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实践操作的教案,能够让学生在动手中更好地掌握技能,教案能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任务和练习,以下是大爱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教案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教案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问答歌的结构,能问的清楚,答的准确。
2.能根据叶子的特征进行仿编,感受仿编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实物柳树、枫树、松树叶子。
2.课件。
3.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我们来和叶子做个游戏。
二、过程
1.出示松树、枫树、柳树叶子。
师:这几种叶子你们认识吗?(出示柳树叶子)这是什么叶子?看,我把柳树叶子放在哪里?
(出示枫树叶子)这是什么叶子?我把枫树叶子放在哪里?
(出示松树叶子)这是什么叶子?我把松树叶子放在哪里?
2.师幼问答。
师:下面我来问,你们来回答。
师:什么叶子在头上? 幼:柳树叶子在头上。
师:什么叶子在腿上? 幼:枫树叶子在腿上。
师:什么叶子在脚上? 幼:松树叶子在脚上。
师:你们说的非常棒,而且富有节奏感。
3.谈谈叶子像什么,并进行问答。
师:刚才已经知道它们是什么了,现在我们来谈谈它们像什么?
师:(出示柳树叶子)柳树叶子像什么? 幼:像眉毛、大蛇……
师:(出示枫树叶子)再来看看枫树叶子像什么?
师:(出示松树叶子)松树叶子像什么?
4.出示图片。
(出示眉毛图片)在这三种叶子中,什么叶子像眉毛?
师:什么叶子像眉毛?幼:柳树叶子像眉毛。
(出示手掌图片)什么叶子像手掌?
师:什么叶子像手掌?幼:枫树叶子像手掌。
(出示细针图片)什么叶子像细针?
师:什么叶子像细针?幼:松树叶子像细针。
师:我来问,请你们来答。
什么叶子像眉毛?
什么叶子像手掌?
什么叶子像细针?
师:谁来试试,看图片来问一问,让我们大家来回答,比如说什么叶子像眉毛,有节奏的来问。(请一位幼儿上来问,其他幼儿回答)
5.出示其他叶子。
师:还有几种叶子我看你们认识吗?(出示杨树叶子、银杏叶子、荷花叶子)
师:(出示图片)你觉得在中三种叶子中哪种像蜜桃?同意的请举手
师:什么叶子像花扇?都同意吗?什么叶子像雨伞?
师:这种一问一答的.形式叫问答,这首好听富有节奏感的儿歌叫《问答歌》。
师:请男小朋友来问,女小朋友来回答。
请女小朋友来问,男小朋友来回答。
6.创编儿歌。
接下来请大家来创编儿歌,一组的小朋友合作。
三、结束
把自己创编的儿歌念给班级里的其他小朋友听。
教案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欣赏、理解散文诗,感受诗歌中表现的“雨滴唱歌”的优美意境。
2、尝试创编儿歌《听雨》,并通过画画、说说等活动体验创编的快乐,发展表达、交流、合作的能力。
3、激发热爱大自然、关心周围事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1、 多媒体课件一套。
2、 配乐带。
3、 粉红、绿、黄色彩纸若干、绘画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兴趣
观看画面。(小朋友在雨中玩活动的照片)
师:“看,那是谁的照片啊?”
“你们在干什么啊!”(幼儿自由回答)
二、初步欣赏散文诗,了解散文诗的.主要情节,说出象声词“沙沙沙、丁丁丁、吱溜溜、滴滴答”欣赏课件片段,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大胆表述。(到静静地听)
师:“猜,下雨天小蝴蝶在干什么?”欣赏片段(配乐朗诵第一段)师:“它会听到什么呢?”
师:“小蝴蝶到底听到小雨唱什么歌,我们一起来侧着耳朵仔细听。”
2、接下去欣赏课件,能说出诗歌中的象声词。
欣赏第二段,第一遍:学习象声词:沙沙沙、丁丁丁、吱溜溜、滴滴答,引导幼儿为象声词创编动作。(难点:理解吱溜溜钻的形态)小雨唱了什么歌?师:沙沙沙、丁丁丁、吱溜溜、滴滴答,边说边用动作表现,帮助幼儿记忆理解。(当幼儿不能说出吱溜溜时,老师可以提有针对性的问题,如:它钻到花里面时是怎么唱的?)
