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典型事迹6篇

时间:
Iraqis
分享
下载本文

学习他人的事迹可以让我们更加明白人生的真谛和快乐来源,优秀的事迹材料是展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以下是大爱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残疾人典型事迹6篇,供大家参考。

残疾人典型事迹6篇

残疾人典型事迹篇1

xxx,视力二级残疾,盲人医疗按摩师,现任黑河市残疾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指导教师。她从小弱视,虽然有先天缺陷,但是性格乐观开朗。她始终信念坚定:“虽然身体残疾,但我心里是健康的,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美好的未来”。

20xx年刚刚年满16岁的xxx在黑河市残联推荐下,参加了省残联为残疾人举办的按摩培训班,她很珍惜这次机会,在培训期间努力学习技术,白天和老师学,晚上自己找道具一遍遍练习手法,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的努力,毕业之后由于成绩优异被黑龙江省阳光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留校任教。20xx年,为了进一步提高按摩技术,xxx来到北京盲人学校康复推拿专业进修,20xx年毕业后,在北京按摩医院工作,20xx年考入北京联合大学针灸推拿系,继续学习。

20xx年9月,黑河市残联筹建残疾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指导教师,市残联找到了既有教学经验,又有高超按摩水平的xxx,xxx爽快答应了市残联的请求。

回到黑河后,在市残联的大力扶持下,她创办了健桥盲人按摩中心,为有按摩需求的残疾人朋友提供一个学习、实践的场所。在教学中,她一丝不苟,为了让学员们尽早掌握按摩技术,她每天都要安排尽量多的时间教授学员们按摩技术。为了切身体会学员的按摩力度、手法,xxx亲自担任学员的实训对象,轮流体会几名学员的按摩手法,并做出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因为学员的手法还不是很成熟,一天下来经常造成她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甚至晚上都不能躺下睡觉。

在xxx尽心尽力地教导下,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几名学员都达到了独立操作的水平,目前已经实现就业,通过自己的努力赚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收入。为了让学员们能快速增加客源,她还自掏腰包为他们印宣传卡,做广告。“残疾人要自强自立,我们不需要别人的怜悯,我们需要的是大家的尊重,需要的是大家平等看待我们。”xxx这样告诉学员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xxx带领残疾人学员获得了丰厚的收入,学员们生活、工作的更自信了,也赢得了社会的尊重,实现了自我价值。

残疾人典型事迹篇2

二九一农场共有人口19000人,住户6900户,现有各类残疾人452人。2009年农场残联作为垦区第一个单列的场级残联,在上级残联和农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人为本,以“家”为阵地,努力提高为残疾人服务水平,保障了残疾人平等参与农场的各项生活,共享农场发展成果。

一、加强基础建设,建立以“残疾人之家”为中心的康复训练网络

为提高“残疾人之家”服务功能基础建设,在农场职工医院和街道社区建立了为残疾人服务的康复训练中心。各管理区卫生院建立康复站,作业站卫生所建立康复室,帮助残疾人恢复身体机能,为不同残疾类型的朋友提供康复服务,增强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农场社区以“残疾人之家”康复训练中心为载体,加强“残疾人之家”服务功能基础建设,配备液晶电视、电脑、投影仪,建立图书室,制做宣传栏,努力为残疾人提供各项服务,使“残疾人之家”成为残疾人生活中的精神乐园。真正实现了“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的目标,使残疾人在“家”中能够得到便捷的康复训练和服务,帮助处在社会边缘的残疾人回归生活主航道,让残疾人群体享有和谐社会的温暖。

二、采取有力措施,建立为“残疾人之家”服务保障机制

农场从建立机制入手,把“残疾人之家”创建工作纳入到单位的“十一五”发展规划之中,为“残疾人之家”服务保障机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一是建立残疾之家信息网络机制,建立上下联动、便捷有效的康复服务信息网络机制,在“家”中分类建立了康复服务档案,建档率达到了90%。二是建立服务运作机制。以农场职工医院、街道社区为中心,对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实施康复治疗和训练。三是建立合理利用资源机制。利用街道社区居民委中空置的场所,开设残疾人康复训练场所。四是建立目标考核机制。将残疾人康复工作纳入农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设规划、卫生规划,列入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工作目标考核之中。

三、发挥“家”的作用,实施解困救助行动,保障和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农场残联发挥“残疾人之家”的作用,为解决残疾人生活、学习、就业、康复、维权等方面的迫切需求和实际困难做了以下工作。街道社区残疾人联合会安排8名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清扫街道,年人均收入都在8000元以上。为75名残疾人办理了低保。争取国家彩票公益金20万元,农场匹配20万元,为80户残疾人家庭进行房屋修缮,如农场残联投入8000余元为二级精神残疾人申敏更换了塑钢窗,并对墙体和屋顶进行了维修。为一二类贫困残疾人承担网上评残费。为精残知青鲁月秋办理医疗保险。近年来农场共为各类残疾人承担医疗费用近15万元,如为精神患者李树森承担31725元的更换骨股头费用及护理费;为残疾人郭松联系安装假肢。农场各界组织助残志愿者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家庭提供常年的生活服务,还经常到敬老院为残疾老人演出,让他们在心里上对生活有个积极的态度。

