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风的活动教案优质6篇

时间:
Monody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的反馈机制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增进理解与信任,在教案中应加入跨学科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的联系,大爱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关于风的活动教案优质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风的活动教案优质6篇

关于风的活动教案篇1

活动意图:

春天天气干燥,许多幼儿由于不爱吃蔬菜,经常会流鼻血、便秘,同时在幼儿午餐时,我们也观察到幼儿不太爱吃芹菜。为了让幼儿对芹菜的外形特征及功用有一个整体的概念、为了培养幼儿养成爱吃芹菜的好习惯,我们选择了《好吃的芹菜》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芹菜的外形特征,体验操作的乐趣。

2、初步了解芹菜对人体的好处。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人手一棵芹菜,三盘洗烫切好的芹菜。

2、酱油、醋、糖等调味料若干,小碗、小勺人手一个

3、录像片:幼儿大便很痛苦的样子

活动过程:

1、出示芹菜,引起幼儿观察、认识芹菜的兴趣。

提问:(1)芹菜象什么?

(2)闻一闻、看一看、摸一摸,你发现了什么?(帮助幼儿认识芹菜的根茎叶)

2、了解吃芹菜的好处。

(1)看录像,提问:录像里说了一件什么事?(帮助幼儿了解吃芹菜的好处)

(2)请幼儿在芹菜的茎中寻找能帮助大家消化食物的纤维。

小结:芹菜是一种粗纤维的蔬菜,可以帮助我们消化食物,使我们大便通畅,芹菜还有药用价值,可以治很多种病,芹菜全身都是宝。

3、了解芹菜的多种吃法,自己动手凉拌芹菜。

关于风的活动教案篇2

设计意图:

物体的上抛、下落现象是幼儿在日常生活活动中经常遇见的,如何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去探索问题,我选择和设计了“物体的上抛、下落”活动让幼儿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探索主动获得物体上抛、下落的经验。在制作玩具的同时,为了让不同水平幼儿都在各自基础上获得发展,我为幼儿提供了难易不同的`操作材料,让幼儿自己动手动脑自制玩具,获得成功的喜悦。

活动目的:

1.感知不同质量的物体上抛、下落的不同现象,培养幼儿探索精神。

2.激发幼儿自制玩具的兴趣,培养动手、动脑能力和克服困难的精神,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塑料袋、沙包、纸张、夹子若干

2.难度不同的半成品材料,降落伞范样

活动过程:

一、操作、探索

1.探索塑料袋与沙包上抛的不同现象

2.让孩子运用已有的经验说出易抛与不易抛的物体

3.探索纸与夹子上抛不同现象

4.探索纸与夹子从同样高度下落的不同现象

5.探索怎样使纸能快一点落下的方法

6.留下余兴:让幼儿思考用什么办法能使夹子下落的速度慢一些

二、幼儿自制玩具

1.讨论:怎样能使夹子下落的速度减漫

2.鼓励幼儿通过观察探索自己制作玩具

3.幼儿制作玩具,教师个别指导

三、玩玩具,体验成功的喜悦

关于风的活动教案篇3

一、设计理念:

光在幼儿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白天,幼儿享受太阳光的普照,夜晚,灯光为幼儿照明,生日时,幼儿在蜡烛光下许愿,霓虹灯光的闪烁让幼儿感受夜的绚烂,火光为幼儿驱走严寒,红绿灯给人们带来安全……但幼儿往往只知道太阳出来了,所以天亮了,天黑了,开亮电灯家中变亮了,点了火所以感觉暖和了,对于为什么太阳出来天会亮,为什么灯光能照明、为什么火光能取暖却不了解,学习科学活动《明亮的光》能让幼儿了解更多关于光的科学知识。

二、活动目标:

中班的幼儿年龄小,他们对一些深奥的科学道理还不能理解,本班幼儿又是生活在农村,所以对现代化科技对光的.应用都不熟悉,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指导纲要》,所以我把本活动的目标定为:1、让幼儿知道各种各样的光源以及了解光对人们生活的好处。2、向幼儿介绍现代科技对光的应用。3、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5.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三、活动准备:

为了让幼儿多了解光,激发幼儿自主探索的欲望,为幼儿学习光作好准备,我作如下准备工作:1、在操作区中投放手电筒、蜡烛、电池、电珠、火柴等,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由探索,自主发展。2、户外活动时有意识地让幼儿感受太阳光的明亮和热量。3、联系家长让家长和孩子一起观察星星,点上蜡烛为幼儿过生日。4、在午睡室里安排一次"停电事故",让幼儿在有意无意中多和光接触,为了解光的来源、光的作用作好准备。5、收集有关现代科技对光的应用的录像片、图片等。

四、活动流程:

在活动过程中,我设计以下流程图:自主探索→观察比较→共同探讨→观看录像→游戏结束。

五、教学方法:

在本次活动中我主要采用操作法、提问法、讨论法、观察法、游戏法等。

六、教学过程:

1、自主探索:探索光的来源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有一个能吸引住孩子的开始能有利于激发幼儿对本活动所授内容的兴趣,使幼儿的思维自始至终地围着活动内容展开。在幼儿自主探索过程中,每个孩子都在积极动手,动脑,让幼儿在玩中学、试中学、想中学,能体现出幼儿科学活动中的尝试精神。所以一开始,我采用了操作法,设计"亮亮宝宝找朋友"的探索活动,给幼儿准备了许多实物,如手电筒、火柴、玩具手机、洋娃娃等,让幼儿找找哪些东西是亮亮宝宝的朋友。找好以后,再让幼儿想一想还有什么东西也是亮亮宝宝的朋友,启发

幼儿想出太阳、星星、电灯等,让幼儿知道各种各样的光源,

2、观察比较:比较光的不同

教学反思:

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

关于风的活动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一棵树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技能目标 了解植物对人类、动物生存的重要性。

2.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热爱植物的情感。

活动重点:

知道一棵树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活动难点了解植物对人类、动物生存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指偶。

活动过程:

1.教师有声有色的讲故事。

提问:故事中有谁?小蜜蜂采到又香又甜的蜂蜜了吗?

(故事中有小蜜蜂、梨树公公、梨花姐姐、树叶哥哥、树干大叔)

2.教具演示,串讲故事,启发幼儿说出故事中的.主要情节,进一步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提问:

(1)蜜蜂采到香香甜甜的蜂蜜了吗?在什么地方采到的?

(采到了,在梨花上采到的。)

(2)梨花为什么开的又香又美丽、(树叶哥哥每天用阳光和水分制造成养料送给梨花,所以梨花开的又香又美丽。)

(3)小朋友能摘梨花吗?

(不能。要爱护树木)

(4)梨树怎样才能结出又大又香甜的果子)(果农叔叔给梨树浇水、施肥、捉虫、梨树才能结出又大又香甜的果子。)

活动延伸:

课后组织幼儿分角色表演故事

关于风的活动教案篇5

为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满足部分乐器爱好者的兴趣,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本学期我担任了八孔竖笛的辅导,一学期即将结束,做一下简单的小结:

一、活动目标:

1、通过竖笛兴趣小组的活动,使学生的音乐技能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和提高,在练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全面的了解了音乐基本知识,提高了学生的欣赏水平及创造能力。

2、学生能娴熟的掌握竖笛演奏的基本技巧,并运用到演奏中。 已经能结合课内课外吹奏难易程度结合的歌(乐)曲6—8首。 例如:简单的歌曲《划船歌》《粉刷匠》《勇敢的鄂伦春》,中等难度《十分钟》《大家来唱》,难度教大的《红星歌》《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等》。

