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优秀的教案,我们能够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和游戏,增加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大爱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宽容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宽容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文章严谨的思路,紧凑的结构。
2、理解文章阐述了人与人之间宽容的重要,提倡在党性原则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互相理解和支持。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对宽容和批评统一关系的理解。
2、理解文章以讲道理为主的论证方法。
三、教学时数。
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预习。
1、给下列字注音。
和谐( )
豁达( )
迥异( )
融化( )
胸襟( )
摒弃( )
芥蒂( )
嫉妒( )
2、解释下列词语。
豁达:性格开朗;气量大。
壁立:(山崖等)像墙壁一样陡立。
淡泊:不追求名利。
摒弃:舍弃。
斤斤计较:形容过分计较微小的利益或无关紧要的事情。
隔膜:情意不相通,彼此不了解。
迁就:将就别人。
姑息:无原则地宽容。
迥异:完全不同的意思。
芥蒂:比喻心里的嫌隙或不快。
(二)导入。
教师出示林则徐自题联的上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让学生说下联: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副对联虽仅16个字,却气势磅礴,表现了林则徐磊落的胸襟与刚正不阿、无私无畏的品格。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讨论、交流。
2、明确:课文共三段,按照“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展开。
第一段:论述提倡宽容的意义。
第二段:论述怎么样才能做到宽容。
第三段:对观点作补充论述。
(四)精读第二段,
思考:作者按什么层次来论述怎么样才能做到宽容?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这一段有五个层次,先总说后分说,分说的内容由轻到重,安排十分讲究。
第一层(开头两句)是这一段的总述。三个“一种”;对宽容的性质进行定位。“要……就必须……”说明“互谅、互让、,互敬、互爱”,是宽容的基本的要求。这一层不仅概述了这一段的主要内容,而且在结构上也是全段的总领,以下四层依照“互谅、互让、互敬、互爱”的顺序分别进行论述。
第二层谈互谅。第一句先说什么是“互谅”。第二句从人的心理需求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要互谅。第三句说明具有宽容这样的品德的意义。
第三层谈互让。在说明什么是“互让”之后,着重阐述互让的意义。运用了对比说理的方法。
第四层谈互敬。先说什么是互敬,再运用对比说明为什么要互敬。第五层谈互爱。在说明什么是互爱之后,着重说互爱的意义。运用一个排比句从正面加以论述。这一段四个并列的层次之间,写法大体一致又有一定的变化,使文章思路严谨而不呆板。四个层次的顺序,也安排得十分恰当。“互谅、互让”是宽容的最基本的要求,“互敬、互爱”则是进一步的高要求,尤其是互爱,则是最根本的一点。只有互爱才能真正做到“互谅,互让和互敬”。
(五)探究活动。
1、读了课文后,你认为宽容在人的社会生活中具有怎样重要的意义?如果你觉得你周围有的人心胸狭窄,请引用课文中关键性语句,对这些人进行劝说。劝说时要注意用语委婉,以理服人。(学生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通过对生活中具体现象的分析和思考,认识文章的现实意义,加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注重学生独特的见解,不求统一答案。
2、搜集有关宽容的名言、故事等。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
明确:有关宽容的名言,如下:
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意志坚如铁,度量大似海。
尊敬别人,才能让人尊敬。
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宽容的。 ——(俄罗斯)屠格涅夫
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黎巴嫩)纪伯伦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六)小结。
本文通过有力的透彻分析,阐述了人与人之间宽容的重要,并逐层说明了人们怎么样才能宽容相处,提倡在党性原则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互相理解和支持。
(七)布置作业。
探究练习二。
宽容教案篇2
活动目的:
1.通过班会,使学生认识到在人的一生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时难以避免的,关键在于理解和宽容,并积极寻求消除矛盾冲突的良方。
2.引导学生学会理解和宽容,培养宽容的品质。
活动内容:
1.用图片引发思考,引出主题。
2.说一说对于“宽容”的`理解。
宽容是友谊之桥。
宽容有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
宽容不仅是检验一个人道德修养的一个尺度,而且关系到能否搞好人际关系,能否搞好工作,能否搞好社会安定的重要问题。
3.倾听有关宽容的小故事并思考宽容的作用。
4.听故事《钉子》并谈谈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和带来的启发。
5.想一想:奶奶的宽容做得对吗?