二九一农场“残疾人之家”的创建工作在社会各界的爱心帮扶下得到了健康的发展,使残疾人的事业真正做到了有人管、有人帮、有人关心,“残疾人之家”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有效的保障,残疾人的生活也越来越美好,社会也越来越和谐。

残疾人典型事迹篇3

“门窗关好、小心火烛……”,沙哑的声音伴随着清脆的铃声,总是在那固定的时间段里响彻在巷头黑夜里,居民们一听见这熟悉贴心的话语,都下意识地去看一看煤气阀门或摸一摸门窗的插销。这个“更夫”是一位智障老人,三百六十五个夜晚,从不间歇,哪怕是暴雨如注的天气里,即使感冒发烧,他都会撑着去完成这“份内事”。

眼前的,六十出头,五短身材,额头皱纹很深,眼睛不小,目光却是有点呆滞。说起话来也有点口齿不清,“做点好事,做点善事……”

据社区工作人员介绍,,住在号;年轻时,因为智力障碍,作为残疾人常受到别人的欺辱,一直靠姐姐和邻居接济过活。为了让他能自食其力,原居住地的爱河桥居委会主任动足了脑筋,四处碰壁后,最终,得到一家市政公司的收留。他十分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干活很卖力,和同事也相处融洽。退休后,有一份一千多元的工资,生活不用愁,他不会烧饭,由姐姐帮他送来饭菜。知恩图报的他,总想着“为邻里做点事,为社区尽点力”。于是,他主动加入了社区义网务志愿者队伍的行列。早上,准时来到社区,从邮递员手中接过报纸杂志,一份份地发到工作人员的案头;发完后,踮起脚来,再将阅报栏上的报纸更新。碰上社区有会议、搞活动,就住近旁的他,不用招呼,主动地去“要活”,去附近的老虎灶泡水,步履有点蹒跚,却是一丝不苟;“泡水”成了他的“固定差使”。晚上,他就戴上红袖章,走巷巡街,摇铃“看更”。平常,还帮着贴贴通知、海报。他将社区当成了另外一个家,常来常往;社区,也非常尊敬这个朴实的老人,将他当成社区的一份子。

“嘀呤呤……”,铃声在雨夜里回荡着,为每一个已进入甜美梦乡的人们送去了声声祝福,远近的人们也都认识了这们一位可爱可亲的老人,感人的事迹在社区流传。

残疾人典型事迹篇4

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江桥镇幸福之家——“残疾人就业基地”中,肢体残疾人xx正有条不紊地做着自己手里的活儿,心神专注,动作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通过劳动,现在的他不仅为自己赚取了基本的收入,也让他收获了更为积极健康的生活。但是两年前的他,却从未想过自己的生活会发生这般变化。

xx,59岁,肢体三级残疾人,40年前因一次意外摔伤后摘除左侧膝盖骨,腿部落下残疾,左腿膝盖部位向后弯曲成一把弯刀的形状。前些年,他依靠修鞋维持基本生计,随着社会发展,居民修鞋需求日益减少,xx的生意也明显不如从前,其他工作能力不足的他,只能守着自己的修鞋铺,过着拮据的生活。

泰来县残联的领导和村干部经常到他家里宣讲政策,关心他的日常生活。xx也经常告诉自己,残疾不要紧,关键要自己看得起自己,靠自己的努力吃饭。村里建了幸福大院后,经县残联领导沟通协调,xx搬到了新房子,饮水和住房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在县残联和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xx成为江桥镇幸福之家——“残疾人就业基地”的车间工人。刚开始到车间务工的xx有些不适应,编一个筐需要花费两三天的时间。工作不熟练,效率不高,直接影响了他的收入水平。他无数次想过放弃,想要回到自己的修鞋铺。经过村支部书记、残联领导、驻村工作队同志的数次动员开导,xx坚持了下来。从开始延长工作时间,再到加快工作节奏,他慢慢找到了工作的方向和乐趣。如今,他已经从柳编初学者成为了整个残疾人就业基地技术最好的样板师傅。现在的xx每个月都可以通过柳编收入近2000元,生活需要得到了满足,柳编也燃起了他对新生活的希望。

xx收获了劳动成果,明白了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残疾人同样可以通过自身劳动致富,实现稳稳的幸福。

残疾人典型事迹篇5

xxx,副主任医师,22余年来先后从事临床内科、急诊、外科、骨伤、针灸工作,曾先后在《xx中医》等杂志发表医学核心期刊论文13篇,省级期刊3篇;获得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共完成市级科研项目6项。20xx年被宽城县残联评为20xx年度全县残疾人先进工作者。

