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的倍数特征教案8篇

时间:
Anonyme
分享
下载本文

想要在教学中取得更好成绩,教师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在教案上,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必须提前规划和撰写教案,下面是大爱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2.5的倍数特征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2.5的倍数特征教案8篇

2.5的倍数特征教案篇1

学习内容

3的倍数的特征(教材第10页的内容及教材第11页练习三的第3~6题) 第 1 课时 课型 新授

学习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理解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2.引导学生学会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

3.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 会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

教具运用 课件

教学方法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学生口述2的倍数的特征,5的倍数的特征。

2.练习:下面哪些数是2的倍数?哪些数是5的倍数?

324 153 345 2460 986 756

教师:看来同学们对于2、5的倍数已经掌握了,那么3的倍数的特征是不是也只看个位就行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

板书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

【新课讲授】

1.猜一猜: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2.算一算:先找出10个3的倍数。

3×1=3 3×2=6 3×3=9

3×4=123×5=15 3×6=18

3×7=213×8=24 3×9=27

3×10=30……

观察:3的倍数的个位数字有什么特征?能不能只看个位就能判断呢?(不能)

提问:如果老师把这些3的倍数的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进行调换,它还是3的倍数吗?(让学生动手验证)

12→21 15→5118→81 24→42 27→72

教师:我们发现调换位置后还是3的倍数,那3的倍数有什么奥妙呢?

(以四人为一小组、分组讨论,然后汇报)

汇报:如果把3的倍数的各位上的数相加,它们的和是3的倍数。

3.验证:下面各数,哪些数是3的倍数呢?

21054 216 129 9231 9876

小结:从上面可知,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如果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板书)

4.比一比(一组笔算,另一组用规律计算)。

判断下面的数是不是3的倍数。

34025003 1272 2967

5.“做一做”,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页“做一做”。

(1)下列数中3的倍数有 。

143545100 332 876 74 88

①要求学生说出是怎样判断的。

②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2)提示:①首先要考虑谁的特征?(既是2又是5的倍数,个位数字一定是0)

②接着再考虑什么?(最小三位数是100)

③最后考虑又是3的倍数。(120)

【课堂作业】完成教材第11~12页练习三的第4、6、7、8、9、10、11题。

【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第2课时3的倍数的特征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作业设计】

学习目标, 教学方法, 数学, 教师, 能力。

2.5的倍数特征教案篇2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32~33页例4和“练一练”,第35~36页练习五第5~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和掌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认识偶数和奇数;能判断或写出2和5的倍数,并说明判断理由,能说出偶数或奇数。

2.使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2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提高归纳推理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发展数感。

3.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发现规律的活动,体验发现规律的喜悦;感受数学充满规律,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2和5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准备:

为学生每人准备百数表一张;每人准备o、5、6、7四张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活经验

引导:我们已经认识了因数和倍数,学会了找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想一想,如果告诉你一个数,比如3,怎样找出它的倍数?请你说一说找倍数的方法。

在研究一个数的倍数时,人们发现了有一些数的倍数是有特征的。比如,你任意说出一个数,我们就可以判断它是不是2的倍数。大家一起来试试看:有一个数是730,你觉得它会是2的倍数吗?怎样想的?

揭题:这说明有的同学在以前的学习中,可能已经意识到了2的倍数的特点。今天我们就利用对倍数和因数的认识,通过找倍数,发现和认识2和5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找2和5的倍数。

出示例4,呈现百数表。

引导:请同学们拿出老师为大家准备的百数表,先在5的倍数上画“△”,再在2的倍数上画“o"。在找这两个数的倍数时,请大家注意每行数里5的倍数有哪些,哪些数是2的倍数。能行吗?

学生画符号,教师巡视、指导。呈现分别画出符号的数,学生校对、确认。

2.探究发现特征。

(1)引导:请观察表里5的倍数,在每行里哪些是5的倍数,你能发现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吗?和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

交流:你发现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吗?

指出:5的倍数,个位上是5或0。(板书:5的倍数,个位上是5或0)

引导:你能任意说一个这样的三位数或者四位数,验证我们发现的特征吗?大家试一试。(指名学生说出相应的数,引导用除法检验是不是5的倍数)

追问:怎样的数是5的倍数?

(2)提问:观察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指出:2的倍数,个位上是2、4、6、8、0。(板书:2的倍数,个位上是2、4、6、8、o)

引导:请同桌两人互相举出三位数或四位数的例子,验证发现的2的倍数的特征。

交流:你是怎样举例的?(学生口答举例)

个位上不是2、4、6、8、o的数,会是2的倍数吗?自己举出例子试一试。

交流:你举的什么例子,是不是2的倍数?(指名学生举例说明)

追问:怎样的数是2的倍数?