小强吃饭非常挑食,每当饭菜不和胃口时,就把筷子一摔,脾气大发,“这么难吃,不吃了!”每当妈妈要批评他时,奶奶总是说,孩子还小,长大了自然就不会了。
6.思考宽容的原则:
宽容是讲艺术的,有原则的。宽容不是不分场合的容忍,宽容不是纵容。
宽容是一种不坚强而不是软弱。
无原则的宽容是不可取的。
7.思考:遇到以下情况你应该怎么做?
看到同学抄作业
自己心爱的水杯被同学摔碎了
不小心被同学撞伤了
被父母或是老师误会了
8.献计献策学宽容
9.反省时刻:
曾经发生的那件事,我觉得自己当时不够宽容……
如果时光倒流,那件事我会这样做……
10. 朗诵《宽容》
说明:
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免不了会与人发生摩擦和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处理问题不恰当,往往会出现一些不愉快的冲突,有时候甚至会酿成大错。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冲突,学会理解和宽容就显得尤其重要了。本节课针对宽容的重要性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和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冲突,力求学会理解别人,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学会宽容,以便创建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与愉悦的心情,促使学生们身心健康发展。
宽容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宽容的涵义;
2、认识宽容的意义和重要性;
3、培养宽容待人的道德情感和处世态度;
4、认识宽容是有原则性的。
二、教学重点:
1、宽容的内涵和体会宽容的作用。
2、怎样培养宽容的精神,明确宽容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
1、如何在生活中真正做到宽容,培养宽容的品质;
2、认识宽容是有原则性的,正确区分宽容与纵容、包庇等不良现象。
四、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讨论法、分析、归纳。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世界上有一种宝贵的品质,它能让同学之间和睦相处,能让亲子之间和谐融洽,能让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她是善良的化身,也是爱的升华。那么这种品质到底是什么呢?(摆3个水杯在讲桌上)
问:这三个杯子,都装满水,哪个装的比较多?为什么?
人的心灵也像这个杯子一样,有的容量大,有的则小。容量大,盛载的东西就多,容量小,盛载的东西就少。假如我们的心灵都像大海一样宽广,我们的心就会有无限的容量,盛载的更多,因而更快乐。同学们,现在知道我们上面所问的这种品质是什么了吧――宽容。
(二)播放诗朗诵《学会宽容》,并设置问题。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了诗朗诵《学会宽容》,它是一股春风,带给我们温暖的气息,送给我们温馨的感觉,拂面而来,体贴柔顺,融化了我们心中的块垒,感化我们放弃仇恨和抱怨,号召我们学会宽容。同学们,正如诗中所说,我们在社会上生存,注定要和各种各样的人交往,人与人之间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不可能每个人都和自己一样,也不可能每个人都能了解你、理解你。所以生活中不可能没有误解、矛盾及冲突,这时候需要我们学会宽容。那么通过这首诗,我们有那些体会呢,下面我们通过几个问题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1、什么是宽容?(①现代汉语词典对宽容的解释是: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不追究。②《大英百科全书》对宽容的解释: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对不同于自己观点的见解,应耐心公正地容忍。③宽容指的是宽厚容忍,原谅他人过失,不与他人斤斤计较。④宽容是一种高尚的人格修养,一种“宰相胸襟”,一种
大将风度。)宽容二字都是宝盖头,可见都是宝贝。“宽”字下面是草字头和“见”,也就是说像杂草一样多的意见都允许并存。“容”字是两个“人”和一个“口”,就是说每个人的说法和观点都能够兼容并包。宽容就是指宽大容忍,不计较和追究他人的过失,是一种谅解和包容他人的态度和行为。
2、人类文明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由人类知识和智慧凝结而成的格言警句和人们口口相传的宽容故事,就像一盏盏明灯,时时的指导人们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做出正解的决断。下面请几位同学和我们交流一下课前让大家搜集的有关宽容的格言警句和宽容的一些小故事。(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纪伯伦 紫罗兰把它的香气留在那踩扁了它的脚踝上。这就是宽恕。 ――马克吐温 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
3、宽容对我们而言有怎样的意义?
