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教案的设计,教师能够设置明确的课堂目标,引导学生朝着这些目标努力,教案的实施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重要时刻,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下面是大爱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小学1年级音乐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学1年级音乐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春天”、“春雨”、“小鸟”都向人们“致春天”的来临,本课汇编了一组描绘春意的音乐作品。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2.聆听《春水》,感受拟人化的“春水”活泼、顽皮的形象。聆听《致春天》,感受乐曲对春天的描绘,尤其是第一与第三乐段,相同的曲调,不同的手法表现不同的情绪。让我们在聆听过程中体验音乐丰富的表现力。
3.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歌曲借景抒情,运用不同的节拍、节奏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在学唱过程中学习切分节奏及乐句的重复、变化(相似)重复的创作手法。
教学内容:
1、聆听:《致春天》、《春水》
2、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
3、音乐知识:切分音
教材分析:
?小鸟小鸟》是故事片《苗苗》的插曲。曲调欢悦而又奔放,充分表现了少年儿童在春意盎然的春天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趣。歌曲为6/8拍,二段体结构。第一段(13小节)为齐唱,第二乐段为合唱。每段均由两个变化重复的大乐句组成,音乐素材十分精炼而集中。第一乐段以每三个音构成一个活泼、欢乐的音乐动机“”这个主导乐汇以先上行模进、后下行模进贯穿其中,给人以明亮、轻快的感觉,表现了少年儿童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在祖国明媚的春光里自由飞翔欢乐幸福的形象。第二乐段是副歌性的合唱,曲调在六度大跳后紧接连续同音反复和下行级进进行,并用“”这样的节奏,配以连贯的衬词“啦啦啦……”一气呵成,使得歌曲的'情绪更加热情欢乐,抒发了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幸福欢乐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聆听和歌唱表达对春天的爱
教学难点:音乐知识:切分音的运用
课时:三课时
第一节
教学内容:1、聆听《致春天》
2、表演《小鸟小鸟》
教学重点:通过聆听体会身边的春天
教学难点:表演《小鸟、小鸟》
教学过程:
一、聆听《致春天》
1.介绍作曲家的国籍及作品的背景为导入。
(1)设问:“挪威”地处欧洲的哪里?那里的气候条件如何?
(2)讲解:春天对地处北欧的挪威人民是多么的美好,作曲家格里格热情地谱写了这首钢琴抒情小品。
2.视听《致春天》。
(1)设问:你能根据伴奏及旋律的不同表现手法区分作品的段落吗?
(2)教师可适时指导,如听第一段的片段,以及第二段再现的片段。还可帮助学生听辨第二部分的低音区的伴奏片段等,以降低学生听赏中的困难,帮助他们听辨三段体的不同情绪的音乐表现。
3.复听《致春天》。
要求学生在座位上用脸部的表情或微小动作,表达出三段音乐在发展过程中的情绪变化。
4.完成教材中的书面作业。
(1)画出第三部分的图形谱,说明第一与第三部分旋律是相同的,
但情绪不同。
如用同样的线条,可以用线条的粗细表达其热烈的情景。还可以根据想像在图形谱上添加其他的图画等。
(2)完成方格框内的选择--曲调高、低与情绪的平静、期待、热烈。
以上两个书面作业,因为是在学生通过二次欣赏作品的基础上独立完成或学生间的相互讨论完成,切忌教师包办代替,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与联想。
5.三度(欣赏)创作。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舞蹈动作即兴表演对春天来临时人们的祈望心情,要把三段的发展变化过程能表达出来。不求动作和舞姿的优美,主要是体现学生的自主参与及他们对春天的向往的心情。
小学1年级音乐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欣赏萨克斯独奏《回家》,感受乐曲的款款深情和旋律的悠扬柔婉,以及萨克斯管所独具的荡气回肠的声音效果对音乐氛围的营造与烘托。
2、认识吹管乐器萨克斯,了解它的形状和音色特点。
教学重点:
感受乐曲悠扬柔婉的情绪特点,认识吹管乐器萨克斯,了解它的外形和音色特点。
教学难点:
体验萨克斯管所特有的音色效果对音乐氛围的营造与烘托,以及对“家”的的深化。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复习歌曲《故乡的小路》(巩固两声部旋律和表现歌曲情绪)
2、导入:走在故乡的小路上让我想起我的家,家:原本是住所,是可以供人遮风挡雨的地方。家是我们停泊的港湾,家,是温暖的地方,因为那里,有自己最爱的——亲人。
师:今天我们来进入第五单元的学习《温馨的家》,听一首乐曲,它的名称——《回家》
3、初听:演奏乐器——萨克斯管
4、了解萨克斯管,课件+ppt
5、了解了萨克斯管,我们再回到乐曲《回家》:首先通过五线谱来视唱旋律(用lu哼唱,唱好旋律中的切分节奏、附点节奏和连音线旋律)分小组或男女生演唱旋律,熟悉旋律,其次可以用唱名谱视唱旋律,从而加强对音准的练习和指导,再次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范唱
6、复听:?乐曲有几个,各不同的情绪
师:第一(旋律平稳、舒展,带有少许忧伤,表达作者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第二(节奏紧凑,十六分音符的加入使得乐曲显得更加激动,表达作者回家见到亲人的喜悦之情)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感受乐曲所要表达的情绪,进一步理解乐曲的内涵
7、再听:ppt视频(感受萨克斯所带来的音乐效果)
回家问候父母,长辈、亲人,送去祝福,感受家的温暖。
小学1年级音乐教案篇3
教学内容:聆听妈妈格桑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旧歌,通过让生谈藏族风土人情,引入对歌曲《妈妈格桑拉》的学习。
二、新课教学。
1、视唱全歌乐曲,生跟着教师的琴声哼唱旋律,说说是哪个地区的民歌。
2、播放歌曲的音乐,让生寻找与之共同的音调,从而导入歌曲的学习。
3、初听歌曲,理解情感。
(1)教师介绍歌名的含义。妈妈格桑拉的意思是指妈妈幸福。
(2)初听歌曲,理解歌曲的情感。歌曲是反映妈妈的`幸福,还是祝愿妈妈幸福?生从歌词、情绪、速度上谈谈自己对歌名的理解。
4、学唱歌曲,体验情感。
(1)跟琴学唱歌曲旋律。
(2)带着对妈妈的深情祝愿,再唱歌谱。
(3)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学唱歌曲。
(4)合唱部分通过分小组、分乐句自主学唱,各分声部都熟练地演唱后再合成。
(5)对比聆听齐唱、合唱和领唱、合唱的不同效果。
三、全课小结。
1、师生共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2、小组、师生、生生互评。
小学1年级音乐教案篇4
教学内容:歌表演《我们的祖国是花园》
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我们的祖国是花园》。
2、学跳集体舞,并在学跳集体舞中学会合作。
3、活泼有序的表演演唱。
教学过程:
1、创编练习:请同学展示自己的创编成果。教师和同学评价。
2、复习歌曲《在祖国怀抱里》:教师伴奏,请同学齐唱、独唱。教师和同学评价。
3、感受情绪:请同学感受歌曲《我们的祖国是花园》欢快的情绪。
4、感受民族风格:请同学听辨歌曲《我们的.祖国是花园》与哪个少数民族的音乐风格相同?
5、感受歌曲节拍:一边听,一边拍手。
二、学习歌曲
1、师范唱
2、学生跟琴用lu哼唱
3、师教唱
4、齐唱
5、习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动作。提示学生要互相配合,做到活泼而有序。
6、歌表演:一边听歌曲,一边表演。
三、、自我评价:
四、教学反思:学会跳集体舞。这样的课可以带学生到室外去上。如在教室上,可以让学生观看更多的维吾尔族歌舞片段,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录像了解更多的维吾尔族风土人情,激发学生兴趣。要让学生有种想去新疆旅游的__,这样,民族情感、爱国主义都将会渗透。
小学1年级音乐教案篇5
课时目标:
1.在歌声中感受海的宽广和辽阔。
2.能用三角铁配合歌曲情绪为歌曲伴奏。
3.能准确,流利地演唱歌曲曲调。
教学重点:
用歌声和身体律动表现出大海的宽广和辽阔。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教学磁带,三角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表演《海》
1.师画简笔画导入
设问:猜一猜,老师画的是什么?
你见过海是怎么样的?
2.师小结海的`不同面貌
3.师用钢琴演奏《海》并配以哼鸣。
设问:你感受到老师唱的海是什么样的?
温柔,宁静,美丽
4.生随琴模唱感受不一样的海
5.师生共同在大海上贴出图形谱并视唱
6.引出歌曲,初听歌曲范唱
设问:你能用一个字形容一下这首歌所描绘的海吗?(美)
7.听老师范唱,感受歌曲节拍并击拍。
8.出示小黑板上的歌词,生按歌词节奏朗读。
提示学生注意读出温柔和宁静的海
9.随录音范唱模唱歌曲。
10.随琴练唱
11.学唱曲调
12.用轻柔,甜美的声音配上三角铁的伴奏演唱歌曲。
小学1年级音乐教案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