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蛙找家教案通用6篇

时间:
Cold-blooded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中设置的互动环节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教师在完善教案时,要广泛征求同事的意见,以弥补自身思考的局限性,​,大爱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青蛙找家教案通用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青蛙找家教案通用6篇

小青蛙找家教案篇1

【教材内容】:选自义务课标试验教科书第一册

【课题】:《小青蛙找家》

【课型】:学唱课

【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小青蛙找家》,体会小青蛙着急、快乐的不同情绪。2.学会保护环境、保护动物、做个环保的好少年。

【教学重、难点】:1、能用不同力度的声音、不同的表情、形象的动作来表现出小青蛙找家前后的不同神态和心情,表达歌曲意境。2、能积极的与人配合,参与表演。

【教具准备】:钢琴、磁带、背景图、小青蛙头饰、其它小动物图片

【教学内容】:1.有节奏的学小动物的叫声2.欣赏有污染的池塘图片,学会爱护环境3.演唱、表演《小青蛙找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1.听《小蜻蜓》律动进教室2.师生问好3.复习《小蜻蜓》

二.节奏训练

1.模仿小动物有节奏的叫声(小猫、小狗、小鸭、小青蛙)

2.按节奏xx|xxx||来念

3.每组学一种小动物,并模仿小动物走路

三.导入新课

教师讲故事:今天,在森林里举办了一场盛大的音乐会,小动物们都来参加了。它们玩的`很高兴,音乐会结束了,小动物们都高兴的往家走,可是,在静静的夜里却传来了一阵阵哭声,小动物都在找这声音来自哪里?原来,是小青蛙在哭,它只对小动物们说“我回不去家了!”

师问:小朋友们想想:小青蛙为什么回不去家了?

1.看图片回答(小青蛙生活子阿水塘里,可是水塘里的水都被人们的脏水、废物给侵占了,所以小青蛙回不去家了。)

2.动手帮帮忙(让小朋友们到前面来帮助治理水塘的脏物)

3.漂亮的水塘挂图(小朋友们打扫的又快又干净,小青蛙很高兴找回了家,大家学一学小青蛙愉快的叫声)(呱)四.学唱歌曲1.游戏中互相配合:老师把它编做一首歌曲,但是需要小朋友们用青蛙的叫声来配合老师a.我用手一指你们,你们就说一声“呱”b.我说几个“跳”字,你们就叫几声“呱”试一试:(师)跳——跳跳——跳跳跳(生)呱——呱呱——呱呱呱

2.老师和学生互相配合完成歌曲

3.反过来听老师唱青蛙的叫声,学生唱主要

4.听音乐,体会完整的《小青蛙找家》

5.跟琴唱

6.纠正

7.分两组配合着唱

8.随磁带完整的唱

五.创编、表演

1.贴图片(水塘又美丽了,小鱼、小鸭、小蜻蜓、小蝌蚪又来聚会了,请小朋友上来把小动物贴在适当的位置。)

2.表演:戴上青蛙头饰,表演小青蛙找回家高兴的样子

六.小节

师:我们以后怎样做小动物们会更加高兴呀?

生:保护环境师:同学们要养成从小爱护大自然,爱护小动物的好习惯,学会美化环境,你们听,小青蛙在邀请我们一起到他家里做客呢。

小青蛙找家教案篇2

活动设计背景

?小青蛙找家》是一首说唱交替、通俗易懂、富于儿童情趣的歌曲。歌中“跳跳、呱呱”的读白,刻画了小青蛙跳一跳,叫一叫的焦急神态,这点正符合小班幼儿好模仿,喜欢游戏的特点。

活动目标

1、幼儿能用欢快的'旋律唱出歌曲的内容。

2、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性,节奏感。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幼儿能用欢快的旋律唱出歌曲的内容。

教学难点:幼儿能边唱边跳,表演歌曲。

活动准备

青蛙头饰、荷叶道具、课件(小青蛙找家)、青蛙图片

活动过程

导入新课:请大家猜一条谜语:“大眼睛,宽嘴巴,身穿一件绿裤褂,水里田里都有它,唱起歌来呱呱呱”。(青蛙图片)。

一、动物模仿,激发兴趣

幼儿模仿小青蛙的动作;(跳跳)

幼儿模仿小青蛙的叫声。(呱呱)

二、节奏游戏,感受新知

1、理解歌词内容:

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2、学唱歌曲:

课件《小青蛙找家》歌曲,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大声演唱歌曲,小朋友跟唱。

教师和小朋友跟音乐一起边唱边跳。

3、布置场景,小朋友们带上头饰来做《小青蛙找家》的音乐游戏。创设了一种和谐积极的课堂气氛,幼儿相互学习、大胆表演。

附歌曲:

小青蛙找家

一只小青蛙,要呀要回家。

跳跳、呱呱,跳跳、呱呱,

跳跳跳、呱呱呱,跳跳跳、呱呱呱。

小青蛙回到了家,呱!

