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详尽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理清教学思路,明确教学目标,教案中应包含多种教学方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以下是大爱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2年级教案推荐5篇,供大家参考。

2年级教案篇1
教学目标:结合实际情况,探究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初步沟通整数计算和小数计算方法,
体会“转化”的思想。
教学重点:明确积的小数位数和乘数小数位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推导过程。
教法:引导、探究法
学法:小组合作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基础准备复习
1、下面的数与0.659比较,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或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0.6596.59659065.90.0659
组内交流订正。
二、情景导入呈现目标
观察p38街心广场图:这是美丽的街心广场,街心广场的中间是花坛,花坛周围铺满了地砖.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
你从图中还能得到哪些信息?产生质疑,引入新课。
三、探究新知
(一)街心广场、花坛、地砖都是长方形的。它们的长和宽.街心广场长30米,宽20米;花坛长3米、宽2米;地砖长
0.3米、宽0.2米.
1、街心广场的占地面积是多少?
2、花坛的面积?
3、地砖的面积?
4、三个长方形的长之间有什么关系?宽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的.面积之间可能有什么关系?
(二)小组交流讨论。
以后我们计算小数乘法时,先按照()乘法计算,然后再看两个乘数一共有()位小数,就在积中从()向
()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就可以了。
如“0.3×0.2”可以用竖式计算。(教师板书乘法竖式)
0.3
×0.2
0.06
计算时可以先算3×2=6,再看两个乘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在积中从右向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就可以了,0.3×
0.2=0.06。组内交流、解疑、个别汇报、老师点拨。
四、点拨升华
计算小数乘法时,为了防止在积的小数位数上出错,可以在计算之前,就正确确定出积的小数位数,等计算结果得出后,再与已确定出的小数位数相对照,看是否一致辞独立思索小组交流总结方法教师点拨。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或者还有什么疑问?先小组内说一说,最后班上交流。
六、当堂训练
1、先判断积是几位小数,再计算。
0.78×0.3 1.53×2.25 16.7×18.2
0.001×0.01 15×0.723 0.05×0.05
2、完成教材第43页“试一试”并交流。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3、完成教材第43页“练一练”
七、拓展提高不用计算,直接填空。
(1)0.7×0.9积是()位小数。
(2)0.38×0.26积是()位小数。
(3)23.8×0.6积是()位小数。
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八、作业布置:教材第39页“练一练”2、4、5题
板书设计:
2年级教案篇2
教材分析:
东南亚是学生在世界地理下册的区域地理中接触的第一个地理区域。在全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以前面的“认识大洲”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为依托,对相关知识进行充实和提高,又对后面“走进国家”部分起到铺垫作用。
这一区域的学习结果不但影响到学生对本区知识的掌握,还关系到学生今后区域地理的学习,因此在本节学习中,不但要让学生学到关于东南亚的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利用地图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和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因此本节课不但涉及到知识的掌握,更关系到学习方法的养成,在教材中的地位比较重要。
教材处理:
教师在教材处理上,必须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活动的设计以探究和发现为核心,尽力体现课程标准中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
(1)利用图像资料:充分利用地图,视频,幻灯片,使它们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
(2)精心设计活动:以学生活动为主推进课程,以发现和探究为核心,增强教材的实践性和探索性。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了解东南亚的范围和国家,掌握其地处亚洲与大洋州、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2)使学生了解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和分布,以及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3)使学生掌握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自然环境特点。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读图,使学生掌握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2)通过读图,掌握东南亚的自然环境:中南半岛的地势地形,河流的分布;马来群岛地形崎岖,多火山,以及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通过读图,了解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和分布。(4)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
(5)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对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自然环境的学习使学生形成地理要素的联系观念。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山河分布特点及气候特点。
