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的认识教案5篇

时间:
Trick
分享
下载本文

具有互动性的小组活动在教案中能够提升学生的参与感,促进知识的内化,一份系统化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整合各学科知识,促进跨学科学习,以下是大爱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乘法的认识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乘法的认识教案5篇

乘法的认识教案篇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46~125页乘法与除法、分数的初步认识,并完成练习二十三第1~4题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经历对本学期所学知识回顾、梳理的过程,初步学会和复习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所学知识的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提高学生的计算熟练程度和正确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体会估算的实际意义,养成估算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巩固分数的意义,熟练地读写分数,会用分数表示实际操作结果,能熟练地进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重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教学难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回忆梳理本学期学习的内容

(1)出示教科书第126页图,学生看图,说说他们在做什么。

(2)你能像他们一样,回顾一下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和自己的学习情况吗?

(3)小组讨论:四人小组议一议本册书包含哪些知识?在讨论的基础上,将小组的共同意见写在卡片上。

教师巡视,关注学生交流情况,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梳理知识。

(4)小组汇报

出示小组汇报要求:

①请全体同学认真倾听每一位小组代表的发言。

②请各小组记录员边听边用笔将其他小组与你们小组相同的地方勾画出来。

③勾画完之后,请各小组发言的代表对前面同学的发言只作补充,不作重复汇报。

二、复习乘法与除法

1.复习口算

先以口算比赛的形式完成教科书第126页第1题,补充以下口算题。

80÷8=×5=4×25=65÷8=

指名汇报,并分别说说是怎样算的。

2.复习笔算

(1)问:用竖式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要注意什么?

(2)学生独立计算教科书第126页第2题,教师巡视,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及时进行指导。

(3)全班交流,指名板演,并结合题目说一说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重点让学生说一说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如:304×5=

3.复习估算

(1)学生先谈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是否应用过估算,是怎样用的?

(2)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第127页乘法与除法的第3题,同桌再相互说说自己是怎样估算的。

全班交流,指名说出估算方法,如果学生有不同的估算方法,只要是合理的,都要给予充分肯定。如52×9≈,可以用50×9,也可以用52×10进行估算。

三、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

1.认识分数

(1)学生先独立完成教科书第127页分数的初步认识第1题。

(2)指名口答填写结果,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填。通过交流进一步强调平均分。

2.简单的同分母加减法

(1)独立完成教科书第127页分数的初步认识第2题。

(2)全班交流,汇报结果时,结合分数的意义让学生说一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四、全课

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是怎样进行和复习的?你有什么收获?

五、练习:完成练习二十三第1,2,3,4题

乘法的认识教案篇2

详细介绍: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认识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二)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三)会口述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四)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知道乘法的含义,了解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难点: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教具和学具

教具:小红花、正方形、小圆片等实物图.

学具:学具袋中上述实物图.

教学设计过程

(一)复习准备

口算两组题(要求读出算式,说出得数).

第一组第二组

7+83+3

6+4+35+5+5

7+2+6+14+4+4+4

1+3+4+5+22+2+2+2+2

学生按要求口答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

提问:

1.这两组题都是加法,但是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第一组每道题的加数不相同,第二组的每道题的加数都相同)

2.像第二组这样,加数都相同的加法,我们叫它求相同加数的和.

第1题3+3,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3相加,这就是2个3.

第2题5+5+5,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5相加,这就是3个5

第3题4+4+4+4,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4相加,由学生说出4个4.

第4题2+2+2+2+2,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2相加,由学生说出5个2.

(二)学习新课

1.启发性谈话

像上面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计算外,还可以用一种简便方法,这种简便方法是什么呢?这正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2.出示例1摆一摆,算一算

教师边演示边提问:

(1)教师是怎样摆的?

(教师先摆2朵,再摆2朵,最后又摆2朵)摆了几个2,(3个2)教师板书:3个2.

(2)要求一共摆了多少朵?用加法算式怎样表示?(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用加法算:2+2+2=6

(3)你写出的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相同加数是几,几个2连加.

教师叙述:像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计算外,还有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叫做乘法.(板书课题:乘法初步认识)

介绍乘号及算式写法和读法:

乘法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减法一样,也有一个运算符号叫乘号,乘号的写法是左斜右斜.教师同时板书,然后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乘号像什么(像汉语拼音中的).

怎样写乘法算式呢?先看一看相同加数是几,相同加数是2,就写在乘号的前面,再数一数是几个2连加,把相同加数的个数3写在乘号的后面,23表示3个2连加,3个2得6,因此算式是23=6,读作2乘以3等于6.