教学反思

?小青蛙找家》是一首情绪欢快,活泼,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歌曲。歌曲塑造了小青蛙天真活泼、幼稚可爱的形象。我根据幼儿活泼好动的特点来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让每位小朋友都积极参与、融入教学活动。幼儿模仿小青蛙的动作、声音都惟妙惟肖,孩子们的表演都棒极了。因为只有当孩子在音乐游戏过程中获得快乐,才能唤起孩子们对学习的热爱。幼儿在学歌过程中边动边唱,以动作助记忆,这样使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节奏感及创新能力也得以培养和锻炼。

小青蛙找家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在反复倾听中借助图谱理解歌曲内容,学习演唱歌曲。

2.借助肢体动作感受节奏型,以及欢快、跳跃的旋律。

活动准备:

1.图谱。

2.青蛙叫声。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播放青蛙的叫声)听,这是什么小动物在叫?

2.一起学青蛙动作跳进活动场地。

3.老师带来一个小青蛙的故事,请你听一听。(教师讲故事“小青蛙找家”)

二、理解歌曲内容。

1.出示青蛙找家地图,个别幼儿指一指小青蛙怎样回家?

2.小青蛙回家的路上有些什么标记?嘴巴和荷花代表什么?

3.我们一起看着地图说说:一只小青蛙呱呱,要呀要回家――

三、学唱歌曲

1.一起跟着琴声试唱一遍。

2.幼儿唱一遍。

3.小青蛙回家的路上都有什么动作?一起有动作演唱。

4. 带上开心的表情、笑容再表演一次。

四、小青蛙去捉害虫。

1. 小青蛙又要去捉害虫,看看这条路怎么走?(新路线)

个别幼儿说说。(由易到难)

2.一起根据新的`路线图念歌词。

3.唱新歌一到两遍。

4.第三天小青蛙遇到了一条特别难走的路,请你来帮帮小青蛙,试试这条路怎么走?

5.幼儿自己尝试。

6.个别幼儿尝试唱出来。

7.一起试试。

8.在游戏中结束活动。

小青蛙找家教案篇4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小青蛙找家》。

2、能在音乐剧中表演《小青蛙找家》中担当一个角色,边唱边进行表演。

3、向学生进行爱护青蛙、保护环境的。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小青蛙找家》及音乐剧表演。

教学重点: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同等的表演机会,并体验到与他人合作表演的快乐。

教学难点:

注意引导学生用轻声念白,像唱歌一样念白。

教学准备:

与教材配套的多媒体教学光盘,小青蛙的头饰、头巾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猜猜这是什么小动物?(猜小青蛙的'谜语)

小青蛙是一道很好吃的菜吗?(不是),为什么?(因为它是专门捉害虫的,保护庄稼,是要受到人们保护的,我们都不要吃它)。

老师讲述小青蛙找家的故事。

二、教唱新歌

1、老师示范演唱、演示

2、采用全曲听唱法与分句听唱法相结合的方法教唱歌曲。教师教唱全曲时,可引导学生边听琴边击拍。如,第一拍击掌,第二拍双手拍腿,这样有利于学生较早获得歌曲的整体印象,把握念白部分的节奏,防止学生在较长的念白中越念越快。另外,念白时学生容易激动而导致喊叫式念白,注意引导学生用轻声念白,像唱歌一样念白。

3、老师讲述歌曲处理要求:

第一句描绘了几只小青蛙四处找家的情景,演唱时要唱得轻快活泼;第二、三句的念白时的声音要自然明亮,具有节奏的韵律,切忌喊叫。第四句表现了小青蛙找到家的快乐心情,要唱得亲切欢快,充满安全、幸福之感。

4、生根据老师讲的要求完整地唱两遍。

三、音乐剧表演:

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同等表演的机会,将同学分成几个组,以分组表演为基本组织形式,每组5—8人一组,担任的角色由学生自报。

在一组学生中,由一个学生扮演妈妈,用头巾作妈妈的服饰,用小椅子作为“家”的标志。第一句,一群活泼可爱的小青蛙以蛙跳动做出场;第二、三句各自作蛙跳动作向四面散开寻找“家”,青蛙妈妈则四处张望,呼唤小青蛙快回家;第四句小青蛙聚集到“家”的周围,然后与青蛙妈妈快乐的在一起。

在表演时,先安排各组自主表演,给孩子们充分的时间自己创造角色,体验表演的乐趣;然后再相互观摩,分组论流表演,相互评价,相互学习。在评价中要提醒学生观察表演者是否有情绪变化,即由焦急不安→快乐幸福。最后还可以进行分组自主表演,以此来观察学生通过观察评价,相互学习,不断提高的效果。

四、小结、结束。

小青蛙找家教案篇5

游戏辅导意向:

引导幼儿愿意和大家一起进行游戏,并遵守游戏的规则

游戏准备:

学习游戏儿歌,塑料圈若干(数量少于幼儿人数),小青蛙头饰若干

游戏规则:

一个塑料圈就是一个小青蛙的家,幼儿作小青蛙,及时的跳入自己的家。

游戏开始时,小青蛙边念儿歌边在“家”的周围自由跳动,

儿歌结束时,快速的跳入任意一个“家”中

(圈的数量少于幼儿人数)

行为观察:

1、游戏过程中,幼儿是否感兴趣、关注游戏的进程?情绪状态如何?