总结宽容的意义:
1)宽容是一个有涵养的人最基本的道德基础,也是一个人卓识胸怀和人格力量的体现。
2)宽容是成熟的标志,是气度的体现。学会宽容,你的心会大很多,你的世界也会开阔许多。
3)宽容是一个随和的人的快乐之所在。学会宽容,才会不为身外之物所累,才会长久的心态恬静愉悦。
4)宽容是交友之桥。人们总是爱和宽容大度的人交朋友。学会宽容,才能寻找到真正的朋友,才能使朋友之间的友谊地久天长。
5)宽容有助于人际关系和谐。它能给人以温暖,感化和醒悟,它能缓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甚至化干戈为玉帛。
4、怎么做才是宽容他人?
同学们,我们理解了宽容的涵义,也知道了宽容在我们生活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宽容呢?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短片看一看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是如何回答这个问题的。
宽容他人,就必须做到互谅、互让、互敬、互爱。互谅就是彼此谅解,不计较个人恩怨。人都是有感情和尊严的,既需要他人的体谅,又有义务体谅他人。有了互相之间的谅解,就能清心降火,自任何情况下,保持平静的心境和宽厚的品格。互让,就是彼此谦让,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心底无私天地宽。摒弃私心杂念,自觉做到以整体利益为重,把好处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是难以与他人和睦相处的。互敬,就是彼此尊重,不计较你高我低。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别人,自然会获得别人的好感和尊重。如果无视他人的存在,不尊重他人的人格,就不会有知心朋友。互爱,就是彼此关心,不计较个性、品格、气质的差异。爱能包容大千世界,使千差万别、迥异不同的人和谐地融为一个整体;爱能融化隔膜的坚冰、抹去尊卑的界线,使人们变得亲密无间;爱能化解矛盾芥蒂,消除猜疑、嫉妒和憎恨,使人间变得更加美好。
(三)实例剖析
1、播放宽容公益广告。(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收集的有关宽容忍让的古今小故事、格言警句来谈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提出解决矛盾的办法。)
2、同学们,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应该知道如何做到宽容,那么你的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一些事情,你是宽容的对待并圆满的解决还是没有宽容的对待那么结果是怎样的呢?
(四)宽容的原则(有的同学可能会说,老师你前面一直讲要学会宽容,为什么这边又要强调宽容是有原则呢?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地一味强调宽容的重要性,可能会导致对丑恶甚至罪恶的姑息,要明辨是非、分清敌我 ,该批评、惩罚的还是要批评、惩罚。)
事例一:“义气”的小a
小a回宿舍的时候无意中看见朋友小d在偷同学的东西,出于所谓的“义气”,他同意了不告诉老师。
(宽容的原则之一:宽容≠盲目纵容和包庇。)
事例二:“好好先生”小b
小b被班里的同学评价为“好好先生”。他从来不拒绝别人的任何要求,为了迎合他人,从来不敢得罪其他同学,也从来不提出自己的意见。有时候被一些调皮的同学欺负,他也不想老师反映,因为他觉得,对其他同学的侵犯应该要“宽容忍让”,少吭声可以避免很多矛盾。
(宽容的原则之二:宽容≠放弃尊严和妥协。)
事例三:任性的小c
小c很挑食,每当菜不和胃口时,就对妈妈大发脾气,把筷子一摔,大声吼:“这么难吃的狗饭,我不吃了!”