3、寻找小雨点落下的地点、动态。
师:“小雨点怎么会唱出这么好听的歌?它在干什么呢?”幼儿说到什么语句时,就出现相应的画面帮助幼儿理解语句规律。
完整理解表述语句:
沙沙沙,那是小雨和森林的树叶在玩耍;
丁丁丁,那是小雨在小熊的铁皮屋上翻跟头;
吱溜溜,那是小雨钻进荷花的花蕊里;滴滴答,那是小雨在敲窗玻璃打招呼。
4、完整欣赏。
老师告诉你们,这是一首很美的散文诗《听雨》,我们一起来完整地欣赏一遍。小雨唱的歌我们可以一起来说说。
三、学习创编儿歌《听雨》。
1、师:“小蝴蝶把它听到的小雨唱的歌告诉了我们,我们也听小雨唱过歌,我们也来告诉小蝴蝶,好吗?”
2、师:“我知道你们都想告诉它,我们把他画下来,怎么样?
3、师:“我们四人一组,先一起说说你听到小雨唱的歌,然后快快的画下来”
4、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播放舒缓的音乐,幼儿作画)(时间控制)
5、创编散文诗:“听雨” 听雨下雨了,小朋友们 闭上眼睛,侧着耳朵静静地听。啊,听见了,听见了——沙沙沙,那是小雨——————————。丁丁丁,那是小雨————————————。吱吱吱,那是小雨————————————。嗒嗒嗒,那是小雨————————————。小朋友高兴地说:“沙沙沙、丁丁丁、吱溜溜、滴滴答——小雨在唱一支多么有趣、多么动听的歌呀!”窗外,小雨还在轻轻地唱;屋里,小朋友还在静静地听。
四、结束部分
师:“多可爱的小雨点啊!落下的声音象唱歌,真好听,小朋友们知道吗?大自然里还有许多好听的声音呢!让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听一听。” 音乐声中离开教室。
五、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中,佩带胸卡,一名幼儿扮演小雨点,四名幼儿扮演树叶、屋顶、荷花和窗玻璃进行游戏。
2、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各种大自然的声音。
教案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能够感受故事中猴子、老爷爷滑稽动作及表情,并能够大胆用语言表达。
2、能够表演故事中夸张,幽默的动作。
3、学会遇事多动脑筋,多想办法。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
1、《猴子学样》flash课件、图片、音乐。
2、故事表演用的道具:大树(幼儿小椅子)、扁担、草帽(幼儿数相等)、猴子的胸饰(幼儿数相等)。
活动过程:
1、用谜语导入活动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你们来猜猜“到处跑和跳,爱玩又淘气,爬在树枝上,忙着摘果子。”(猴子)怎么猜出是猴子的呢?
师:谁学一学猴子的动作。请表演得好的幼儿示范,其他的幼儿模仿。
过渡句: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关于猴子的故事。
2、教师采用中段法讲故事(讲到快把草帽还给我)
提问:
(1)故事中有谁?猴子们惹了什么事了?有老爷爷和猴子。猴子拿走了老爷爷的帽子……
(2)老爷爷的帽子被猴子抢走了,他要怎么办呢?幼儿说说自己的想法。
过渡句:小朋友们帮老爷爷想到这么多的好办法,老爷爷到底是怎样要回自己的帽子的呢?继续听故事
3、教师讲述故事第二段(讲到抓抓脑袋想办法)
(1)老爷爷对猴子们说了什么?猴子们是怎么做的?(提示:小猴子不会说话,它会怎样学老爷爷说话)幼儿学一学老爷爷说的话。
(2)看到猴子们叽叽喳喳地叫着,老爷爷做了什么?(急得脱下了草帽,抓起了脑袋想办法)老爷爷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想办法。
(3)老爷爷最后想到什么办法了呢?要回帽子了吗?(教师讲述最后一段)
小结:老爷爷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他是怎样做的?(动脑筋想办法)我们小朋友遇到问题时……也要学会动脑筋想办法,这样困难才会得到解决。
过渡句:我们把故事完整欣赏一遍,想一想老爷爷的帽子被拿走了会是什么表情?猴子们拿到帽子又会是什么表情?做什么动作?