(3)引导:观察表里5的倍数和2的倍数,看看什么样的数既是5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和同桌说说你的想法。

交流:怎样的数既是5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

说明:个位是0的数,既是5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

3.认识偶数和奇数。

说明:我们已经认识了2的倍数的特征。我们把是2的倍数的数叫作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作奇数。

2.5的倍数特征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2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会运用这些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知道偶数和奇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自然数是偶数还是奇数。

2.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概括能力、合情推理能力,加深对自然数特征的认识,感受教学的奇妙,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

掌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会运用这些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知道偶数和奇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自然数是偶数还是奇数。

课前准备

小黑板、学具卡片

教学活动

一、复习导入

1.提问:怎样找一个数的倍数?(指名回答)

2.练习:从小到大写10个2的倍数,写6个5的倍数。(学生各自书写,指名汇报结果)

3.提问:65是5的倍数吗?78是5的倍数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指名回答)

4.谈话:这节课我们学习2和5的倍数的特征,学过之后像65是不是5的倍数,78是不是5的倍数等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

二、教学新课

1.探索2和5的倍数的特征。

(1)谈话:请拿出老师发给你们的百数表,在这张百数表中,你能从小到大找出5的所有的倍数并像老师这样画上“△”吗?

(教师示范在5、10上画“△”)

学生各自操作,同桌互相检查。

(2)提问:观察5的倍数,你发现了什么?先说给同桌听。

指名回答,板书:5的倍数,个位上的数是5或0。

(3)谈话:在百数表上找出2的所有的倍数,像老师这样画“o”。(教师示范在2、4上画“o”)

学生各自操作,同桌互相检查。

(4)提问:观察2的倍数,你发现了什么?先说给同桌听。

指名回答,板书:2的倍数,个位上的数是2、4、6、8或o。

(5)谈话:我们发现了5的倍数、2的倍数的特征,反过来就可以用来判断一个数是不是5的倍数,是不是2的倍数(指着板书内容)个位是5或o的数就是一(5的倍数)个位不是5或o的数呢?(就不是5的倍数)现在你能很陕地判断65和78是不是5的倍数了吗?怎样判断?谁来说一下怎样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的倍数?(指名回答)

(6)谈话:我说几个数你们看看是不是5的倍数,是不是2的倍数?

94857360

2.教学偶数和奇数。

(1)谈话:我们在一年级曾经认识过双数和单数,还记得吗?谁能从小到大说出几个双数,再说出几个单数?(指名回答)你们看看这些双数和单数与2有什么关系?(双数都是2的倍数,单数都不是2的倍数)

(2)谈话:双数、单数是日常生活用语,数学上有特殊的名称。出示以下内容,让学生齐读: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这样看来,偶数、奇数与我们过去学过的双数、单数有什么关系?

(3)谈话:下面我来试一试你们能不能分清偶数和奇数,请学号是奇数的同学站起来,坐下。请学号是偶数的同学站起来,坐下。有没有同学两次都站起来的?有没有两次都没站的?这样说来,我们研究的数,也就是非零的自然数可以分成哪两类?这样分类是以什么为标准的?(以是不是2的倍数为标准)

三、组织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1)指名读题。

(2)先说给同桌听,再指名回答,共同评议。

(3)提问: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有什么特征?(指名回答)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1)让学生各自在书上填写。

(2)指名报结果,共同校对。

(3)提问:有没有哪个自然数既不是奇数,又不是偶数?谈话:这说明了自然数要么是奇数.要么是偶数,不可能不奇不偶,也不可能既奇又偶。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1)默读题目。谈话:每项要求至少要写出一个数,能多写些可以多写。

(2)学生独立写数。

(3)在小组里交流。谈话:每个人都要说己写的数,组长记录下来,一会儿看哪个组写出的数多。

(4)指名小组长汇报本组写出的数,其他组补充。

(5)谈话:每道题应该写出的数是否写全了呢?按怎样的顺序写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地写出来呢,课后可以继续研究。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1)默读题目。

谈话:运用我们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再结合我们这学期学过的找规律的知识,应该把符合要求的数都写出来,看谁能有条理地思考,做到不遗漏、不重复。

(2)学生独立写数。

(3)指名报写出的数并说出是怎样想的,全班共同评议。

5.做“想想做做”第5题。

(1)学生自己读题,并把4的倍数涂上颜色。

(2)提问:4的倍数都是2的倍数吗?

四、全课

提问: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你对自然数有了什么新的认识?你有什么感想?