当妈妈要批评他时,奶奶总是说:“别骂了,孩子还小,带她去吃肯德基吧,长大了自然就不会这样了!”
(宽容的原则之三:宽容≠放弃严格和批评。)
(五)课堂总结:回顾学习目标,考查学生学习情况
1、宽容内涵;
2、宽容的意义;
3、如何宽容的对待他人;
4、宽容的原则;
5、请形容一下宽容是什么。
宽容是“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的腊梅,宽容了冬日的冷酷;宽容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小草,宽容了烈火的无情;宽容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劲竹,宽容了暴风的磨砺。
(六)课后小作业:
自省自查,同学们,生活之中难免有磕磕碰碰,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时刻做到宽容。曾经发生的哪件事情你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宽容呢?通过这节素质教育课,你有了哪些更深的认识。请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
(七)教师寄语:
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大或小,高山才能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清或浊,大海才能浩瀚无比,才有鱼群雀跃、白帆争渡、激流涌动。这就是宽容,宽容是一种风度,一种博大,更是一种成熟。当然,宽容不是妥协、忍让和迁就,他是自信的展示,自尊的姿态,美德的积累。宽容的人失去的只是过去,而刻薄的人失去的却是未来。有一份宽容,就有一份理解和宁静,坦然和平和,淡薄和悠远;有了宽容,一切才会变得平实、简单和开阔;有了这样的一份情怀,我们才能在宽松的环境中生活,永远保持着快乐的人生,但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做到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祝愿同学们在生活的海洋中,都能扬起理想的风帆,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理解了宽容的涵义,懂得了宽容这种品质的重要性和意义,也学会了如何在生活中做到宽容待人,明白了宽容也有其原则性,“海
纳百川,有容乃大”,但愿我们的心灵像宽阔的大海,盛载着快乐幸福。
(八)板书设计
学会宽容
宰相胸襟大将风度
交友之桥和谐人际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互谅互让互敬互爱
(八)教学反思
尊重他人有原则性 换位思考
宽容教案篇4
本课题教时数
1
本教时为第 1 教时
教学目标
知识
目标
学习文章严谨的思路,紧凑的结构。
能力
目标
理解文章阐述了人与人之间宽容的重要,提倡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理解和支持。
情感
目标
教学重点
对宽容和批评统一关系的理解。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以讲道理为主的辨证说理方法。
教学用具
教学程序
备注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注音
和谐( ) 豁达( ) 迥异( ) 融化( )
胸襟( ) 摒弃( ) 芥蒂( ) 嫉妒( )
2、解释
豁达:性格开朗;气量大。
淡泊:不追求名利。
摒弃:舍弃。
斤斤计较:形容过分计较微小的利益或无关紧要的事情。
隔膜:情意不相通,彼此不了解。
迁就:将就别人。
姑息:无原则地宽容。
芥蒂:比喻心里的嫌隙或不快。
二、导入
西汉末年,刘秀大败王郎,攻入邯郸,检点前朝公文时,发现大量奉承王郎、侮骂刘秀甚至谋划诛杀刘秀的信件。可刘秀对此视而不见,不顾众臣反对,全部付之一炬。他说:“如果追查,将会使许多人恐慌,甚至成为我们的死敌。而不计前嫌,可化敌为友,壮大自己的力量。”刘秀的宽容使自己成为众望所归,终成帝业。法国十九世纪的文学大师维克多。 雨果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我们是不是也要学会宽容呢?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论述的中心是什么?
明确:多一些宽容
2、绕“宽容”论述了几个问题?
明确:
①为什么要宽容
②怎样才能做到宽容
③宽容要与批评统??
由此,课文分三段,按照“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展开。
第一段:论述提倡宽容的意义。
第二段:论述怎么样才能做到宽容。
第三段:对观点作补充论述。
四、精读第二段
1、作者按什么层次来论述怎么样才能做到宽容?