4、观看视频《猴子学样》老师讲述故事(配上音乐)
(1)老爷爷看到猴子拿走了草帽气急了说了什么?(快把我的草帽还给我)幼儿学表情语气加动作,(着急的样子)教师可和幼儿一起学。
(2)可是猴子们看到老爷爷指手划脚的样子,老爷爷又说了一句(快把草帽还给我,不然我把你们抓起来)小猴子还了草帽了吗?他们是怎么做的?幼儿们学一学。
(3)老爷爷急得脱下了草帽,做了什么动作?(抓抓脑袋想办法)猴子们又是怎样做的?幼儿们表演。
(4)老爷爷看到小猴子又学他的样子,最后怎样做的?(把草帽往地上一扔,老爷爷捡起草帽,挑起担子就走了)
5、逐幅出事图片,重点让幼儿表演和讲述
(1)图一:一个老爷爷挑一担草帽到城里去卖,他走累了,坐在大树底下睡着了(场景:大树、一担草帽)谁能够把故事当中的这段话表演一次,老师准备了担子、草帽……
老师请幼儿扮演老爷爷,进行表演,(可以用椅子当做大树,如弯腰走,累了擦汗。捶捶背、伸懒腰等)
(2)图二:拿着草帽又叫又跳的猴子(集体表演)幼儿学小猴子各种动作和表情
(3)图三:老爷爷着急要草帽和说的话
老爷爷看到小猴子不给草帽说了什么?脸上会是什么表情?幼儿看图片学老爷爷(跺脚、着急、指手划脚等)
(4)图四:脱下草帽抓抓脑袋想办法
学一学老爷爷的样子(转眼睛、抓头或轻敲头想办法等)
(5)图五:突然想到办法,把草帽往地上一扔,捡起草帽挑起担子就走了
学一学老爷爷想到办法时的样子(转眼睛、惊喜转圈双手在背后等表情)
小结:小结几个重点的动作和表情,对动作大胆地和表情丰富的幼儿进行表扬和鼓励。
6、幼儿合作表演(配上音乐)
(1)教师讲述故事,请幼儿一名幼儿扮演老爷爷其余幼儿扮演小猴子。
(2)把幼儿分成四组合作表演。
师:你们先商量一下,扮演老爷爷的事谁自己拿草帽,其余的孩子椅子底下有猴子的胸饰扮演猴子吧.
(3)幼儿听故事表演(也可以请一名跟着幼儿讲故事)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效果很好,从幼儿完成目标的情况来看,我觉得ppt的教学效果很好,它直观形象地表现出猴子模仿老爷爷的动态,幼儿很感兴趣。不足之处就是幼儿表现完整的故事情节不够准确,老师指挥的较多。我决定把教具投放到表演区,为幼儿播放故事的磁带,让幼儿重复表演,完全掌握故事。
教案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欣赏并理解故事《小兔怕怕》。
2.知道遇事要勇敢,要勇于尝试克服恐惧。
活动准备:
课件(小兔怕怕)
活动过程:
一、分段欣赏故事《小兔怕怕》
1.教师播放课件(小兔怕怕)至“流着眼泪跑回家去了”,幼儿欣赏。
2.师:为什么大家都叫小兔怕怕?小兔怕怕遇到了什么事情?
3.师:小兔怕怕为什么哭了?大家是怎么说的?
4.师:你觉得后来会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二、继续欣赏故事《小兔怕怕》
1.教师播放课件(小兔怕怕)至结尾。
2.师:小兔回到家里,妈妈是怎么说的?
3.师:小兔听了妈妈的话,是怎么做的呢?你觉得它做得对吗?
4.师:最后的结果怎么样?
三、说一说:我最怕什么
1.师:小朋友们在生活中有没有像小兔怕怕那样,害怕的时候呢?你最害怕什么?
2.师:后来你是怎么做的?克服了害怕吗?
3.小结:在我们遇到困难或者害怕的时候,要向小兔怕怕学习,勇敢的克服困难和害怕,做一个勇敢的孩子!
教案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喜欢看图编故事,并能够主动参与。
2、幼儿掌握故事内容,能够完整的复述故事与表演故事。
3、学习字词:小老鼠、蟑螂、碗橱、壁缝、贪吃、钻出来、主人、活捉。
活动重点掌握故事内容,学习字词。
活动难点幼儿能够完整的复述故事与表演故事。
活动准备
1、字卡:小老鼠、 蟑螂 、碗橱 、壁缝 、贪吃、 钻出来、 主人 、活捉。
2、故事录音带。
3、挂图 、小老鼠与小蟑螂头饰各一个。
活动过程
导入:教师出示“小老鼠”字卡来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老师听别的班老师和小朋友说,咱们班小朋友最聪明了,能认识很多字宝宝,老师就来考考你们这个字宝宝念什么?(小老鼠)
教师:小老鼠都有什么本领呢?(偷东西)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只小老鼠,一看他在干什么呢?