2.5的倍数特征教案篇4

3的倍数的特征(教材第10页的内容及教材第11页练习三的第3~6题)

第1课时课型新授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理解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2、引导学生学会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

3、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概括的能力。

理解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会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

课件

二次备课

?复习导入】

1、学生口述2的倍数的特征,5的倍数的特征。

2、练习:下面哪些数是2的倍数?哪些数是5的倍数?

324 153 345 2460 986 756

教师:看来同学们对于2、5的倍数已经掌握了,那么3的倍数的特征是不是也只看个位就行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

板书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

?新课讲授】

1、猜一猜: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2、算一算:先找出10个3的倍数。

3×1=3 3×2=6 3×3=9

3×4=123×5=15 3×6=18

3×7=213×8=24 3×9=27

3×10=30……

观察:3的倍数的个位数字有什么特征?能不能只看个位就能判断呢?(不能)

提问:如果老师把这些3的倍数的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进行调换,它还是3的倍数吗?(让学生动手验证)

12→21 15→5118→81 24→42 27→72

教师:我们发现调换位置后还是3的倍数,那3的倍数有什么奥妙呢?

(以四人为一小组、分组讨论,然后汇报)

汇报:如果把3的倍数的各位上的数相加,它们的和是3的倍数。

3、验证:下面各数,哪些数是3的倍数呢?

21054 216 129 9231 9876

小结:从上面可知,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如果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板书)

4、比一比(一组笔算,另一组用规律计算)。

判断下面的数是不是3的倍数。

34025003 1272 2967

5、“做一做”,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页“做一做”。

(1)下列数中3的倍数有。

143545100 332 876 74 88

①要求学生说出是怎样判断的。

②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2)提示:

①首先要考虑谁的特征?(既是2又是5的倍数,个位数字一定是0)

②接着再考虑什么?(最小三位数是100)

③最后考虑又是3的倍数。(120)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11~12页练习三的第4、6、7、8、9、10、11题。

?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第2课时3的倍数的特征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作业设计】

学习目标,教学方法,数学,教师,能力。

2.5的倍数特征教案篇5

教学内容:

教材19页内容,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教学要求

使学生初步掌握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数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会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

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教具学具:

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10分钟)

(一)基本练习

1、能被2、5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

2、能同时被2和5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

(二)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知道了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那么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板书课题)

(三)让学生根据课题提问题。

教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规范、整理后说明:老师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结合本节内容归纳、整理、补充成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只要同学们能根据自探提示认真探究,就能弄明白这些问题。)

(四)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

自探提示:

自学课本19页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观察3的倍数,你发现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举例验证。

2、能被2、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

3、能被2、3、5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

二、解疑合探(15分钟)

1、检查自探效果。

按照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的原则进行提问,遇到中等生解决不了的问题,组织学生合探解决。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板书主要内容。

2、着重强调;

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三、质疑再探(4分钟)

1、学生质疑。

教师:对于本节学习的知识,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请说出来让大家帮你解决?

2、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先由其他学生释疑,学生解决不了的,可根据情况或组织学生讨论或教师释疑。)

四、运用拓展(11分钟)

(一)学生自编习题。

1、让学生根据本节所学知识,编一道习题。

2、展示学生高质量的自编习题,交流解答。

(二)根据学生自编题的'练习情况,有选择的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习。

1、判断下列各数能不能被3整除,为什么?

72 5679 518 90 1111 20373

2、58 115 207 210 45 1008

有因数3的数:()

有因数2和3的数:()

有因数3和5的数:()

有因数2、3和5的数:()

让学生说说怎么找的。

(三)全课总结。

1、学生谈学习收获。

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请说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

2、教师归纳总结。

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对重点内容进行强调,并引导学生对本节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系统的认识。

板书设计:

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

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2.5的倍数特征教案篇6

[教学内容] 3的倍数特征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3倍数的特征的过程,理解3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2、发展分析、比较、猜测、验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发展分析、比较、猜测、验证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3的倍数的特征的猜想

我们研究了2、5的倍数的特征,那么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引导学生提出猜想。学生可能会猜想:个位上能被3整除的数能被3整除等,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研究。

二、3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究

让学生在100以内的数表中找出3的倍数,用自己的方式做记号,并观察、思考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将3的倍数每个数位的各个数字加起来再观察,逐步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从而归纳出3的倍数的特征。

引导学生归纳3的倍数的特征:每个数位的各个数字加起来是3的倍数。

试一试:尝试用3的倍数特征来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三、练一练:

第2题:

让学生准备几张卡片:3、0、4、5 边摆边想,再交流讨论思考的过程。

(1)30、45、54 (2)30、54 (3)30、45 (4)30

四、实践活动:

让学生运用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的方法去研究9的倍数。让学生经历涂、画、想等过程,使学生获得真实的体验。

[板书设计]

3的倍数的特征

3的倍数的特征:这个数各位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

2.5的倍数特征教案篇7

1、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3的倍数的过程,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

2.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3.在探究过程中发展概括和归纳能力。

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2、5的倍数的特征,但3的倍数的特征与2、5的倍数的特征有很大的区别,学生不能仅从一个数的个位加以观察、归纳来得出结论,因此对于孩子们来讲如何探索得出这个特征就较有难度,而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孩子,能够正确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并加以正确运用都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针对学生的这一认知难点,我在设计教学时更加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索,是学生在找数——观察——讨论——验证——归纳的过程中,概括出3的倍数的特征。

3、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经历探索并掌握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

学习难点:发现概括出3的倍数特征。

4、教学过程

4.1.2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游戏复习、激发兴趣

游戏复习、设疑导入

(一)游戏复习、激发兴趣

同学们,请举起你们的学号给老师看一看,每个人的学号里都隐藏着数学奥秘!(课件)孔子有句话“温故而知新”,根据老师的指令请中奖学号起立,高高举起你的学号,看谁反应快。小组同学判断,准备好了吗?

(课件2的倍数)第一次中奖学号:是2的倍数起立。采访一下:2的.倍数的特征是什么?(课件2的倍数特征:个位是0、2、4、6、8的数)(课件5的倍数)第二次学号中奖:是5的倍数起立。再采访一下:5的倍数的特征是什么?(课件5的倍数特征:个位是0或5的数)

小结:看来,快速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的秘诀是,只要看这个数的个位就行了。(课件圈出个位)

?设计意图:学生在中奖学号游戏中复习旧知,为新知做好准备。】

第三次学号中奖:是3的倍数起立。你是怎么知道的?大家来看看这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如何快速地判断出是不是3的倍数?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 (板书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

活动2【活动】二、自主探究,感悟规律

1、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学具百数表,请在表中找出3的倍数,并圈起来。

2、学生活动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投影学生圈的百数表,并不断完善。

3、观察3的倍数,猜想一(横着看):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只看个位行吗?

4、仔细观察这个百数表。猜想二(斜着看):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看这个数各位上数的和行吗?

把你的发现与同桌交流一下。

活动3【讲授】学生摸索,教师讲解归纳

(三)举例验证规律

师:咱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只适合100以内的数吗?能推广到更大的数吗?

小组合作学习二:验证、归纳3的倍数的特征

举例

各位上的数的和

是不是3的倍数

验证摆出的数

是不是3的倍数

两位数:

48

4+8=12

48÷3=16

37

3+7=10

×

37÷3 有余数

×

三位数:

四位数:

2、小组再次讨论总结。

3的倍数特征:

(四)、总结规律

下面小组的验证是否正确?

看来,通过我们的发现,进一步验证,归纳出3的倍数的特征是(板书: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注意】:与2、5的倍数的特征不同,3的倍数的个位上可以是任何数字。

?设计意图:汇报验证结果形成共识,得出结论。让孩子们验证此规律在100以外的数是否适用,体会“特殊—一般”的研究方法,培养孩子们研究数学的科学性和思维的严谨性。体会发现—验证—归纳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活动4【练习】三、闯关比赛:

闯关比赛:

3的倍数的特征相信你们已经掌握,闯关开始了,准备好了吗?

第一关:下面的数哪些是3的倍数,手势判断。

92 654 7203

71 164 20xx

老师质疑:7203为什么是3的倍数?如果打乱一下顺序,这个四位数还是3的倍数?你们有什么发现?(3的倍数与数字的顺序无关。)

?设计意图:换位探索——引导发现3的倍数与数字的顺序无关。】

第二关: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一个数,组成三位数并且是3的倍数。想想共有几种填法?

老师质疑:一共几种填法?有什么规律?(只要相差3就可以了)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了解到多角度思考问题,答案不唯一,纠正自己的认识,学生学以致用,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发散思维的能力。】

活动5【测试】师生闯关

第三关:师生闯关:

同学们,老师也想和你们合作一下。请学号1-9的同学上讲台,赵老师没有学号,用0代替。和你们一起组成10位数,看看这么大的数是3的倍数吗?为什么?

请看,老师取走一个数,(9)这个9位数还是3的倍数吗?

再看,老师再取走一个数,(6)这个8位数还是3的倍数吗?

猜猜看,这次取走哪数,(3)这个七位数还是3的倍数?

