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有用的事迹材料是需要花费我们的时间的,事迹材料可以成为后人学习和研究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重要素材,大爱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科技之星的事迹材料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科技之星的事迹材料篇1
该同学同学品学兼优,是一名优秀的共青团员,一直担任班级的学习委员。其主要事迹如下。
一、综合素质高,学习状态好,学习成绩拔尖
作为班级的学习委员,x同学个人综合素质突出!该生全面发展、待人有礼、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学校、班级的事务,积极参与党、团组织的活动。平时能以身作则,若发现自己的不足,能及时改正,与同学们共同进步。
x同学始终有清醒的人生规划,学习务实奋进,锐意进取。因此,他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厚积而薄发,时刻准备着,注意培育科学的思维方式并加强知识理念的把握,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他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不仅仅满足于知识的表面,而是努力向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发展自己。他博学多才,参加了物理、数学、天文等学科的学科竞赛,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的过程中,他的毅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充分体现,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他始终不畏艰苦,迎难而上,科学安排时间,在竞赛和日常高中课程学习两方面中取得平衡,十次期中、期末考中七次取得年级﹙18个教学班﹚第一。
x同学是一名理科生,但这丝毫不减他对文科的热爱。学业水平测试中他历史、政治、地理三科都达到95分以上。对文科的热爱拓展了他的视野,让他思想更为成熟,使他多了一丝人文气息。
从高一到高三,x同学始终以他的毅力站在年级的前列。鉴于他的出色表现,学校连续两年授予他一等奖学金。
二、社会责任感强,公民意识好,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热心积极参与
作为班级的学习委员和学习积极分子,x同学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同学、班级服务。他热心为同学解决学习上的疑难,有助于在班级上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他还积极参与学校的科技文化活动,与班里的同学一起参加“水火箭”比赛和建筑模型设计等。
xxx同学不仅是一名学习拔尖的学生,而且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始终不忘作为一名共青团员应尽的责任,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他利用假期到图书馆当志愿者,为图书馆的维护工作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还积极向党、团组织靠拢,x年响应团支部的号召,到地铁公园前站为“迎亚运”提供志愿服务;现在他已经向党支部提交了入党申请书,时刻等待着党的考验。
鉴于其热心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学校多次授予他“三好学生标兵”光荣称号,x市教育局和广东省宋庆龄基金会分别授予他“x市三好学生”称号和“x届广东省宋庆龄奖学金”。
科技之星的事迹材料篇2
李xx,三二0一医院肿瘤内二科主任、主任医师,汉中市科协第三届常务委员会学术与道德委员会委员,汉中市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作为一名医生,最大的梦想莫过于尽其所学,治病救人;作为一名从事肿瘤专业的.医务工作者,最大的梦想莫过于解除病人之痛苦,延缓病人之生命。要实现“中国梦”,首先需要“健康中国”保驾护航。积极促进肿瘤专业的学科发展,提高公众的防癌、抗癌意识,进而使我市肿瘤防治整体水平得以提高就是为我市“三市”建设与“健康汉中”做出应有的贡献。时不我待,需要我们医务工作者百倍努力,用辛勤和智慧让更多的家庭幸福,使整个社会健康素质提高,“健康所系,生命相托”就是我们追梦的全部。
科技之星的事迹材料篇3
高晨宁是801班班长,在老师眼中,她是一个遵守纪律的学生;在家里,她是一个懂事的孩子。