在小儿脑瘫治疗上独具特色,仔细研究治疗方案,语言障碍的给予健脑,益智,对大脑神经通过经络直接和间接刺激,令其语言中枢发育,改善语言障碍;对于不能走路或者走路姿势不协调的给予仔细和反复分析患儿不同体征,针对个体每块肌肉,利用超微针刀改善和调节肌肉、肌腱功能,令其能走和走的更好;对于瘫痪孩儿,给予针灸,药物穴位注射,埋线,针刀综合治疗,本着不放弃,不遗漏,坚持实施灵活治疗方案。五年来共有50余例脑瘫患儿接受治疗有效,对残疾儿童特别是脑瘫患儿的康复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残疾人典型事迹篇6

我叫陈国方,今年43岁。幼儿时不幸患了小儿麻痹症,下肢萎缩干瘪,开始只能靠一张小木凳挪步,后来靠双拐行走,从此我每天都在痛苦中挣扎。长大后,我勉强上完了初中就因为身体原因辍学在家中,为了自食其力生活下去,我不得不四处求事。有一句话叫做“阳光总在风雨后,事业成功靠奋斗。”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我从亲戚那里学会了服装设计和制造的手艺。正所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在学习时,我格外卖力,在满师后凭着扎实的手艺功底,在镇江市区一家服装厂一干就是好多年。九十年代初,这家服装厂倒闭了,遭受双重打击的我并没有退却,靠着厂里给予的一笔很少的经济补偿,加上向亲戚朋友借的钱买了一辆残疾车,用辛辛苦苦拉客的微薄收入作为启动资金,想自谋出路,开一家服装加工厂。在筹集资金的过程中,我任劳任怨,历尽艰苦,光是拉客就翻车过好几次,命都差点丢掉。

2008年底,我在丹徒区政府和区残联的大力帮助下,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找到了地皮,办起了自己的服装厂,盖起了新厂房,还购进了三十多台新自动缝纫机,在上党镇附近招收了二十多名有缝纫技术的女工和部分残疾人,一方面完善了服装厂的人员配备,搭起了框架,同时也解决了一批和我一样生活困难的残疾人的就业问题。经过各方筹备,我的“国方”制衣厂开张了。可“万事开头难”,创办之初举步维艰,由于对进货渠道的陌生,对顾客需求的不了解,我真是吃够了苦头,甚至一段时间入不敷出,但我并没有气馁,凭着自己精湛的服装设计手艺,在党和政府的大力关心和帮助下,渡过了难关。我的生意日渐红火,客户也越来越多,甚至一些边远地区和国外加工的客户也慕名而来。

2009年7月,我厂生产的第一批出口到日本的服装就赢得了对方的好评和称赞,10月初,又有一批出厂服装全部达标合格。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一个人常常需要兼顾里外的事情,忙起来一天只吃两顿饭,从早到晚,常常累得直不起腰,为的只是能够把厂发展起来,壮大起来。

去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服装厂效益很差,工人的工资都发不起,我一度有过放弃的念头,但人活一口气,我要为残疾人这个群体争那么一口气!最终咬着牙坚持了下来。今年,服装厂的效益稳步回升,难关最终度过了,实实在在让我松了一口气。如今,面临发展的良机,我迫切地希望能够将厂发展壮大,我打算今年把服装厂申报福利企业,再招一批有就业能力的残疾人到自己的厂里来就业。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是党和政府给了我们残疾人地位和尊严,给了我们克服困难的信心。省委省政府和镇江市,丹徒区的领导都来慰问过我,鼓励我自强自立,将服装厂办好。我的心里暖和和的,下定决心要抓住机遇,再接再厉,不辜负大伙的期望。

服装厂创办至今,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依然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尤其是在经济方面,虽然我渴望扩大规模,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缺乏相应的资金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最大跘脚石。在这个节骨眼上,恳切希望各级领导能在百忙中关心一下,帮我解决一点实际困难,好让我这个展翅跃飞的小鸟不折翅夭折。有道是“天时、地利、人和”。我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通过我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够度过困难,走出一条残疾人创业的阳关大道。

天道酬勤,我相信付出终会有回报。回想起自己这么多年来的风雨相随、寒暑奔波,唯有爽朗一笑。身体残疾并不可怕!只要有志向,一样能闯出一片天地来!

残疾人典型事迹6篇相关文章:

关爱残疾人讲话稿8篇

残疾人低保申请书范文7篇

残疾人补助申请书7篇

残疾人补助申请书优秀8篇

申请残疾人补助申请书7篇

对残疾人扶贫工作总结5篇

2023市残疾人工作计划8篇

低保残疾人申请书精选7篇

2023残疾人康复工作总结8篇

申请残疾人补助申请书推荐5篇

残疾人典型事迹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75081