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教案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增强课堂互动的质量,教案的撰写过程能够增强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掌握与信心,大爱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观潮优质课教案精选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观潮优质课教案篇1
一、 导入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多读精背是千百年来我国人民学习语文的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木兰诗》的朗读。
二、 学习朗读
(一) 听读正音,文通字顺
学生听录音,注意一些字词的读音。
机杼zhù? 金柝tuò? 著zhuò? 傍bàng? 可汗kèhán
(二) 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学生注意句读,划出停顿。
五字句多为2、3停顿,其它的有212、221、223的停顿
(三) 定出基调,读出韵味
学生听录音,小声跟读,在模仿诵读。(要求学生眼观文、口出声、耳悦音、心会意、神会情,注意抑扬顿挫、轻重舒缓)
1、 读准重音,关键性的动词要读的响亮,极力表现喜乐之情。如:开、坐、脱、著、理、帖
2、 注意节奏,掌握语调,根据故事情节来朗读。
提示:语速能够表现出我们对故事的感受。
学生各自朗读课文。自由自在进入这篇叙事作品,老师要倾听的就是大家的声音。 再读:大声读几段,读出叙事的味道。
同学们谈谈本诗的感情基调。
如木兰归家一段,感情基调应该是热烈的、欢快的。“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节奏最快,极力渲染喜庆的气氛。“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对镜贴花黄”,节奏放慢,表现木兰恢复女儿妆时轻松、喜悦、害羞的心情,末句轻读,为高潮蓄势。“出门看火伴……不知木兰是女郎”,再加快节奏,着力表现伙伴的惊奇感。拿起笔,趣味朗读
3、 拿起笔,趣味朗读。
要求:学生读一节诗,停下来,老师说一句话。老师说三句话后,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每读一节诗,说一句话。
如:朗读“木兰归家”一段,就完全可以用“情读”展现当时人物之情和当时情景之情。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亲人归来,激动万分,所以这里的画面就是流动组像的,速度是快的。爷娘颤巍巍地相扶着走到村口,虽步履老迈,但也是竭力走快;阿姊在打扮,心情急又想打扮得漂亮;小弟举刀一点不犹豫,恨不得可以马上将美味佳肴端至久别的阿姊面前。
朗读时语调上扬,语速稍快,语气欢欣。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前三句要读出木兰急切地想脱下厚重的戎装换上轻盈的红装之情,所以语速自然要快,语气有点儿急;而后三句则要读出木兰换上红装之后的女儿之态,害羞之状,动作都是慢慢的,在回味往昔做女儿的日子,在欣赏自己的女儿之颜呀。梳理云鬓是多么细致呀,粘贴装饰品是多么精心呀。
……
3、读的协奏曲,感知木兰的形象和诗歌。
(1)学生自愿起来个别读,获得成功的喜悦。(自选一段自己认为读得最精彩的小节)
(2)小组分别读,赛赛哪一组读得最好。在集体活动中获得荣誉感。
(3)师生合读,再和奏中感受朗读的乐趣。
三、小结
同学们,诗歌的朗读,重在积累字词,把握语速,体会重点故事情境,加强朗读的感情色彩,进一步感受故事和人物形象,在朗读中培养我们的朗读能力。希望大家
观潮优质课教案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了解水稻、小麦、高粱等粮食的生长过程,知道庄稼需要许多人的辛勤劳动。
2、了解本地区主要生产的粮食品种。
过程与方法:
运用多种形式,如讨论交流、资料调查、讲故事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农作物生长过程的了解,让学生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2、培养学生爱惜粮食,爱惜农作物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到粮食来之不易与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通过交流体验懂得粮食来之不易。
教学难点:在生活中做到珍惜粮食,不浪费每一粒粮食,培养节俭的良好品质。
【教学活动准备】:
1、实物:稻谷、玉米、红薯、黄豆、土豆等。课前收集各种各样的食品包装袋。
2、搜集农民种庄稼的图片,世界上饥饿儿童的图片。
3、课件、歌曲《一粒米》。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活动过程】:
一、认识几种主要的粮食,了解它们丰富的'用途。
1、导入:猜谜语(课件展示)
(1)水里生来水里长,小时绿老时黄;去掉外壳黄金甲,煮成白饭喷鼻香。(打一粮食作物:水稻)
奇怪奇怪真奇怪,头顶长出胡子来;拔掉胡子剥开看,露出牙齿一排排。(打一粮食作物:玉米)
(2)认识几种常见的农作物。
师:猜完谜语,我们接着来,认识的就热情地跟它打打招呼,大声叫出它的名字。
2、实物展示几种粮食:花生、小麦、稻谷、玉米、红薯、黄豆。
3、了解其丰富的用途。(全班介绍交流)
花生:营养价值可高。种子可以炒制、油炸或做花生糖、花生酥等糖果糕点,还可以制花生酱。
玉米:可以做成多种玉米食品,如玉米饼,玉米粥,玉米膨化食品等,另外我还是比较理想的啤酒生产原料。
大米:主要用途是饭食。另外米粒磨成粉后,可制各种粉条、汤圆、米粉糕、年糕等,并可制各种饼干,各种点心。
红薯:可以蒸着吃、烤着吃,还可做成薯片。
小麦:磨成面粉后可以做成馒头、面条、饺子、蛋糕、饼干、面包等。秸秆还可编各种用品,如草帽、扇子、席子、提包。
4、展示几组题为粮食丰收喜洋洋的图片。(播放音乐,在积极的情绪状态中,孩子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在食品包装袋中探寻粮食的奥秘。)
二、组织活动
(一)食品包装袋中探寻粮食的奥秘
同学们交流食品包装袋中的知识。教师相机引导、交流。
师:难怪人们常说粮食手中宝,原来它有这么多种用途呀!让我们把这些有趣的食品包装袋展示在小黑板上吧!瞧!食品兄弟在开会呢!