2、难点:通过读图分析东南亚的山河分布及气候特点和分布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设计意图:
本节课教学设计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大量地图和资料,并根据提供的资料引领学生分析、探究得出结论,然后用得出的结论继续下面的学习。教师力争在本节课做到没有一个知识点是教师给的,而是由学生自己分析得出的。另外,本节课的`一大特点是还注意了从学生身边引入事例,把地理学科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认知水平紧密结合,让学生感到地理学科的实际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教师播放视频,引入东南亚地区。
二.教师引导讲述,学生自主学习板书:
第一章第一节东南亚地区
1.教师提问:东南亚还有哪些国家?学生读图。教师请学生说出东南亚国家的名称及特点。
2.东南亚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两大部分——学生看图说出其范围。板书: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3.教师播放视频,引导学生分组根据实际进行探究活动。
(1)第一组:去东南亚是否该带毛衣、短袖、芒果由探究活动引出东南亚的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板书: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低纬度地区
(2)第二组:去东南亚是否该带登山鞋
由探究活动引出东南亚的地形、地势和河流分布特征。板书: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地形北高南低中部高,四周低,地形崎岖,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多火山河流由北向南流呈放射状流
(3)第三组:去东南亚是否该带雨伞、保湿霜、防沙围巾由探究活动引出东南亚的气候类型及分布和特征。板书: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与位置联系)
教师:东南亚的气候特征深刻影响着当地的农业。
学生:能说出对农业播种和收获的影响。
三.教师小结:
东南亚各地理要素间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提醒学生注意箭头)而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之间又存在着一定差异
四.课后练习:
学生分组进行闯关测试。
2年级教案篇3
一.教案内容:
?观潮》第二课时
二.教学目标:
1.小组合作,探究课文3、4自然段,了解钱塘江大潮到来时的情景,体会其雄伟壮观。
2.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语句,熟读成诵部分语句。
3.体会作者留心观察,抓住事物特点有顺序的描写方法。
三.教学重点:
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句子;学会按序背诵课文。(文字序领与画面结合法)
四.教学难点:
感悟领略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五.教学方法:
目标教学法感悟发现法引导发现法
六.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读书发现--质疑问难--组内合作--组外协作)、感悟发现法
七.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钱塘大潮录象
八.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壮观
1.谈话,板题。
2.理解“观”的意思,引出“天下奇观”。
3.导入3、4自然段。
4.出示学习目标。(目标教学法)
二、观看录像,感受壮观。
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感受这一天下奇观。
三、小组合作,感悟壮观
1.谈话激发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提示:a.你喜欢文中的那一句,为什么?你能把你喜欢的这句话读的让你们组内的同学也喜欢上它吗?b.你在学习中有什么问题,你们小组是怎样帮助你解决的?c.通过小组合作,你都学懂了些什么?
3.组建合作小组
4.组内合作学习(感悟发现法)
5.反馈合作成果,构建全体读书感悟氛围。
6.引导小组感悟。a.朗读文中描述大潮的句子;b.课件展示描述的情景;c.引导发现大潮雄伟壮观(想象和实践表演);d.感情朗读。(引导发现法)
四、听听读读,发现作者观潮顺序
1.范读课文,听后练习。刚才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读了这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不过,把“观潮”的顺序给打乱了。其实,作者写得可有顺序了。下面,我们就先来做一个听的练习。
听老师读这段话(出示)看谁本事大,能听清作者是用哪些词语把这四处的描写给连接起来的。待会儿,请你把听到的`词语写下来。
师读生听: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大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2.感悟发现:作者是按从远到进顺序来描写潮水的;抓住了大潮的声音和大潮的变化描述出了大潮的雄伟壮观。
3.齐读课文,感受壮观。
五、思路引导,背诵壮观
1.出示思路提示句子
2.出示音乐、画面,激发背诵兴趣
3.评价:背诵得多有感情啊!我们仿佛站在钱塘江畔,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来越近,声音(越来越响),浪头(越来越高),气势(越来越大)。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天下奇观)!我们为之自豪,为之(骄傲)!
六、创设情境,运用语句
1.积累词汇
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个自然段里,词语非常丰富,你们想不想把它们积累起来?听老师说词语的意思,看谁的反应快,老师语音刚落,就能很快地站起来说出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人声鼎沸、山崩地裂……)
2.运用词汇
看得出,同学们在阅读课文的时候,还挺注意词语的积累,不过,会不会用了
呢?咱们来自我检验一下,我这儿有一段话,可是不完整,你们能不能在括号中用上今天学到的词语,使这段话表达得清楚通顺呢?师出示一段话:
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可潮来时,却一浪一浪(),一浪一浪()。湖水声犹如(),海堤上尽管(),但竟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渐渐的,潮过去了,消失在()的地方。
(学生分四人一小组讨论,然后选派一代表报告)
3.师生共同评价
七、结束语
八、板书
观潮
闷雷滚动出白线
潮头怒吼贯江面
山崩地裂城墙现
钱塘奇观天下传
2年级教案篇4
一、我的发现
1、自己把全部词语读一读;
2、比一比,看一看,词语中的带点字,你能发现什么?