她热爱班级,勤奋学习,立志成才,把理想付之于实际行动。从入学以来,总是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虚心接受老师的教育、帮助。在老师的精心教导和培育下,一切从自我做起,严格要求自己,起表率作用,秉着全心全意为同学这一宗旨去开展工作,经常为班上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老师做一些管理班上的工作。如学校开展班级篮球赛,她积极带领班中队员参加。学校开展“五一”书画展,她就亲自收拾好同学的书画,帮老师把书画贴好,做同学们的榜样。
她学习,勤思考、爱钻研、求知欲强烈,各门功课都努力去学,学习成绩在年级名列前茅,在课堂上认认真真地听讲,思想从不开小差,积极思考和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遵守课堂纪律。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每次都会认真地完成好。
对人十分有礼貌,助人为乐,她人有困难,一定会竭尽全力去帮助。平时,若遇同学的学习用品缺了,总是第一个帮助解决;下雨天,见同路的同学没带伞,就主动上前招呼,撑伞送她们回家。
在家里,体贴工作忙碌的父母,生活中,坚持自主自立,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帮父母做力所能极的家务活,为父母分忧,让父母安心工作;在工作上,继续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优良传统,做到以身作则,每次清洁劳动,总是在前头,不拍辛苦为班级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总之,她将以自己百倍的努力,刻苦学习,掌握本领,回报老师对自己的关爱。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成功源于不懈地努力,汗水练就扎实的技能。在科学技术的世界里,她刻苦钻研,勇于实践,她自由翱翔,绽放光芒。创新与追求是她的本色,乐观和勤奋是他们的态度。相信在前行的道路上,她将不懈进取,带着希望满载而归。
科技之星的事迹材料篇4
李xx,xx优亿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董秘、公共事务总监、科技项目负责人,高级经济师,高级经营师,浙大硕士毕业。获得xx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次,xx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一次,获得专利15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台州市重点创新团队核心成员,xx省重点研发项目核心成员。
推波助澜开新篇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应有之责和审时度势的必然选择。仙居有这样一家企业,拥有高科技、高成长、高税贡和低能耗、低污染的三高两低特性,不但企业的发展理念与仙居绿色发展战略相匹配,而且,公司成功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可视喉镜及系列产品,拥有14项发明专利、73项实用新型专利、46项外观专利。公司产品已通过美国fda注册、欧盟ce认证、韩国kfda认证,并已在澳大利亚等国家成功注册。这就是xx优亿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优亿医疗这样成功的企业,它的众多成就离不开一位幕后的大功臣——李xx。2013年年初,李xx加入优亿医疗,先后任职董事长助理、董秘、公共事务总监和科技项目负责人。在优亿医疗八年多的工作时间,李xx主导完成了多项重点工作:主导公司转型升级,推动优亿医疗不跳高式升级,从市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升级到xx省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再升级到省级研究院;从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升级到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主导申报了3次省级重点研发项目,并作为主要人员参与项目的研发;主导申报了xx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和xx省优秀专利奖;主导公司获得“xx省绿色企业”“台州市瞪羚企业”,以及仙居县唯一的“国家小巨人”和“xx省隐形冠军”的荣誉。
这一项项令人瞠目结舌的成就都是企业团队在李xx的带领下,废寝忘食、不舍昼夜,千辛万苦,一路过关斩将,一步步取得的。