讨论明确:这一段有五个层次,先总后分,分说的内容由轻到重,安排十分讲究。 第一层(开头两句)是这一段的总述。三个“一种”;对宽容的性质进行定位。“要……就必须……”说明“互谅、互让、,互敬、互爱”,是宽容的基本的要求。这一层不仅概述了这一段的主要内容,而且在结构上也是全段的总领,以下四层依照“互谅、互让、互敬、互爱”的顺序分别进行论述。第二层谈互谅。第一句先说什么是“互谅”。第二句从人的心理需求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要互谅。第三句说明具有宽容这样的品德的意义。第三层谈互让。在说明什么是“互让”之后,着重阐述互让的意义。运用了对比说理的方法。第四层谈互敬。先说什么是互敬,再运用对比说明为什么要互敬。第五层谈互爱。在说明什么是互爱之后,着重说互爱的意义。运用一个排比句从正面加以论述。这一段四个并列的层次之间,写法大体一致又有一定的变化,使文章思路严谨而不呆板。四个层次的顺序,也安排得十分恰当。“互谅、互让”是宽容的最基本的要求,“互敬、互爱”则是进一步的高要求,尤其是互爱,则是最根本的一点。只有互爱才能真正做到“互谅,互让和互敬”。
五、探究活动
1.读了课文后,你认为宽容在人的社会生活中具有怎样重要的意义?如果你觉得你周围有的人心胸狭窄,请引用课文中关键性语句,对这些人进行劝说。劝说时要注意用语委婉,以理服人。
2、推荐欣赏——《学会宽容》
?学会宽容》
西晋文学家潘岳在《西征赋》中写道:“乾坤以有亲可久,君子以厚德载物。”人生在世,要学会宽容。
英国谚语说得形象:“世上没有不生杂草的花园。”阿拉伯人说得风趣:“月亮的脸上也是有雀斑的。”说到底,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学会宽容,是做人的需要。历代圣贤都把宽恕容人作为理想人格的重要标准而大加倡导,《尚书》中有“有容,德乃大”之说,《周易》中提出“君子以厚德载物”,荀子主张“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据司马光《资治通鉴》记载,武则天时代的宰相娄师德以仁厚宽恕、恭勤不怠闻名于世,司马光评价他“宽厚清慎,犯而不校”。凤阁侍郎李昭德骂他是乡巴佬,他笑着说:我不当乡巴佬,谁当乡巴佬呢?当时名相狄仁杰也瞧不起娄师德,想把他排挤出朝廷,他也不计较。后来武则天告诉狄仁杰:我之所以了解你,正是娄师德向我推荐的。狄仁杰听了惭愧不已。
学会宽容,是处世的需要。世间并无绝对的好坏,而且往往正邪善恶交错,所以我们立身处世有时也要有清浊并容的雅量。眼里揉不得沙子,锱铢必较,为血气之争搞得跟卖面粉的遇见卖石灰的一样谁也见不得谁,不仅尴尬,还招致仇怨,实不值得。“天地本宽,而鄙者自隘”,《菜根谭》上的这句话可谓警世之言。所以清代的申居郧说:“胸中要有泾渭,然亦须气量含宏,不可太生拣择。”弘一大师说得更直接:“精明者,不使人无所容。”我们常说的“得饶人处且饶人”,也是这个理儿。事实上,宽容并不代表无能,却恰恰是一个人卓识、心胸和人格力量的体现,即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学会宽容,是成就事业的需要。三国时那个在政治上颇不得志的曹植,却说出了一番富含哲理的话:“天称其高者,以无不覆;地称其广者,以无不载;日月称其明者,以无不照;江海称其大者,以无不容。”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有恢宏的气度,自古至今皆然。据《宋稗类钞》记载,吕蒙正初入朝堂时,有一朝士指着他说:“这小子也参政?”吕蒙正装着没听见。而与吕蒙正同列的人却几次让吕蒙正追问那个人是谁,吕蒙正不允,说:“若知其姓名,怕以后不能忘记,所以还是不问的好。”吕蒙正后来终于成为北宋的宰相。
清朝金缨说得好:“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朱熹在《朱子语类》中又说:“心只是放宽平便大,不要先有一私意隔碍便大。”学会宽容,关键是要剔除心中的私欲和杂念,淡泊明志,有所追求;同时要推己及人,以直报怨,与人为善。在此奉上朱老总《游七星岩》诗共勉:“腹中天地宽,常有渡人船。”
思考:结合课文及上文,说说自己对宽容的理解
六、小结
本文通过有力的透彻分析,阐述了人与人之间宽容的重要,并逐层说明了人们怎么样才能宽容相处,提倡在党性原则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互相理解和支持。
七、布置作业
1、探究练习二
2、搜集有关宽容的名言、故事等学生小组合作,交流。
明确:有关宽容的名言,如下:
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意志坚如铁,度量大似海。