你们有什么发现?(划去单个数字是3的倍数,剩下的数还是3的倍数)

你能快速发现下面这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想好就起立。98763963

?设计意图:发散练习:学生体会划去的数字是3的倍数,剩下的数还是3的倍数。】

第四关:猜猜中奖学号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2、3、5的数的倍数特征,看见今天最后一次中奖学号是谁呢?同时是2、3、5的倍数的学号。(30)老师期待下一个中奖学号就是你。

?设计意图:综合运用所学2、3、5的倍数的特征的知识,让学生深刻体会自己的学号里藏着的数学奥秘】

活动6【作业】延伸和总结

四、全课小结:

1、今天你学会了什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我们是通过什么方法得出3的倍数的特征?

?设计意图:在课结束前适时总结,重在使同学们进一步体会到一些研究的方法,使孩子们掌握一些“学法”。】

五、作业(课后延伸)

课后可以运用今天所学的方法去探索研究9的倍数的特征。

?设计意图:让同学们把这种探究活动延伸到课外,进一步培养了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2.5的倍数特征教案篇8

【学习内容】

教材p10例2。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重、难点)

2.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难点)

【知识链接 温故知新】

1.判断下面各数哪些是2的倍数?哪些是5的倍数?哪些既是2的 倍数又是5的倍数?

92 13 28 70 33 78 125

50 735 426 515 210 3055 1560

2的倍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的倍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既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一说你是怎样判断的?它们各有什 么特征?

2的倍数的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的倍数的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既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的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主学习 个体探究】

1.下表中哪些数是3的倍数?把它们圈起来或涂上颜色。

2.观察圈出的数,有什么发现?

温馨提示:可根据上节课知识的研究方法:找数、观察、猜想、验证、归纳,试着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

思路导航:

1.横着看,圈起来的前10个数,个位分别是哪些数字?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只看个位行吗?

2.斜着看,你发现了什么?

【合作探究 交流分享】

1.交流与讨论:四人小组交流发现。

2.探索与猜想:

(1)横着看,圈起的前 10个数:3,6,9,12,15,18,21,24,27,30

个位上0-9十个数字都有,只看个位数行吗?

(2)斜着看,你发现了什么?说说你的发现与猜想,3的倍数的特征是什么?

任意找几个3的倍数,把各位上的数相加,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3.验证与归纳:

(1)根据猜想,每人各想一个符合猜想的数,检验是不是 3的倍数(可用计算器)。

(2)全班交流:3的倍数的特征是什么?你们验证了哪几个数?

(3)试着 找一个反例:各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但这个数却不是3的倍数。

(4)归纳3的倍数的特征。

3的倍数的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小结 整合知识】

这节课我们运用了数学上很重要的研究方法:观察、猜想、验证、归纳,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与2、5的倍数的特征不同,3的倍数的个位上可以是任何数字。一个数( )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课下大家可以运用这种方法,继续研究9的倍数、11的倍数什么特征。

【当堂检测 达标演练】

1.判断。

(1)个位上是3、6、9的数都是3的倍数。 ( )

(2)是9的倍数的数一定是3的倍数。 ( )

(3)由7、3、2组成的三位数都是3的倍数。 ( )

(4)凡是3的倍数的都是奇数。 ( )

(5)一个非零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 )

2.不计算,在没有余数的算式后面画“√”。

154÷5= 38÷3= 207÷3=

297÷3= 189÷2= 358÷3=

3.下面用数字卡片摆出的数中,哪些是3的倍数?在每个数后面增加一张卡片,使这个三位数成为3的倍数。

4.圈出3的倍数。

92 75 36 206 65 3051 779 99999

111 49 165 5988 655 131 222 7203

思 考:像99999、7203这么大的数,你是怎么判断的?

学法指导:

(1)9是3的倍数,99999每一位上都是9,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2)7203中先把3和0划去,剩下的7+2=9,是3的倍数,所以,这个数是3的倍数。这种方法叫“弃3”法,就是 先把3的倍数划去,剩下的数再相加判断。

5.根据要求,在□里填上一个合适的数字。

(1)既是2的倍数,又有因数5。 675□

(2)是5的倍数,不是2的倍数。 38□

(3)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334□

(4)能同时被2、3、5整除。 8□8□

【学习反思】

2.5的倍数特征教案8篇相关文章:

春天诗歌的教案8篇

健康领域的教案最新8篇

幼儿勤洗澡的教案8篇

认识8的教案反思6篇

数学1到5的认识的教案通用8篇

关于安全教育的教案8篇

风筝的美术教案8篇

画彩虹的教案模板8篇

少年有梦的教案8篇

冬天的花教案8篇

2.5的倍数特征教案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8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