2、是否能一边念儿歌,一边在“家”的周围快乐、自如的模仿小青蛙的动作?

3、是否遵守游戏规则,在儿歌结束时迅速的跳入圈中,动作不提前也不滞后?

4、没有找到“家”的小青蛙情绪状态如何?

5、当“家”的数量越来越少时,采取的方法怎样?情绪怎样?

澄清讨论:

1、你喜欢玩这个游戏吗?为什么?

2、应该在什么时候跳入圈中,为什么要定这个规则?

3、想一个好办法,怎样可以快速的.找到家?

4、当“家”的数量越来越少时,你是怎么办的呢?

外显行为

评价要点

1、能够积极的进入角色,愉快的进行游戏。

2、愿意自觉的遵守游戏的规则,在游戏儿歌结束时适时的跳入圈中。

3、找到家时感受到成功的兴奋,没找到时能自觉的遵守游戏规则退出游戏。

教学反思:

?小青蛙找家》是一首情绪欢快,活泼,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歌曲。歌曲塑造了小青蛙天真活泼、幼稚可爱的形象。我根据幼儿活泼好动的特点来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让每位小朋友都积极参与、融入教学活动。幼儿模仿小青蛙的动作、声音都惟妙惟肖,孩子们的表演都棒极了。因为只有当孩子在音乐游戏过程中获得快乐,才能唤起孩子们对学习的热爱。幼儿在学歌过程中边动边唱,以动作助记忆,这样使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节奏感及创新能力也得以培养和锻炼。

小青蛙找家教案篇6

一、活动目标:

1.学习弹跳的方法,练习跳的动作;

2.能配合手臂和腿的动作进行跳跃;

3.喜欢参与活动,能遵守游戏的规则。

二、活动准备:

1.在室外选择较平整的场地。

2.运用呼啦圈作为荷叶,可以根据孩子的弹跳能力适当改变圈之间的距离。

三、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教师编儿歌《小青蛙》:“我是一只小青蛙,捉虫本领,手儿伸一伸,腿儿蹬一蹬,蹲下找一找小虫,跳起来吃掉它!”(活动四肢,巩固向上跳的动作。)

(二)、巩固练习青蛙跳的动作

1.幼儿练习并脚、分脚跳,提出跳跃的要领。

2.听鼓声进行并脚跳、分脚跳。咚:并脚跳。嗒:分脚跳。咚嗒:并脚分脚跳(并脚跳,并脚跳,我的宝宝并脚跳……)

(三)、进行游戏:小青蛙跳荷叶请幼儿分成男孩和女孩。“我的青蛙宝宝们,今天我们要比赛跳荷叶,看谁能从荷叶上跳到对岸。”

1.先请一名幼儿示范,请孩子从起线开始,从一个圈跳到其他圈里,一边跳一边说:“青蛙宝宝,要回家,跳跳,呱呱,跳跳,呱呱,跳跳跳,呱呱呱,青蛙宝宝回到家!”

2.引导幼儿观察,互相学习小青蛙的跳跃动作,了解手臂和腿的动作要配合才能跳得远。

3.指导幼儿再次尝试运用手臂和腿的动作要配合才能跳得远。

(1)引导幼儿互相学习小青蛙的跳跃动作,说说那一只小青蛙跳的远,他是怎样跳得?(请幼儿个别示范)幼儿集体学习弹跳的动作,了解手臂和腿的动作要配合才能跳的远。

(2)根据孩子的活动情况,练习三次,教师逐渐加圈与圈的距离。(先男孩女孩一起跳荷叶,荷叶紧靠在一起。然后增长荷叶与荷叶的距离,男孩先跳,女孩观察,交流他是怎样跳的。交换角色再次进行练习。)

(四)、游戏:小青蛙捉害虫

1.教师重新摆放犬的位置,加圈与圈的距离和长度。

2.提出游戏规则:幼儿依次从圈的起点双脚跳到终点,取出草地里的害虫,每人拿一条害虫,从旁边跳到起点,把害虫放到框里,游戏结束。

3.指导幼儿再次尝试运用手臂和腿的配合进行弹跳的动作,进行游戏《小青蛙跳荷叶》;

(五)、放松活动:《小青蛙游泳》模仿小青蛙的动作进行腿部放松活动,(抖腿、捶腿)。

小青蛙找家教案通用6篇相关文章:

风的家教案反思7篇

布娃娃的家教案8篇

风的家教案反思优秀8篇

儿歌风的家教案精选7篇

小班语言风的家教案7篇

小班语言风的家教案最新8篇

小班语言风的家教案优秀5篇

小班语言风的家教案优质5篇

小班语言风的家教案推荐5篇

幼儿园风的家教案参考7篇

小青蛙找家教案通用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05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