展开:一、出示挂图,请幼儿观察,并结合图片自编故事。
1、这幅图上都有什么?
2、小老鼠在干什么?它在哪里偷东西?
3、蟑螂对小老鼠说了什么?
4、谁能把这幅图完整的说一遍?
二、引导幼儿根据图片,将自己编的故事完整的讲一遍。
三、试听欣赏并结合字卡复述故事与表演故事。
1、试听欣赏第一遍
教师:刚才你听到故事里都讲了什么?教师根据幼儿回答翻字卡,将故事复述一遍,重点强调小老鼠与蟑螂的对话。
2、试听欣赏第二遍
教师指字请幼儿来复述故事。
3、教师请幼儿带头饰表演故事。
四、听音乐取书,幼儿进行指字认读。
1、教师领读,幼儿用手指字跟读。
2、请个别幼儿朗读。
五、教师并与字宝宝再见
教师:今天学会了故事《贪婪的小狗》,在学习中小朋友表现都很棒!那这些字宝宝小朋友们都学会了吗?现在老师要考考小朋友了!
教师出示某个字宝宝请幼儿回答,答对了就将字宝宝送给他。
六、活动延伸:1、请幼儿将学会的故事,回家后将给爸爸妈妈听。
2、带幼儿听音乐做律动进行放松活动。
活动反思
在活动开始部分我利用“小老鼠”的字卡来激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说出小老鼠偷东西的本领是为学习故事做铺垫。接着我出示了本节课的挂图,请幼儿惊醒看图讲述与自编故事,发展了幼儿的想像力与口语表达能力。在第一遍试听欣赏后我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了字宝宝,在学习字宝宝的同时使幼儿能完整的复述故事。活动中的情境表演,幼儿能积极的参与,学说角色的对话,加深了对故事的印象。在指字认读这一环节,幼儿能按一定的秩序与常规进行取书。翻书的方法较为明确,教师领读加深了幼儿读故事内容的理解。最后一个环节,我采用了送字宝宝的游戏方法,是幼儿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完成了本节课的掌握字词这一目标。
本次活动我认为教学目标已完成,但也有不足之处比如:在指字认读方面,个别幼儿没能进行一行一行的划指字认读,还需多加练习。
教案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篇6
设计意图:
?不要再笑了,裘裘!》是一本非常有趣的绘本,它不仅是一本欣赏阅读的好绘本,还是一个非常适合学生发挥想象练习仿写的故事。第一眼看到绘本,学生便了解了两只负鼠的关系以及他们的表情特点。当深入阅读绘本时,学生都笑得合不拢嘴,他们天真得像裘裘一样,能够深刻感受到裘裘在面对妈妈时的调皮以及在面对真正的'敌人时的勇敢、冷静。我在一页一页读故事的过程中,适当的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理解故事。还有自主看图,进行说话练习。最重要的是,我希望激发学生情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指导学生运用自己积累的词语,发挥想象,创编一段“裘裘装死”的故事。因此,在讲到妈妈和裘裘练习的时候,我只出示了妈妈扮演狐狸和狼的两幅图,读了图中的文字。然后引导学生看图想象“妈妈第三次扮演成了什么动物来训练裘裘?”让学生进行一个说话练习。先说说妈妈扮演成什么,怎么做的?再说说裘裘什么反应。根据学生的回答,我板书了他们用到的修饰词语,如“凶猛”“恶毒”“抓”“滚”等。这是为了后面的写话做准备。在最后讲完故事,我设计了让学生写一段话,依然是“裘裘装死”。不过这次要求学生写进一次妈妈和裘裘的对话,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提示语在前的说话标点的运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2、理解动词闻、戳、晃,并学习用动作表演,体验合作表演的乐趣。
3、帮助幼儿初步学习在特定场合控制自己的行为,提高自控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24人、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你们喜欢笑吗?遇到什么事会开心得笑?你笑的时候妈妈开心吗?