3、这些是字在同一个词中,意思是相反的,你能不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
4、再读词语。
二、日积月累
读读背背
1、观察,下面的图片,都是什么?(邮票)你发现这些邮票有什么特点?(动物)
2、这些动物很有意思,你能观察出来吗?对,他们就是十二生肖。你知道,你的属相是什么吗?
3、你知道属相是怎么来的吗?(教师讲解属相来历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人们说:“我们要选十二种动物作为人的生肖,一年一种动物。”天下的动物有多少呀?怎么个选法呢?这样吧,定好一个日子,这一天,动物们来报名,就选先到的十二种动物为十二生肖。
猫和老鼠是邻居,又是好朋友,它们都想去报名。猫说:“咱们得一早起来去报名,可是我爱睡懒觉,怎么办呢?”老鼠说:“别着急,别着急,你尽管睡你的'大觉,我一醒来,就去叫你,咱们一块儿去。”猫听了很高兴,说:“你真是我的好朋友,谢谢你了。”
到了报名那天早晨,老鼠早就醒来了,可是它光想到自己的事,把好朋友猫的事给忘了。就自己去报名了。
结果,老鼠被选上了。猫呢?猫因为睡懒觉,起床太迟了,等它赶到时,十二种动物已被选定了。
猫没有被选上,就生老鼠的气,怪老鼠没有叫它,从这以后,猫见了老鼠就要吃它,老鼠就只好拼命地逃。现在还是这样。
你知道哪十二生肖吗?
它们是:老鼠、牛、老虎、兔子、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怎么让小小的老鼠排在第一名呢?这里也有个故事。
报名那天,老鼠起得很早,牛也起得很早。它们在路上碰到了。牛个头大,迈的步子也大,老鼠个头小,迈得步子也小,老鼠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才刚刚跟上牛。老鼠心里想:路还远着呢,我快跑不动了,这可怎么办?它脑子一动,想出个主意来,就对牛说:“牛哥哥,牛哥哥,我来给你唱个歌。”牛说:“好啊,你唱吧---咦,你怎么不唱呀?”老鼠说:“我在唱哩,你怎么没听见?哦,我的嗓们太细了,你没听见。这样吧,让我骑在你的脖子上,唱起歌来,你就听见了。”牛说:“行罗,行罗!”老鼠就沿着牛腿子一直爬上了牛脖子,让牛驮着它走,可舒服了。它摇头晃脑的,真的唱起歌来:
牛哥哥,牛哥哥,过小河,爬山坡,驾,驾,快点儿罗!
牛一听,乐了,撒开四条腿使劲跑,跑到报名的地方一看,谁也没来,高兴得昂昂地叫起来:“我是第一名,我是第一名!”牛还没吧话说完,老鼠从牛脖子上一蹦,蹦到地上,吱溜一蹿,蹿到牛前面去了。结果是老鼠得了第一名,牛得了第二名,所以,在十二生肖里,小小的老鼠给排在最前面了。
4,后来,人们就按他们到的顺序,制定了十二生肖的顺序,并用它来给每一年命名。
5、读一读,看谁能记下来。
三、读读认认
1、自己观察学习,用以前加一加的方法自学生字
2、小组学习,注意给它们区分和组词。
3、教师检查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和展示台
一、交流展示收集和了解的中化传统文化(展示台)
完成前面综全性学习的展示,小组评一评,哪些小朋友完成得好。
二、口语交流
1、各组小朋友在自己的组里,把你收集的资料讲给同学们听一听;
2、各组交流
3、小组商量,用什么方式集中展示小组成果。
4、小组代表汇报,不完整的小组成员可以补充。
5、想一想,再把你最想告诉大家的写下的来。
第三课时
习作评改(略)
2年级教案篇5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游戏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
2、能把自己做过的游戏说出来,互相交流,学习询问。
3、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二、教学重点
交流一些游戏怎样有趣,是怎样做的。
三、教学准备
1、调查学生课间在玩哪些游戏。
2、有条件的可以拍摄学生课间游戏的录像。
3、课件。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看图激趣,铺设情境。
1、播放播放学生游戏的录像或图片,让学生重温游戏时的快乐心情。
2、谈话导课。
师:看到小朋友玩得那么高兴,老师有一个想法:今天我们可不可以来评一评最有趣的游戏。
3、出示课题:有趣的游戏。
二、以图为例,指导说“怎么有趣”。
1、大屏幕出示本课中的三幅图。
2、结合自己的体验观察图片。
(1)三幅图上的小朋友在玩什么游戏?你玩过吗?