(二)了解粮食的生产过程,认识到粮食来之不易
1、动画中跳出一颗大米,说:小朋友,你们知道了我有好多的用途,可你知道我是怎么来的?(课件展示)
2、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农田看看水稻的生长过程。(看图片)
春种秋收。当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来临时,农民伯伯以经开始辛勤的劳作。
(1)学生学习翻地。
(2)农民把地翻好后接着还要播种。
(3)在炎热的夏天你会在哪里?又会做什么呢?
生:在家里吹空调,吃冰棍。
请看图上的农民在干什么?
生:农民们却要头顶着烈日,脚泡在泥水地里插秧。
师:看到这些你想说什么?
生:农民们很辛苦。
(4)秧苗在大田里生长时农民们还要进行田间管理(出示除草、除害虫、浇水、施肥)你们看农民们辛苦吗?
(5)经过五个多月的生长稻子终于成熟了,可以收割了。
师:看农民们是怎样收割的?(出示收割)
生:弯着腰,很辛苦地去割。种水稻很辛苦。
3、师:是啊,农民们种水稻是很辛苦的。所以说粮食是来之不易的。
4、排顺序:
(1)让学生排序(按水稻的生长顺序排列。)。
(2)说说稻子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什么?谁给了它帮助?
5、看!这就是农民伯伯辛勤劳动种出来的稻子,剥去外壳就是晶莹的大米。
师:当你吃着喷香的大米饭,你会想些什么?
生:农民伯伯种粮食很辛苦。
生:每粒粮食都是汗水换来的。
师:同学们粮食来得真不容易呀!(板书:粮食来得真不容易)
6、还记得我们学过的一首描写农民辛勤劳作的诗吗?
学生背诵《悯农》。
7、当当小农夫
师:大家背得真好,我们今天也来当当都市小农夫,来插插秧,体会下农民伯伯平时是怎么劳动的,好吗?
生:好,老师,让我来,我也要去……
师:想当好小农夫,先得学习点农活,老师先示范一下:左手一把拿好秧苗,右手从左手中取出一根,在夹中大姆指和食指之间,其它四指保持垂直,弯腰,插下去,再直腰取第二棵苗,就这样往复的插,苗要插直,不然就活不了,还要对得很整齐,不然影响美观。看谁插得快,谁是合格的小农夫?
师:下面我作为记者采访一下:请问,你累吗?
生:累死了,瞧我的汗!
生:我觉得腰有点酸,开始我还以为很好玩呢!
师:看事容易做事难,仅仅三十棵禾苗就把咱们的小农夫累得气喘吁吁的。农民伯伯种地多不容易呀!(板书:农民辛苦尊重劳动)今天我们小农夫是在阴凉的教室里,在欢快的音乐中劳动的,大家想一下,农民伯伯是在一种什么样的情境中劳动的呢?