牵线搭桥引人才
人才是创新发展的源泉,是推动发展的动力,是科技兴起的根本。李xx不仅为优亿医疗取得多项荣誉,主导多项重点工作,同时也为优亿医疗引才,更为仙居引智。
2019年,为了引进某国际人才,李xx多次主持与专家的视频会,了解专家的需求,匹配公司的项目,筹划公司战略研发方向,参与人才文件撰写,审核人才汇报资料,陪同人才参与答辩。经过充分的准备后,该人才成功被认定为国家级人才,成为仙居近几年唯一被认定的国家级高级人才。在引进国家级人才的同时,李xx也成功推动公司的两位专家获评为台州500精英人才。
在为优亿医疗引才期间,李xx也不忘利用自身的资源,为仙居引进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创业人才。他先后为仙居引进了台州500精英a类创业人才1名和台州500精英b类创业人才1名,其中该台州500精英b类创业人才已经在仙居落地投产。
在科技项目合作方面,李xx代表公司多次与各大院校及医院对接,先后与xx省人民医院、温医大附二院、台州医院、仙居县人民医院以及浙大等科研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等合作文件,有力地支持了产学研合作和科研项目的落地,推动了优亿医疗技术的提升,用技术力量促进企业的高速发展。
“找准方向,努力到无能为力,人生就算不成功,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这句质朴的话语,一直沉淀在李xx的内心深处,这是他不断追求成功的核心标尺。
科技之星的事迹材料篇5
王xx,男,1983年5月出生,汉中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蔬菜站副站长、农艺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蔬菜学博士研究生。参与实施省、市重点农业科技项目10项,分别获农业农村部、省、市级科技成果奖共5项,汉中市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申请发明专利2项,在核心期刊及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7篇。撰写的3篇科技调研报告获市级二、三等奖。引进并研究配套高产栽培早春大棚蔬菜新品种、花魔芋等技术,参与选育的“汉魔1号”新品种通过陕西省品种审定,被许可在陕南及相似生态区域推广种植。
科技之星的事迹材料篇6
7月6日至9日,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主办的“全国乡村小学新奥?科技之星选拔活动”在北京举行,经过全国各省级青基会选拔推荐,59名来自乡村小学、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小学生汇聚北京,展示他们的科技创新成果,参加系列学习、参观、互动、体验活动。这些来自农村的小选手活泼可爱、聪明好学、知识面广、创新意识强,在他们身上,充分折射出我国新农村发展中教育进步、观念进步、生活水准提高带来的全新面貌。
在这些活泼好动的小身影中,有两名小选手引起了记者的兴趣。一名是来自江苏农村的黄文达,这位11岁的小学生创新发明的项目为轨迹机器人。另一位是来自山东农村只有9岁的郝天好,他在两年前已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这次带来的创新发明项目也正在专利申请过程中。11岁的孩子做机器人,7岁的孩子拥有发明专利,这些在常人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就发生在这些小选手中。带着一探究竟的想法,记者走进了两位小选手的宿舍。
黄文达,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憨憨的话不多,但他的特点是爱。琢磨事儿”。
黄文达是江苏省高淳县古柏镇古柏中心小学五年级的学生,父亲是镇上的机械工,母亲在服装厂工作。黄文达上三年级时,跟父母到县城逛街,看到超市的自动门,感到很神奇,便产生了琢磨这些神奇东西的好奇心,再加上受到父亲从事机械工作的影响,小小的黄文达迷上了机械制作。四年级时,黄文达制作出自己的第一艘舰艇――一个泡沫盒子装上马达和螺旋桨,再安上电池。自己动手制作的东西可以在池塘的水面上飞驰了,这不仅令同学们羡慕,也使黄文达兴奋不已,父母也给了黄文达极大的鼓励,让他继续努力。
黄文达上五年级时,他所在的古柏中心小学举行了以废物利用为主题的发明创新竞赛活动,黄文达找来废旧硬纸盒和报废的遥控汽车,修好损坏的马达,将这些废品重新组装成一辆漂亮的遥控汽车。黄文达的作品在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但这次竞赛中的一等奖作品却给了黄文达极大的启示,那是一个活动的太阳能房子,房子上面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房子里的电灯由太阳能板供电,房子下面装有轮子和马达,太阳能板的供电可以驱动马达使房子自由移动。黄文达感到一等奖作品的创意远远超过自己的作品,自己要做出更有创意、更新颖的作品。