教师:有一位妈妈看见它宝宝笑却有些担心,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赶紧去看看是哪个妈妈担心自己的宝宝笑。(出示封面)认识它们吗?它们是谁呀?(它们是负鼠)哪位是妈妈呢?你怎么知道它是妈妈的?另一个呢?(对,它就是负鼠宝宝,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裘裘)
教师:今天裘裘和她的妈妈给我们带来个好听的故事,你们想听吗?故事的名字叫“不要再笑了,裘裘!”小朋友们猜猜这是谁说的话?
教师:妈妈为什么让裘裘不要再笑了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观看课件,教师讲述故事前半部分。
教师:裘裘要学的最重要的本领是什么?(装死)妈妈为什么要裘裘学装死的本领?(因为裘裘只有学会了装死,才能不被敌人吃掉)
2.教师引导幼儿运用表演的方式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妈妈为了帮裘裘学装死的本领,她做了什么事情?都假扮成了谁?第一次是谁?是一只怎么样的狐狸?(饥饿的)它做了什么?(用鼻子闻阿闻)我们一起来学一学。第二次是谁?是一只怎么样的狼?(可恶的)它又做了什么?(用爪子戳阿戳)我们一起来学一学。第三次是谁?是一只怎么样的野猫?(可怕的)它做了什么?(拎起来晃阿晃)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教师:妈妈帮助裘裘练习装死,裘裘有没有成功?为什么失败了?(怕痒,笑了,动了,叫了)
(三)情境表演
幼儿扮演裘裘装死,教师扮演妈妈假扮狐狸、狼和野猫。
教师:小朋友们,如果你们是小负鼠你们学得会装死这个本领吗?那我们来试试看吧。
教师:敌人走了,小负鼠们快醒来吧,你们的本领学得真好。
教师:妈妈对小负鼠说一只死了的负鼠是怎样的?(不能动,不能笑,不能叫的)刚才戳你的时候,你心里怎么想?(一定不能动)妈妈还担心什么?(真正的敌人来了怎么办?)
(四)讲述故事后半部分,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教师:裘裘到底能不能学会本领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教师:大熊出现了,裘裘和妈妈是怎么做的?(装死)凶巴巴的大熊对裘裘做了什么?裘裘最后有没有被大熊抓走?为什么?
(五)教师与幼儿共同表演
请2名幼儿扮演大熊,其余幼儿做负鼠宝宝,幼儿开始练习装死。
(六)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教师:小朋友们,这个故事你们学会了吗?现在和老师一起来把这个故事完整的讲述一遍好吗?
(七)延伸
教师:负鼠为什么要学会装死?
小结:在特殊情况下,只有学会控制自己,才可以更好的保护自己。
教师:我们小朋友需不需要学习这样的本领呢?我们在什么时候也需要控制自己呢?
反思:
1.时间没有掌握好,后面给学生写话的时间和写话指导时间都太短。
2.课件中的文字字体选择不当,绘本中的文字学生看不清楚。导致可以让学生品读的地方只能由老师来读,缺少学生对绘本的阅读。
教案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了解荷花的各种特点,从而理解儿歌的含义。
2、启发幼儿根据儿歌的内容想象并用动作来表演。
活动准备:
1、带幼儿认识荷花,知道荷花的生长过程。
2、与儿歌相应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欣赏荷花,幼儿说说荷花的主要特点和生长过程
1、师:荷花是长在什么地方的呀?荷花的`叶子是怎样的?荷花池里还会有什么呢?
2、幼儿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讲述。
二、结合图片学习儿歌《荷花开》
1、出示图片:图上有什么?(小鱼、小虾、小雨还有风儿和荷花)
2、老师把这张图片上的内容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大家一起来听一听吧!
3、教师示范朗诵儿歌《荷花开》
4、教师指图,幼儿根据图片内容逐步念出儿歌的内容,同时帮助幼儿理解儿歌的含义。
师:儿歌里说的红色的大伞是什么呀?(荷花)
三、启发幼儿根据儿歌内容创编动作
1、师:暖暖的风儿吹过来,可以做什么动作呢?
小雨又能做什么动作呢?
小鱼、小虾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
……
2、先让个别幼儿演示他创编的动作,在选择合适的集体练习。
3、带领幼儿边念儿歌边表演动作。
附儿歌:
池塘里,
暖暖的风儿吹过来,
细细的小雨落下来,
小鱼儿、小虾儿游过来,
红色的大伞,
一朵一朵打开来!
教案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