生:我知道,农民伯伯在烈日下也要给禾苗捉虫,锄草……
生:中午,突然下起了暴雨,农民伯伯没带雨伞,淋湿了,可他们还是得继续干。
生:我爷爷说,他小时候家里穷,只能给地主做工,地主很坏,他们经常让爷爷的爸爸饿着肚子干活。
……
(说到这里,孩子的脸上那种嬉笑的神情不见了,他们慢慢严肃起来。老师适时打开《锄禾》动画,让孩子在音乐中齐读这首诗,孩子们读得非常有感情,从读书声中听得出他们对粮食的来源有了很多思索。)
三、拓宽视野
1、粮食是汗珠换来的来之不易,我们要爱惜。在生活中,有时你会说,妈妈我不想在家里吃饭,我要吃麦当劳。也许跟家人去外面吃饭时你会发愁吃炒菜还是吃火锅,也许昨天你刚把咬了一口的包子扔掉了,或许你的妈妈正为减肥而努力节食,如果这是你的情况,那我要告诉你,那样做太不应该了!因为世界上还有很多人没有食物可以吃。
(在低沉忧伤的音乐中播放一组饥饿图片,其中很多与小孩有关。孩子看着那些饥饿的儿童,瞪大了双眼,有的女孩子的眼泪都流出来了。)
2、我们来个倒计时:五、四、三、二、一,五秒种过去了,时间长吗?
可据是联合国统计,世界上每五秒就有会有一个儿童因饥饿而导致死亡。
师:听到这些,看到这些,大家想说什么?
生:那些小朋友真可怜。
我们要珍惜粮食,再也不能浪费了。(板书:爱惜粮食人人有责)
师:是啊!当你想要剩饭、倒饭时,想想那些忍受饥饿的儿童吧!
四、联系生活,指导行为
1、出示课本上判断图。
请同学们判断对错,并说一说为什么。
2、我们说得好不如做得好,那以后在生活中你会怎么爱惜粮食,避免浪费呢?
生: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
吃不完的饭要放到冰箱里下次再吃。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我们每个人多要养成节约的好习惯。(板书:节约光荣浪费可耻)
3、同学们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我国把世界粮食日的那一周定为节粮周,我们不仅要在节粮周爱惜粮食,平常每一天都要爱惜粮食。
让我们行动起来,拿起手中的笔,以“爱惜粮食,杜绝浪费”为写一句警示语或者画一幅宣传画。
学生分组讨论并写一写,画一画。
【课后作业】:
1、调查我们家乡的农场品有哪些?
2、记录:我家剩饭剩菜的处理方式,记下时间,处理方式和理由。
【板书设计】:
粮食来得真不容易
农民辛苦尊重劳动
爱惜粮食人人有责
节约光荣浪费可耻
观潮优质课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积累好词佳句,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受秋天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如果说秋天有一扇大门,里面关着迷人的秋景,那打开这扇大门的钥匙就是──秋天的雨。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请大家一起读一下课题。
2、咦,怎么打不开呀?噢,瞧钱老师这记性,还有两个密码呢!
3、出示生字词:分行指名读,齐读。
4、你能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词,联系课文内容说一两句话吗?
5、出示句子:“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指名读,齐读。
6、过渡:小朋友们读准了这个多音字的名字,它多开心呀,瞧,秋天的大门打开了。(板书:图)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秋雨可神奇了,它有很多宝贝,请大家打开课文纸,自己读一读,用笔划一划,看看你都发现了什么?
二、品读课文
1、自读课文:
⑴找出描写“秋天的雨”的句子,带着对秋雨的赞美读句: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
⑵过渡:同学们想看看秋雨的颜色,想闻闻秋雨的气味,还是想听听秋雨的声音呢?
2、学习第二自然段:
⑴秋雨的颜料盒里都有些什么颜色呢?拿笔在文中圈一圈。
这么多的颜色,可以用文中的哪个词语来形容?(五彩缤纷:板书)
你还知道哪些形容颜色多的词?(色色俱全、色彩斑斓……)
⑵缤纷的色彩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的图画,你最想欣赏哪里的美景?(图片欣赏,指导读句)
银杏树:指导读好“黄黄的”。
枫树:①观看录象;②徜徉在枫林间,倾听着沙沙的秋雨声,使人久久不愿离去。同学们,此情此景让你想到了哪句诗?③指导读句。
田野:①指导读好“金色”;②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果树:①理解“你挤我碰”。②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③指导读句。
菊花:①除了文中写到的颜色,你还看到了哪些色彩?但文中并没有一一列出来,用省略号代替了。②理解“频频点头”。③指导读句。
3、学习第三自然段:
⑴过渡:听说秋天的雨滴里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⑵师范读。
⑶指名读。
⑷欣赏图片。
⑸理解“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
4、学习第四自然段:
⑴听,秋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在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
⑵小动物们听到了,它们在干什么?(观看录象)你看到了什么?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植物们呢?
⑶齐读全段。
5、引读第五自然段:
为什么说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呢?你又是怎么理解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呢?