3、在练习中将所学知识点的构成进行梳理,更好地运用到歌曲识谱教学,并提高了部分

4、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促进学生创造性的发挥。

5、作为课堂练习乐器,极大地促进了课堂教学。

6、配合学校参加了第一届家长节的器乐展演活动,组成了200多人的队伍与口风琴合作,给学生提供了一次展示自我的舞台。

二、采取的措施:

1、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注意分层次教学。

2、注重发挥优生的带头作用,帮助后进生学习。

3、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基本要求:

1、教师认真准备好每一次辅导活动,要求所讲知识通俗易懂,对练习曲目并有一定的兴趣性。

2、组织学生按时参加活动,不得旷课迟到,抓好学生训练的时间保障。

3、教师认真的做好每一次活动纪录,鼓励学生认真完成辅导老师布置的作业,保证练习的.效果。

四、存在的问题:

1、四年级8个班有兴趣的学生参加的人数不均匀,四年级八班参与踊跃人数最多,还有3个班没有参加。

2、演奏水平差距还比较大,有的学生还只能吹奏较为简单的歌曲,难度大的歌曲还不够熟练。

3、下学期争取带领学生吹奏更高水平的作品,减小学生之间的差距。

关于风的活动教案篇6

活动目的:

1.感知蜡烛燃烧的现象,初步懂得空气与燃烧的关系。

2.培养探索兴趣和观察力。

活动准备:

1.打火机、蜡烛、盘子人手一份。

2.幼儿两人一桌,每桌放有一只大玻璃杯和一只小玻璃杯。

活动过程:

一、点蜡烛

1.引导幼儿讨论晚上停电时,我们可以用哪些办法照明?

2.请幼儿使用桌上的材料(蜡烛、打火机、玻璃杯、盘子),想办法让蜡烛燃烧,并把它固定在桌面上。鼓励幼儿自由探索,注意用火安全。

3.及时肯定幼儿的探索行为。

如:有的幼儿把杯子倒扣在盘子上,再将蜡烛固定在杯底上

(如图①),有的幼儿用杯子罩住蜡烛(如图②),有的幼儿把蜡烛放在杯子里(如图③④)。

4.启发幼儿按图②方法操作,说说蜡烛有什么变化。(蜡烛熄灭了。)

5.启发幼儿讨论:为什么盖上杯子,蜡烛会熄灭呢?

6.让幼儿带着疑问再次操作,说说自己的新发现,如蜡烛燃烧时,杯子会发热、会变黑,火焰熄灭时有一股烟味,杯子里会有小水珠等。

二、谁的蜡烛先熄灭

1.让同桌的两人点燃两支相同的蜡烛,同时盖上杯子(一大一小),说说自己的发现。

2.提问:谁的蜡烛先熄灭?为什么小杯子里的`蜡烛先熄灭,大杯子里的蜡烛后熄灭?

3.引导幼儿再次用实验验证哪只杯子里的蜡烛先熄灭,说说其中的原因。(小杯子里的空气少,蜡烛燃烧时间短,先熄灭;大杯子里的空气多,蜡烛燃烧时间长,后熄灭。)

三、怎样使杯子里的蜡烛继续燃烧

1.启发幼儿思考:用什么办法可以使杯子里的蜡烛一直燃烧?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

3.选择有代表性的几种方法,请幼儿介绍并演示,如蜡烛快要熄灭时揭开杯子,或者如下的方法所示

活动结束

引导幼儿再次操作,初步感知燃烧与空气的关系。

关于风的活动教案优质6篇相关文章:

关于小班走健康活动教案7篇

关于球的体育活动教案通用8篇

关于体育活动的幼儿园教案优秀7篇

关于球的体育活动教案推荐8篇

关于球的体育活动教案7篇

关于体育活动的幼儿园教案模板5篇

关于球的体育活动教案参考5篇

关于体育活动的幼儿园教案精选7篇

关于感恩教案优质7篇

关于风教案优质8篇

关于风的活动教案优质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05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