3.由学生摆正方形

教师指导学生操作:

拿出3个正方形,摆成一竖行,这是1个3;第二竖行再摆3个正方形,这是几个3;第三竖行再摆3个正方形,这是几个3,第四竖行再摆3个正方形,这是几个3?(4个3)

教师启发提问:

(1)求4个3是多少.用加法算式怎样表示?(3+3+3+3=12)

(2)这个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34=12)

(3)这个乘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怎样读?

4.学生独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提出要求:

(1)每堆摆4个圆片,摆5堆,这是几个几?

(2)在小组内讨论,怎样用加法算式表示,怎样列乘法算式,这个乘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怎样读?

归纳小结:

(1)上面这几道题用加法算的时候,这些加法算式都有什么特点?

(2)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算以外,还可以用什么法算?

(3)两种方法比较,哪种简便?同学们想象一下,上面这道题,如果每堆摆4个圆片,摆10堆,100堆,求一共有多少个,如果列加法算式,这个算式一定很长很长,那么列乘法算式呢?只要410,4100.因此,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三)巩固反馈

1.基本练习

出示复习准备中的两组题,哪组题能改写成乘法算式,怎样改写?说出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几连加.

3+332;5+5+553;4+4+4+444;2+2+2+2+225

2.游戏

(1)拍手游戏.老师每次拍4下,拍3次.(由学生说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2)拍臂游戏.老师每次拍5下,拍4次.(由学生说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3)找朋友(把意思相同的`题用线连起来).

7+7+76+6+6

6315

1+1+1+1+19+9+9+9+9

9573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教学时从加法引入,在复习准备中安排了两组连加题,一组加数不同,另一组每个加法算式中的加数相同,并介绍这组算式的另一种读法,就是几个几连加,为学习乘法做准备.

学习新课部分安排了三个例题,都是要摆一摆,算一算.重点帮助学生学好第一个例题,由教师摆,2朵2朵地摆,摆了3次,由学生列出加法算式,发现加法算式的特点,教师介绍新的算法,把乘法和求相同加数和的加法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体会到乘法算式的含义,会读出乘法算式.第2个和第3个例题逐步放手让学生摆,在小组内讨论怎样用加法算式表示和改写成乘法算式.通过三个例题,非常自然地概括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巩固反馈部分的安排,注意前后呼应,把复习准备中的两组题,由学生选择哪组题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怎样改写.安排了两则游戏,使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学习.

乘法的认识教案篇3

教学内容:

二年级上册教科书第44页—46页的内容及练习九中的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能正确地读、写乘法算式。

2、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再创造等学习数学的过程,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在初步认识并应用乘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合作学习的态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知道乘法的意义。教学难点:

难点是使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关键:

识别相同加数是本节课的关键。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中感知

师:这里给出了一些连加算式,我想请一位同学把这些算式读一下。(生读)

师:你能给这些算式分类吗?你打算怎样分,先认真想一想,待会儿举手发言。(生答,答案可能有多种,当学生回答可分为加数相同的和不同的两类时,要因势利导。)

师:我们现在重点观察加数相同的这一组。第一道算式加数是几?生:加数都是3师:有几个3?生:5个3师:我们就说这道算式表示的是:5个3相加。

师:谁能说说下面的几道算式表示的是几个几相加?(先同位俩人说一说,再说给大家听)

师:是不是所有的加法算式都可以用几个几相加来表示呢?生:不是。

师:必须是什么样的算式?生:加数相同的。

师: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我们就可以用几个几相加来表示,像这样的算式你会写吗?试着在练习本上写几道。师:同位俩互相说说你们写出的算式是几个几相加

二、探求新知

(1)产生矛盾,导入新课

师:刚才看同学们写得都很好,现在我也想出几道题考考你们。请根据老师的要求来列加法算式,看谁列得又对又快。师念:3个2相加,5个2相加,50个2相加,等一段时间后喊停,(估计学生第三个算式都写不完),订正答案。

师:前两题都做得很好,为什么第三题都没做完呢?生:2的个数太多了。生:算式太长了。生:时间太短了。

(2)认识乘法算式

师:原来没做完是因为算式太长,课前我也写了写这个算式,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件)对于这样的算式还有没有更简便的表示方法呢?其实,很早以前数学家们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他们就创造了一种新的运算——乘法,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下乘法。(板书:乘法的初步认识)

师:现在,同学们肯定特别想知道:这么长的加法算式用乘法该怎么表示呢?不要着急,我们先看黑板上的题,等你学会之后,再自己解决大屏幕上的题。

以“2+2+2+2+2”为例讲解

师:我们都知道这道算式表示的是5个2相加,列成乘法算式就是:5×2或

2×5

(板书)。2和5之间的符号叫“乘号”,读作“乘以”,(示范×的写法)

“5×2 ”读作“5乘2”(边板书边强调不能读作“5乘以2”)。“ 2×5 ”怎么读?