6、秋天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我们的身边,正如课文第一自然段中所写到的──齐读第一自然段:
⑴理解“留意”。
⑵读好“轻轻地”。
7、感情朗读全文:
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秋天的美景数不胜数。同学们,你们喜欢秋雨给我们的礼物吗?那就让我们拿起课文,再来欣赏一下秋天的美景吧!(朗读全文)
三、自主选择,积累背诵
想把这美景永远留在我们的脑海中吗?选择你喜欢的美景多读几遍,看谁有本事把它背下来。
各自练习背诵,指名试背。
四、自选作业
有三个小朋友学了这篇课文后,很想做点什么,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课件:
1、我要搜集一些描写秋天的词句。
2、我要把秋天的景物画下来。
3、我要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秋游。
小朋友,你们打算干点儿什么呢?
观潮优质课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会观察图形,勇于探索图形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一般规律的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在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几何图形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有趣的问题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实用性、
教学重点:
探索、发现事物中隐含的勾股定理及其逆及理,并用它们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利用数学中的建模思想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课(3分钟,学生观察、猜想)
情景:
如图:在一个圆柱石凳上,若小明在吃东西时留下了一点
食物在b处,恰好一只在a处的蚂蚁捕捉到这一信息,于
是它想从a处爬向b处,你们想一想,蚂蚁怎么走最近?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15分钟,学生分组合作探究)
学生分为4人活动小组,合作探究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线,充分讨论后,汇总各小组的方案,在全班范围内讨论每种方案的路线计算方法,通过具体计算,总结出最短路线。让学生发现:沿圆柱体母线剪开后展开得到矩形,研究“蚂蚁怎么走最近”就是研究两点连线最短问题,引导学生体会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构图,计算、
学生汇总了四种方案:
(1)(2)(
学生很容易算出:情形(1)中a→b的路线长为:aa’+d,
情形(2)中a→b的`路线长为:aa’+πd/2
所以情形(1)的路线比情形(2)要短、
学生在情形(3)和(4)的比较中出现困难,但还是有学生提出用剪刀沿母线aa’剪开圆柱得到矩形,前三种情形a→b是折线,而情形(4)是线段,故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判断(4)最短、
如图:
(1)中a→b的路线长为:aa’+d;
(2)中a→b的路线长为:aa’+a’b>ab;
(3)中a→b的路线长为:ao+ob>ab;
(4)中a→b的路线长为:ab。
得出结论:利用展开图中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决问题、
在这个环节中,可让学生沿母线剪开圆柱体,具体观察、
接下来后提问:怎样计算ab?
在rt△aa′b中,利用勾股定理可得,若已知圆柱体高为12cm,底面半径为3cm,π取3,则。
第三环节:做一做(7分钟,学生合作探究)
教材23页
李叔叔想要检测雕塑底座正面的ad边和bc边是否分别垂直于底边ab,但他随身只带了卷尺,
(1)你能替他想办法完成任务吗?
(2)李叔叔量得ad长是30厘米,ab长是40厘米,bd长是50厘米,ad边垂直于ab边吗?为什么?
(3)小明随身只有一个长度为20厘米的刻度尺,他能有办法检验ad边是否垂直于ab边吗?bc边与ab边呢?
第四环节:巩固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
1、甲、乙两位探险者到沙漠进行探险,某日早晨8:00甲先出发,他以6km/h的速度向正东行走,1小时后乙出发,他以5km/h的速度向正北行走、上午10:00,甲、乙两人相距多远?
2、如图,台阶a处的蚂蚁要爬到b处搬运食物,它怎么走最近?并求出最近距离、
3、有一个高为1。5米,半径是1米的圆柱形油桶,在靠近边的地方有一小孔,从孔中插入一铁棒,已知铁棒在油桶外的部分为0。5米,问这根铁棒有多长?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3分钟,师生问答)
内容:
1、如何利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决最短路程问题?