(2)你喜欢这三个游戏吗?选一种游戏说说它怎样有趣。
3、引导评价。
师:同样一种游戏,你觉得哪些小朋友说得最有起?为什么?
4、教师示范,提供方法。
(1)教师示范:老师像你们这么大时候,也非常喜欢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游戏。那时,我们最爱玩的游戏是“老鹰捉小鸡”。我们先选出两个小朋友,一个人当“老鹰”,还有一个人当“母鸡”,其余的小朋友就做“小鸡”。“小鸡们”排成一列长队躲在“母鸡”的身后,一个拉着一个的后衣襟。游戏开始了,“凶恶的老鹰”张开翅膀向鸡群扑了一来。母鸡妈妈也张开了自己的翅膀,左拦右挡,保护身后的小鸡。“小鸡们”,都害怕被“老鹰”捉去,跟在“母鸡妈妈”身后一会儿往左跑一会儿往右跑,边跑边发出惊叫声、笑声。排在最后的“小鸡”最紧张了,因为“老鹰”要捉的第一只“小鸡”就是他。这个游戏实在是太有趣了,既紧张刺激,又令人快乐!连站在一旁看我们做游戏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也忍不住哈哈大笑。
(2)学生评价,感悟方法。
a、你们觉得老师介绍得怎么样?有没有把这个怎样有趣说出来呢?
b、老师是怎样把游戏说清楚的呢?回想一下,我先说了什么,再说了什么?
5、同桌交流:从三个游戏中选择一个自己认为最有趣的游戏,和同桌的小朋友介绍它怎样有趣,可以学着老师的方法,也可以用其他的方法说。
6、全班交流。
(1)进一步引导学生能较具体地说说这三个游戏如何有趣。
(2)学生说不清楚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其他学生通过提问帮助他说得更好。
(3)师生间就同一游戏,进行自觉性的相互补充。
(4)引导学生评价发言者说得好不好:听了这个游戏,你觉得有趣吗?
7、小结、过渡。
师:我们在介绍一个的有趣的游戏的时候,可以先说说这个游戏怎么玩,再说说自己在游戏中的心情怎样,还可以讲讲它给大家带来的快乐。这样,才能让没有玩过这种游戏的人也会和你一样觉得这个游戏非常的有趣。
除了前面说的三种游戏,我们班的小朋友还会玩许许多多有趣的游戏。现在,“有趣的游戏”评选活动开始了。各小组先在自己组内互相说一说,然后推荐一两种最的趣的游戏。
三、小组交流,教师参与。
1、组内互相说一说,评一评,问一问。
每人介绍一种自己觉得最有趣的游戏;组内不熟悉这个游戏的小朋友可以问一问。
2、推荐本组内最有趣的游戏。
四、全班交流。
1、各组派代表介绍本组推荐的游戏,本组的其他同学可以做补充。
2、各组评价:在刚才推荐的游戏中,你最想玩哪几种?为什么?
3、评选班级“最有趣游戏”。
4、宣布结果。
五、课后延伸,筹办游戏节。
1、以小组为单位做好游戏节的准备工作。
a、进一步做好介绍游戏的准备,人人争当能说会道、大大方方的“东道主”。
b、准备需要的游戏道具。
2、选定时间。
3、提前向其他班的小朋友发出邀请,可以是书面的,也可是口头的。
2年级教案推荐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