生:读作:2乘5师:列乘法算式为什么是5和2相乘呢?

生:因为算式表示的是5个2相加,所以写成乘法算式就是5×2或2×5。

(再出示算式2+2+2)师:这道算式怎样列成乘法算式呢?生:3×2生:2×3师:看大屏幕,这个算式表示的是几个几相加?生:50个2相加

用乘法怎样表示?生:50×2生:2×50师:对比加法和乘法两种算式,说一说,你有什么感觉?生:用乘法比用加法简便多了

(3)三道题对比,总结怎样列乘法算式。

师:列乘法算式前,先想好加法算式表示几个几相加,再确定用几乘几,或交换相乘。

三、巩固练习,开智培能

(1)师:怎样用乘法算式来表示几个几相加,大家都掌握了吗?生:掌握了!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到游乐园里去轻松一下。(出示图)谁能说说这里都有什么游乐项目?生:有摩天轮、过山车、还有小火车。师:你最喜欢什么游乐项目?生:我喜欢摩天轮生:我喜欢小火车生:我喜欢过山车

师:能根据你喜欢的游乐项目提一个数学问题吗?生:摩天轮上一共有多少人?生:过山车上一共有多少人?生:小火车上一共有多少人?

师:我们先来看一看摩天轮上的问题(点出课件,让学生读题,再讨论一下,然后订正答案)其他的问题依此形式解决。师:刚才在游乐园里玩得高兴吗?生:高兴

(2)师:我们在玩的同时也学到了很多知识,现在让我们再来做一个找朋友的练习,找找它们的.乘法朋友。(先同位说一说,再集体订正)

(3)师:下面那些算式能改写成乘法算式,把它改写出来。(对不能改写的要说明理由)

(4)拓展练习

师:“3+3+3+6+3+3+3”能改写成乘法算式吗?先小组讨论一下。生:把6变成3+3整个算式就变成3+3+3+3+3+3+3+3,乘法算式是:3×6或6×3生:把3+3换成6,这个算式就变成6+6+6

乘法算式是:3×6或6×3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生:

教学反思

“一个坏的教师是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是教人发现真理。”小学数学作为学科的数学,在课堂教学中虽然不能让学生完完全全地去重复人类所经历过的发现知识的过程,但适当地让他们参与知识发现和探索的过程,了解某些数学知识产生的由来,不但有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而且有利于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上面的课堂教学片段就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1、让学生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还可以用乘法计算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已初步认识了乘法,并由直观抽象乘法含义,并能正确地读、写乘法算式。从算式对比中明确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如,当学生能熟练说出几个几相加时,紧接着按“几个几相加”的要求写算式,比谁写得又对又快。这一游戏中的“50个2”,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了:“算式太长,写起来太麻烦!”,也自然产生了“如果有一种简便的写法该多好”的愿望。教师适时地引出乘法,使学生深刻体验到乘法是简化了的加法。这样的学习活动使让学生从困惑中不知不觉地进入新知识的探索状态中,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成为主动的创新者。

2、体验乘法含义,明确求几个几是多少时,表示两个数相乘关系可以写出两个乘法算式。通过看图写算式,明确两个数具有相乘关系,可以直接写出乘法算式,不一定要求学生必须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联系生活,巩固深化。在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用数学问题解决生活问题,是本节课的练习。我把这一环节放在公园这一大情境中,通过观察公园中孩子们在儿童乐园游玩的情景,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这些问题中自主选择,并用今天学习的乘法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游乐的过程中学会应用乘法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4、练习中还设计了一些开放题,使学生进一步的明确乘法与加法的联系,以加深对乘法意义的认识。比如,设计的聪明题,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并为他们悟出了“乘法计算比较简便”的初步结论提供了恰如其分的素材。这样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探究,有利于继续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和合作学习的态度。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力图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自主探索的、获得成功体验的、主动发展、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使他们的学习更为有效。

乘法的认识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初步懂得把相同加数求和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2、把加数相同的算式、乘法算式和按群数数的方法联系起来,训练学生用按群方法来理解乘法运算的涵义,为学习乘法口诀奠定基础。

3、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比较、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

教具准备:

教科书第44页游乐场情景课件,以练习九的第2题为基本内容的乘法算式卡片;每个学生准备20~3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准备

1.出示游乐场情景图。画外音:小朋友们到公园里见到过哪些娱乐活动?我们来看这些小朋友和他们的爸爸、妈妈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画面。

2.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适当给予启发引导:有小朋友跟爸爸、妈妈坐小火车,这列小火车上坐了多少人呢?