第六环节:布置作业(2分钟,学生分别记录)
内容:
作业:1、课本习题1、5第1,2,3题、
要求:a组(学优生):1、2、3
b组(中等生):1、2
c组(后三分之一生):1
观潮优质课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比较物体的不同,并初步感知高矮的关系。
2.培养幼儿观察和比较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高矮不同后面贴磁铁然后圆柱体卡片.高矮不同的粉笔
学具准备.每个幼儿有2-3块高矮不同的积木。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小飞机,(双手平肩伸开,走动时双手平肩可微往左往右倾斜状。老师念儿歌:我的小小飞机轰隆隆隆响,
小小飞机飞呀飞呀飞得高,我的小小飞机轰隆隆隆响,现在已经到站请你停下来,轰----"蹲下来")。请小朋友回座位。
2.集体活动.老师问:刚才我们玩开飞机的时侯开始飞得.小小飞机飞呀飞呀飞得(高)最后停下时是飞得(轰----"蹲下来)矮,引导幼儿
念高.高.矮.矮。今天老师带来了3张图片请我们小朋友来给它们排队,请看看里面的圆柱哪个高,(把第1张贴在黑板上),哟
还有2张也请比一比哪个高(把第2张贴在黑板上),那这个圆柱就是最(矮)的(也把第3张贴在黑板上)。
小结.用手指着图片一个比一个矮,反过来指一个比一个高。(也进行了排序)高和矮是相反的对应关系。
3.游戏操作活动.请小朋友取积木高矮放在自己的手里,老师说:请你把积木高的举起来,现在把矮的积木举起来。(反复几次)老师举
高矮不同的粉笔举高小朋友说高,举矮的小朋友说矮,也反复几次。
4.观察活动.小朋友都很聪明。我们今天都知道了:比较--高和矮。小朋友看看我们教室和周围:那些东西高那些东西矮,(控制课堂常规)老师要请坐得好举手的小朋友回答(请1个小朋友和老师比一比:老师、.小朋友矮,大树高、小树矮,桌子高、椅子矮、被子叠起来高、枕头矮等等)(会观察动脑的好娃娃,表扬小朋友哈)回去后小朋友同爸爸妈妈玩,看看家里和街上那些东西
高,那些东西矮。
教学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我设计的是中班数学活动《比高矮》。
教学目标有两点:
一是逐步培养孩子观察、比较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
二是学习区分高矮,感知高矮的相对性,并说出比较结果。
教学重点是:
通过目测比较高矮,知道什么高,什么矮,感知高矮的相对性。教学难点是学习高矮排序,能在一组物体中找出比某物高(矮)的其余物体。
这节数学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五个环节。第一环节我以观察贴绒教具,目测比较高矮引入新课,导出课题。第二环节我设计了让幼儿和幼儿小组比高矮活动,使幼儿用眼睛去发现比较高矮。第三部分通过一系列的操作和练习使幼儿对高矮的学习进行巩固,并让幼儿说出寻找的结果。第四部分我设计了实践操作——按高矮排序,让幼儿动手操作感知高矮的不同。第五部分我设计了让幼儿到户外寻找物体比较高矮。把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
这节课教学中我能按备课的设想去讲授完成教学内容,通过这节课的课后反思认识到几点不足:
在幼儿动手操作比物体高矮时,过于牵制幼儿引着幼儿说出比较结果(此块设计时怕幼儿出现随意表达影响教学效果,这一课下来我有这样的感受,幼儿天真的话语才是幼儿的天性,不应该怕幼儿说错,说错时可以及时给予纠正。在练习说高矮时有的幼儿还出现了怯场不敢表达,这也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的加强幼儿语言方面的训练,教幼儿说完整话。
通过这次活动,我的收获是:不论是活动设计上,还是活动准备上,一定要进行反复推敲,怎样的设计,怎样的准备才适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才有利于幼儿的发散思维,才有助于活动的成功;我们都应仔细地研究,只要我们认真地备课,那么每次活动也就都有希望成功。
观潮优质课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让小朋友了解人们处理垃圾的一些方法。
2、增强小朋友的环境意识。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1、要求小朋友时时刻刻记住不能乱扔垃圾,要丢进垃圾箱里。
2、让小朋友去影响周围的人及家里的人,知道垃圾对人们的危害。
活动准备
1、大篮子一个
2、每个小朋友从家里带来报纸、易拉罐,纸盒子,玻璃瓶等废物品。
活动过程
1、通过谈话,引导小朋友说出垃圾就是不要的东西或者没用的东西。
2、告诉小朋友不要的垃圾要扔进垃圾箱里,如果我们每天都要扔掉一些垃圾,地球上的垃圾越来越多,就会对我闪闪的健康造成影响。
3、让小朋友知道人们把垃圾放进垃圾桶然后一环卫工人把它运到垃圾场,进行处理。
4、引导小朋友给垃圾分类:
(1)可回收的垃圾有哪些?如塑料袋等。
(2)不可回收的垃圾有哪些?台果皮,烟头等。
(3)有害垃圾:如电池,应该放进专用垃圾箱,这样能防止污染环境。
5、小朋友平时要爱护环境,不随便乱扔垃圾,争做“环保小卫士”!
观潮优质课教案精选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