尊敬别人,才能让人尊敬。
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宽容的。 ——(俄罗斯)屠格涅夫
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黎巴嫩)纪伯伦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板书设计
多一些宽容
总述。(1-2)
三个“一种”;对宽容的性质进行定位。
“要……就必须……”说明“互谅、互让、,互敬、互爱”,是宽容的基本的要求。
谈互谅。(3-5)
什么是“互谅”。
为什么要互谅。(人的心理需求的角度) 宽容的最基本的要求
分述 互谅的意义。
进一步的高要求
谈互让,对比说理。
谈互敬, 对比。
谈互爱,一个排比句,正面论述。 最根本的一点。
教学后记
宽容教案篇5
一、班会背景
由于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他们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所在家庭的中心。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着自我为中心,利己主义倾向浓厚,判断是非对错的标准是对自己是不是有利,缺乏宽容之心,同情之心,尊重之心。在行为中过于偏激,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同学关系和人际交往,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其实,学生有着对于真诚友谊的向往对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向往,有着对于互相理解的追求,有着对于美好人格和道德的追求。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已经很明显的认识到培育下一代健康心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健全的人格,这是班主任责无旁贷的。
二、教育目的
通过此次班会使学生明白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代人必备的道德品质;同时让学生意识到我们的生活需要相互宽容,我们需要学会“宽以待人”。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和技巧,提高辨别是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宽容之心待人,善于与他人特别是同学和睦相处、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进而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习惯和健全的人格。
三、班会准备
1、以《宽容》为题,写一篇关于对宽容的内涵理解的文章。
2、搜集关于宽容的富有哲理和启发性的故事,并能有感情地讲故事。
3、准备小品
四、班会过程
主持人:待人宽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宰相肚里能撑船。”它告诉我们宽厚待人的人,“受人敬仰”,同时也告诉我们宽厚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青少年要继承和发扬。宽厚的人能与他人建立宽松、和谐亲密的关系,宽厚的人能增进朋友之间的友情,能融洽家庭和谐的亲密关系,能创建宽松的人际环境。正所谓:量小失众友,度大集群朋。而一个肚量小的人会失去很多朋友。同学们,给别人一次宽容、关怀、体贴、谅解,你就多开一扇心窗,拥有一份温情;一句温暖的话语,足以暖和一个漫长的冬季,一缕深情的目光,足够使颓丧者重新升起希望的太阳。生活中你对他人充满善良与温情,你的心灵也会受到一次圣洁的净化。
介绍小组,请出评委,评委介绍规则。
学生:本次班会我们将以竞赛的形式进行,到场的有4组(4个小组喊出他们的口号)
学生:每一组都很有感染力啊!现在有请评委陈焘、郑平、魏宣还有我们的班主任杨老师!请评委为我们介绍一下竞赛规则。
(班主任:本次竞赛的每个环节虽然以不同的加分制加分,但共同的特点主要都是从同学发言的声音大小、感情色彩、发言内容的精彩程度、同学的掌声等来评价。最后计算总分,评出“宽容之心组”,并且还设置了几个单项奖“最具爱心人物”…希望大家努力为小组争光!加油!)