请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3.解决问题。

(1)算一算:小火车上坐了多少人?过山车上坐了多少人?5个观缆车吊厢里有多少人?

(2)交流计算方法和结果。

二、新课

1.摆图形游戏。

谈话:同学们会用小棒摆图形。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小棒,摆出你喜欢的图形。摆小树、小伞、房子、亭子……想摆什么,就摆什么。现在开始摆图形。

2.交流。

(1)摆好后,算一算自己用了多少根小棒。

(2)小组为单位交流。说一说自己摆的是什么图形,用了多少根小棒。并把算式写在纸上。

(3)请各组把每个加数都相同的等式写在黑板上。

3.乘法。

(1)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各等式,找出它们的共同的特点:每个等式中的加数都相同。

(2)说明:算几个同数连加,除了用加法外,还可以用另外的方法──乘法。(板书:乘法)

(3)以3+3+3+3+3+3=18为例,教学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①提问:这个连加算式表示什么?(6个3连加的和是18)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②指出:求6个3相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接着在6和3中间写上“×”,向学生说明“×”叫乘号,并说明乘号的写法:先写“/”,再写“”。告诉学生,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读乘法算式,6×3=18读作“六乘三等于十八”。

④告诉学生:用乘法算6个3连加得多少,也可以先写加数3,写作:3×6=18。

这个算式怎样读?(三乘六等于十八)

4.尝试。

(1)请学生试把黑板上其他的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

(2)交流。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5.小结。学生完成了乘法算式之后,给学生以充分的肯定。然后,小结:求几个相同数连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三、练习

1.教科书第46页的“做一做”。让学生先说一说图意,明确计算“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荡秋千?”的问题之后,独立填写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自己写的算式和想法。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2.练习九的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加法算式可能出现2+2+2+2和4+4,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说得有理,就给予充分肯定。让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几个相同的数连加,可以用乘法算。同时,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3.练习九的第2题。逐一出示乘法算式卡片,用齐读、分组读不同形式,让学生练习乘法算式的读法。

4.练习九的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可以直接填书上。完成后同桌交换互相检查评价。

5.练习九的第4题。让学生先观察图,确定图下面两个“( )”里分别填写数几,再根据图意填写乘法算式和读法。让学生独立思考,填写。之后,同桌互相读一读填写的乘法算式,并互相检查是否全填写正确。

四、总结

1.请学生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2.教师总结:通过这节课学习,我们知道几个相同的数连加,可以用乘法计算。写乘法算式时,要明确相同的加数是几、有几个这样的加数,在这两个数中间写上乘号。读乘法算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这节课,每个小朋友都学了不少新知识,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乘法的知识。

乘法的认识教案篇5

第一单元 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

(二)小鸡种禾苗。

3、

表示( )个( )相加

答案:1、花图:4+4+4=12或3+3+3+3=12心形图:3+3+3=9

买6个这样的苹果共( )元。加法算式为:

教学准备

7+7+7= × 6+6+6+6+6= ×

(1)交流几个几相加

(2)改写乘法算式

答案:3×4或4×3;7×2或2×7;3×7或7×3;5×6或6×5。

设计意图: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再一次回到情境图,体验乘法的意义,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四)达标反馈

1. ☆☆ ☆☆ ☆☆ ☆☆

( )个( )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 )×( )=( )读作:

( )×( )=( )读作:

2.解决问题。

(1)每辆三轮车有3个车轮,5辆三轮车一共有几个车轮?

(2)爸爸买了2个蛋筒,每个4元,一共用了多少元?

?答案】1、4个2,2+2+2+2=8,4×2=8读作:4乘2等于8;2×4=8读作2乘4等于8。

2、3×5=15(个)或5×3=15(个)答:5辆三轮车一共有15个车轮。2×4=8(元)或4×2=8(元)答:一共用了8元。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哪些方面你对自己很满意?

生:我知道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生:我知道几个几等于几乘几。

生:在刚才发言时我受到了你的表扬。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总结的过程,使学生学会总结知识,把所学知识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自己对自己的及时评价,使得孩子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培养孩子的自信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六)布置作业

1、填一填

3+3+3+3=( )×( ) 5+5+5+5=( )×( )

8×5=40读作_________________.

2、看图列式

乘法的认识教案5篇相关文章:

数学1到5的认识的教案优秀5篇

数学1到5的认识的教案精选5篇

数学1到5的认识的教案通用8篇

认识8的教案与反思5篇

认识动物的幼儿园教案5篇

小班0的认识优秀教案5篇

分数乘法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篇

数学1到5的认识的教案推荐8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教案6篇

认识量的教案5篇

乘法的认识教案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