在日常生活中,黄文达也处处注意挖掘发明创新的题材。不久前,黄文达对自己房间里的衣柜门产生了兴趣,他想发明一个装置,能够自动控制衣柜门的开关。黄文达自己设计,自己找材料,自己动手。他找来马达、电池、螺丝、线绳等材料,在衣柜里反复安装尝试,打开的衣柜门需要靠一种有弹性的材料恢复关闭状态,黄文达试验了五六种铁片材料和橡胶材料,结果这些材料不是太硬就是太软,都没有成功。到现在,黄文达还在对这套装置进行试验和探索。虽然尚未成功,但这种探索的过程对黄文达的发明创新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他还想在试验成功后,把这种装置装到爸爸妈妈房间的衣柜上去。
今年5月,南京市为举办机器人竞赛活动征集作品,平时在课外科技读物上学到不少机器人知识的黄文达要制作一个能够自动改变运动方向的机器人。黄文达的构想是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时可以自己调整运动方向,持续自己的运行。要实现这样的功能,需要一个机器人的基本框架和运行动力以及轮子,同时,还需要一个传感装置,感受外界的阻力。传感装置将信息传递给主控板,主控板发出控制指令,使轮子改变转动方式,机器人便实现了自动拐弯,可以继续运行了。
黄文达的想法得到学校和家长的大力支持,学校为他提供了传感器、轮胎等部件,父母出资为他购买了机器人的主控板,黄文达自己想办法解决了其他部件。经过一番努力,黄文达发明的机器人问世了,这个机器人在遇到障碍时,两个轮子可以在主控板的控制下以相反的方向转动,从而使机器人改变运行的方向,当障碍信息消失后,两个轮子又按相同的方向转动,机器人又可以继续前行。
黄文达的机器人在专业人士看来也许是非常简单的,但作为一个五年级的学生,在没有学过任何物理、电子方面课程的情况下,能够自己动脑,运用自己课外学习的知识,做出这样的机器人装置,确实令人惊叹。今年,黄文达的机器人参加南京市机器人竞赛获得了一等奖,参加江苏省机器人竞赛获得三等奖,今年暑假期间,黄文达还代表南京市参加全国noc机器人竞赛的智能环保机器人竞赛项目。
和黄文达相比,来自山东省菏泽市郝大庙村的郝天好显得更加稚嫩,瘦小的身材,单纯的眼神,你很难想象这位只有9岁的孩子两年前就拥有了发明专利。
郝天好的家庭条件较差,爸爸是―名乡村教师,妈妈在服装厂打工,为了照顾在外村上学的郝天好,全家人一直在外村租房子住。但动荡的生活丝毫没有泯灭小天好爱动脑筋的天性。
两年前的一天,上二年级的天好跟着爸爸到爸爸教书的学校去玩,看到爸爸在院子里清理树杈,低矮的树杈被爸爸锯掉了,但高处的树杈爸爸够不到,只能爬梯子上去清理,非常危险。这一微小的.细节被天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帮爸爸想办法安全地去除高处的树杈成了天好要解决的问题。经过反复琢磨、反复思考,天好想出一个办法,用一根铁管做成一个装置,可以将电锯固定在铁管的一端,然后举起铁管,电锯就被高高举起,电锯的开关被一根延长线延伸到控制者的手中,这样站在地面就可以锯到高处的树枝了。天好将这一想法告诉爸爸,爸爸听了非常高兴,鼓励天好把这一想法变成实物。在爸爸帮助下,天好做成了想象中的装置,经过试验,这个装置很实用,爸爸用它清理校园里的树枝再也不用爬梯子了。
天好学校的老师知道天好的发明后,主动提出为天好申请发明专利,并将这一装置命名为“电动锯枝机”。2008年开始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并取得了发明申请号2008100149114。这―年,天好只有7岁。
“元帅棋”是天好的又一项发明。天好喜欢玩军棋和象棋,但玩着玩着,天好有了新的想法,把军棋改造一下,并参照象棋的一些内容,一定会更好玩。于是,天好在军棋棋盘的基础上,把“司令”、“军长”变成了“大元帅”、”元帅”,“工兵”、“炸弹”变成了”炮兵”、“炮弹”,“军长”到“士兵”的官兵系列变成了“大将”到“准尉”的系列,军棋的50个棋子变成了“元帅棋”的40个棋子,棋子的形状也由长方形变成了象棋的圆形。此外,天好还为“元帅棋”制订了新的玩法:“大元帅能吃对方大元帅以下的官兵,元帅能吃对方元帅以下的官兵;炮兵带上炮弹可以到行营躲避,也可以背炮弹消灭五步以内的一个敌人目标;一方只有两个棋子时为败;先布完棋子的一方先出棋……”
如此将军棋和象棋的内容一“杂交”,一个新的棋种诞生了。虽然只是一些形式上的变化,但对于孩子们来说,或许会感觉到更好玩、更新鲜。天好发明了“元帅棋”后,有时拿到学校和同学们玩,有时在家里和小朋友们玩。天好说,玩“元帅棋”既可以休息娱乐、增进智力,还可以增加军事知识。今年4月,郝天好发明的“元帅棋”获得了“第25届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银奖。现在,天好所在的学校准备将“元帅棋”申报国家专利,目前正在准备相关资料。
科技之星的事迹材料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