼(若干份)、图画纸、彩色水笔、范画:月之中、月中、月末时的月亮。

活动过程

一、出示:月饼。谈话导入课题。

1. 引导幼儿互相交流,说说月饼的形状和味道。

2. 向幼儿介绍有关中秋节的习俗,帮助幼儿初步理解中秋节团圆的含义。

二、了解月亮的变化规律。

1. 欣赏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教师节讲述故事,幼儿倾听。

2. 交流讨论。月亮姑娘为什么做不了衣裳?她是怎么变化的呢?什么时候变细?什么时候最圆?什么时候像眉毛(镰刀、小船、圆盘)?

3. 教师小结:月亮的大小每天都在变化。月初时,月亮细细的弯弯的,像小姑娘的眉毛,慢慢的月亮越变越大,像镰刀了,像小船了......。到每个月的农历十五十六的时候,月亮最圆,像个大圆盘。接着,月亮又开始慢慢的变小,变呀变呀,到月末时又变得细细弯弯的了。

三、画一画:会变的月亮。

教师出示范画,向幼儿介绍月初、月中、月末的月亮。让幼儿了解月亮变化的规律。

幼儿操作:绘画《会变的月亮》。画出月初、月中、月末的月亮。

教学反思

通过开展《中秋节》的活动,幼儿在体验中加深对中秋节的认识,了解一些有关中秋节的基本知识,幼儿对此活动较感兴趣,在活动中,发现我为幼儿提问的资源不够丰富。例如:在活动时,有小朋友问:“老师,月亮到底是什么形状。”

如果课前我能准备月球仪或课件。这时就可以出示 月球仪或课件,向幼儿展示并介绍有关月球表面的状况以及宇航员登上月球的情况。激发幼儿探索月球乃至宇宙的欲望。

大班《中秋节》教案篇7

一、活动目标

了解制作月饼的方法。

了解月饼的起源时间。

知道过什么节日要吃月饼。

二、活动准备

几种各式月饼。

制作月饼的视频。

三、活动过程

(一)各式月饼

1、哇!有这么各式各样的小饼这叫什么啊?

2、还是小朋友们最棒,知道这是月饼,那你们吃过月饼没吗?

3、小朋友们都吃过啊!谁能说说月饼好吃不啊?月饼是什么馅料的'啊?

4、你们吃过这么多样式的月饼,那你们知道月饼是从什么时候起源的吗?

5、月饼的起源:在北宋时期,在皇宫和民间都管月饼叫月团或小饼,在古代的演变中到了南宋时期,才有月饼这个叫法。

6、我们都知道古代就有月饼吃了,那什么时候必须吃月饼那?

7、对!是过节的时候要吃月饼,那是过什么节啊?

8、中秋节就是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要吃月饼和赏月。

(二)制作月饼的方法

1、小朋友都知道关于月饼的这么多知识了,那知不知道制作月饼要几部能完成啊?

2、不知道我们就应该知道对不啊?我们来看视频了解。

3、看完视频小朋友们这回知道月饼的制作方法了吧!

4、那我们在说一遍制作方法,从制皮、制馅、包馅、成型、饰面、烘烤六个部分。

三、小结

1、小朋友本课的知识都学会了吗?

2、那要考考小朋友们了。

3、小朋友们回答得不错,奖励你们吃月饼好不?

4、品尝月饼。

四、活动结束

大班《中秋节》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协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学习朗诵诗歌,丰富词汇;淘气、微妙。

2、初步了解月亮变化的科学知识。

3、激发幼儿从小爱科学的情感。

4、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5、愿意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在学习诗歌前两周,家长协商幼儿观察月亮的形状和变化

2、教师绘制好与诗歌内容想适应的图片,月亮在月层里穿行、渐变的立体教具。

3、录制好配乐诗朗诵的磁带。

活动过程:

一、利用立体教具鼓励幼儿的月亮提出问题。

1、我们小朋友通过观察发现,月亮的脸总是在变,有哪些变化呀?

2、有谁知道为什么月亮的脸有时圆圆的、有时经常的、……?

3、我们一起来看看月球的介绍(多媒体)

二、听配乐诗朗诵,试着理解诗歌

1、我们先来听一首诗歌

2、诗歌里的小妹妹问了月亮什么问题呀?

三、了解月球的变化,尝试分析变化的原因。

1、诗歌里回答说月亮什么时候是圆圆的呀?什么时候是弯如刀?

2、这两个星期来,我们每天都在观察月亮,也同过各种方式获得了解了关于月亮的相当多的知识,现在有没有小朋友可以为大家分析一下变化的原因?

四、分角色学习朗诵诗歌。

五、鼓励幼儿发挥想象绘制登上月球的想象画。

和:月亮月亮我问你

月亮月亮我问你,月亮听了笑嘻嘻,

为啥当个小淘气?不是我要躲着你;

那天是个圆圆脸。圆圆脸儿是十五,

望着我们笑咪咪;弯如镰刀是月初;

今天只露一道眉,要问这是啥微妙,

你要躲到哪里去?长大书本告诉你。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锻炼了动手能力的想象力,更让他们感受的我们的传统节日的浓浓的节日气氛!

小百科:中秋节赏月的风俗,据历史学家推断,最初是古代宫廷文人兴起,然后扩散到民间的。早在魏晋乐府《子夜四十歌》中,就有一首《秋有月》描写道:“仰头望明月,寄情千里光”。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中秋节开始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就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传说唐玄宗梦游月宫,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间才开始盛行过中秋节的习俗。

大班《中秋节》教案模板8篇相关文章:

幼儿中秋节主题活动教案8篇

食品安全教案幼儿园大班教案8篇

大班《测量》教案通用8篇

大班秋天的教案8篇

大班泥工教案8篇

幼儿大班水果教案8篇

大班分解教案8篇

大班教案名字8篇

大班美术面具教案8篇

大班夏天的教案8篇

大班《中秋节》教案模板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89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