环节(1)——宽容在缺失……
学生:首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情景剧“宽容在诉说…”
环节(2)——“宽容,善待他人”需要吗?
学生:情节虽短,意义却是如此深远,同学们对于宽容的现状一定有所感触吧?
学生:是啊,人与人之间似乎越来越冷漠,对于一些小事,斤斤计较,生怕吃亏,宽容不知被置于何处,难道这层隔膜会越来越厚,越来越难以逾越。
学生:究竟是人们已经不需要宽容,遗忘了宽容?
学生:还是宽容已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无法立足与瞬息万变的社会了?最后,濒临灭绝?!现在,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进入第一个加分环节,“现今社会,到底需不需要宽容,需不需要善待他人。需要,为什么?不需要,为什么?”
学生:请大家开始发言,发言时请起立,以便评委加分。
(同学发言,评委计分)
(主持人小结,亮出第一轮积分)
环节(3)——需要“宽容,善待他人”
学生:看来在上个环节,大家对于宽容的需要与否还为达成共识。
(小品表演)
学生:感谢这几位同学的精彩演出!
学生:从大家贴近生活的小品演绎中,我们明确了宽容的意义!是的,生活中绝对不能缺少宽容。“宽容是一种豁达和挚爱,它是一种涵养,是一种善待他人的美德,一种善待生活的境界!
学生:宽容必不可少,但过度地宽容却又成了纵容。它的后果往往是伤人又害己。
学生:世界因为有了分寸而更显绚丽,我们只有把握好宽容的尺度,才能在善待他人的同时,善待自己,善待生活。
环节(4)——正确地宽容,正确地善待!
学生:讲到这里,我们就要进入本次班会最重要的环节了。现在请同学门共同探讨,共同体会“如何宽容,正确地善待他人?”
学生:同学们可以用名人名言,古今你我他事例,诗词歌曲等来发言。
学生:还有,相关歌曲也酌情加分。唱出两三句即可。
(同学发言,评委计分)
环节(5)——坚信“宽容、善待的美好”
学生:现在进入班会最高潮环节,请我们各小组用最热情的声音,朗诵出你们为本次班会精心准备的自创诗歌吧!(小组朗诵,评委计分)
环节(6)——体会·感悟
学生:大家的热情深深地感动了我。现在评委正在紧张地计分。(评委点评,颁奖)
主持人:结束语
五、班主任总结。
严以律己是让自己受大多数人的喜欢,是让自己充分地优秀,并不是什么东西都要宽以待人,其实也不是说要对别人好,是说别人的错误不要太在意地批评别人,给别人一个机会挺好的,还要自己提防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宽容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认识到相互理与宽容在建立和谐家庭关系中的作用,教育自己。
2、在实际中克服“以我为中心”的心态和行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教学重点:
尊重,善意,理解的`关系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理解宽容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短片:邻里之间
短片主要讲述楼上楼下的住户,楼上摆宴席,非常热闹,晚上卡拉o到很晚,对楼下的住户有很大影响。
教师引导:社会生活需要理解与宽容
二,讲授新课
(一) 探究园
活动一,小苏的苦恼
要求:
1、学生分组讨论
每个同学都想一个点子,然后小组讨论决定最佳点子
2、全班交流,每组陈述最佳点子
3、师生共同点评“金点子”共同之处
4、学生列举身边类似事例
教师评:
1、 表现积极的小组或学生
2、 通过学生的讨论,改变学生的错误想法,有了新的认识
能否结合身边的事例,把握化解误会的方法
活动二,家庭的故事
目的:
准备:
一,学生自由发??
阐述个人对小敏的建议 教师板书
二,学生列举身边的事例
结合身边的事例,想象当时的做法
师评:
1,积极发言阐述个人建议,集体讨论点拔
2,教师可以联系自己的经历,与学生分享交流自己的方法。
宽容教案6篇相关文章:
★ 幼儿防疫教案6篇
★ 4繁星教案6篇
★ 家乡美食教案6篇
★ 幼教教案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